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桂龙

作品数:21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扬州友好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骨折
  • 8篇疗效
  • 7篇内固定
  • 5篇远端
  • 5篇老年
  • 5篇股骨
  • 4篇桡骨远端
  • 4篇胫骨
  • 4篇股骨粗隆
  • 4篇粗隆
  • 3篇入路
  • 3篇手术
  • 3篇胫骨平台
  • 3篇疗效分析
  • 3篇股骨粗隆间
  • 3篇股骨粗隆间骨...
  • 3篇钢板
  • 3篇粗隆间
  • 3篇粗隆间骨折
  • 2篇压缩性

机构

  • 12篇扬州友好医院
  • 6篇江苏石油勘探...
  • 3篇江苏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1篇戴桂龙
  • 21篇季宝兵
  • 21篇薛理新
  • 11篇龚景海
  • 10篇张业华
  • 10篇顾国明
  • 10篇肇启康
  • 8篇郭震
  • 6篇尤嘉
  • 5篇王涛波
  • 2篇郭震
  • 1篇朱玉宏
  • 1篇尤嘉
  • 1篇李睿

传媒

  • 4篇医学理论与实...
  • 3篇工企医刊
  • 2篇哈尔滨医药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治疗Schatzker Ⅴ型和Ⅵ型胫骨平台骨折14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能量损伤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4例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的Schatzker Ⅴ型和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Iowa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骨折都获得了骨性愈合,未发生骨折不愈合、骨髓炎、皮瓣坏死等并发症,Iowa膝关节评分,优良12例,优良率85.7%。结论: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 Ⅴ型和Ⅵ型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季宝兵薛理新戴桂龙肇启康郭震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愈合SCHATZKERSCHATZKER双钢板固定
8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总结8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80岁以上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其中男42例,女56例,年龄80~94岁,平均85岁;股骨颈骨折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粗隆下骨折28例,伤后24h内手术29例,48~72h内手术41例,72h^7d内手术10例,非手术治疗18例,术中选择硬膜外麻醉或全麻。结果:术后72h内并发急性心功能衰竭及房颤6例,脑梗死3例,应急性溃疡4例,肺部感染11例,谵妄12例,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应采取既慎重又积极的态度,老年人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高,可少量应用一些镇静药物。
薛理新季宝兵龚景海戴桂龙肇启康郭震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在爆裂性腰椎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两种入路在爆裂性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后正中入路)和改良组(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分析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置钉准确率、术后引流量、镇痛药使用、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出院时间);术前、术后即刻和12个月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矢状位指数、椎管占位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术前、术后1、3 d和1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CK-MB)。[结果](1)除置钉准确率外,改良组的其余围术期指标均小于传统组;(2)两组在术后恢复指标上无差异;(3)改良组术后的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CK-MB水平均高于改良组。[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爆裂性腰椎骨折对机体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获得与传统入路同样的效果。
薛理新季宝兵戴桂龙肇启康郭震尤嘉
关键词:腰椎爆裂性骨折后正中入路
导致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桡骨短缩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出现短缩的危险因素,进而提出预防措施,提高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的疗效。方法将桡骨远端骨折17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骨短缩分为短缩组和对照组,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发生短缩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4例发生桡骨短缩(31.03%)。短缩组年龄≥60岁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短缩组合并骨质疏松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短缩组骨折类型为C型骨折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短缩组术中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短缩组术中进行植骨患者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短缩组术后自主进行负荷锻炼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负荷锻炼指导和AO分型作为独立影响因素对桡骨骨折术后桡骨短缩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桡骨短缩发生率较高。手术治疗时应对骨缩短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术后给予负荷锻炼指导,降低术后桡骨短缩的发生率。
薛理新季宝兵戴桂龙
关键词:桡骨骨折桡骨短缩术后并发症骨折固定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疗效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验证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将保守治疗法、传统手术和PVP国3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传统的保守治疗长期卧床可引起机体功能的丧失,导致肺不张、肺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肺栓塞。大量使用止疼药物可引起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药物的依赖性。传统的开放手术创伤大,且内固定物易发生松动。根据临床30例患者的比较治疗,认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及时有效的缓解疼痛。长期的随访疼痛无反复。并认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增强病椎的强度。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效果良好,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满意。
郭震薛理新季宝兵戴桂龙肇启康王涛波尤嘉李睿
关键词:VERTEBROPLASTY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型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疗效。方法将72例(83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PVP术与PKP术。结果 PVP组渗漏率为36. 10%,PKP组渗漏率为13. 9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每个患椎注入骨水泥量、平均椎体高度恢复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1)。结论 PVP与PKP均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其中PVP操作相对容易,费用稍低,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PKP在椎体骨折复位及后凸畸形矫正方面具有优势。
季宝兵薛理新戴桂龙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骨水泥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被引量:5
2013年
C型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于不稳定骨折中的完全关节内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骨折多为粉碎并伴有明显关节面塌陷和移位,单纯手法复位外固定很难复位并维持复位。
季宝兵薛理新戴桂龙肇启康郭震尤嘉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有限内固定桡骨骨折
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用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减少并发症,尽早恢复病人生活能力。方法 用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完全骨折。结果 46例病人用Gamma钉固定治疗,术后随访2月-3年,疗效满意。结论 作者认为Gamma钉是目前治疗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具有固定坚固,有直接加压和抗旋转能力强,损伤小,能早期下床活动,加快骨愈合过程等特点。
顾国明朱玉宏张业华季宝兵薛理新龚景海戴桂龙
关键词:GAMMA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青壮年不稳定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2007年
目的探讨青壮年不稳定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6例青壮年(26—58岁)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资料,按Neer分类及Neer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结果Ⅱ型骨折7例,Ⅲ型骨折13例,Ⅳ型骨折6例,均手术并应用多根克氏针、T形或三叶草形支持钢板固定。随访6-18月,平均11.5月,优3例,良15例,中5例,差3例,优良率69.2%。结论青壮年肱骨近端骨折为高能量损伤,骨折类型复杂且不稳定,手术精确复位及可靠固定极为重要。
薛理新张业华顾国明季宝兵龚景海戴桂龙
关键词:骨折肱骨近端内固定
经足跟上外“L”形入路结合内侧有限切开治疗跟骨骨折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经足跟上外“L”形入路结合内侧有限切开复位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必要时行人工骨颗粒移植治疗Ⅱ-Ⅳ型跟骨骨折20例。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0足,Ⅲ型7足,Ⅳ型3足。术中侧位X线透视观察B hler角和Gissane角,Bro-den位透视观察后关节面的恢复情况。所有病例随访时间9-28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8足,良8足,可3足,差1足,优良率80%。结论:经足跟上外“L”形入路结合内侧有限切开复位可塑形跟骨钛板内固定,能够获得较满意的解剖复位,且固定可靠,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薛理新张业华顾国明季宝兵龚景海戴桂龙
关键词:跟骨骨折手术入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