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伟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利润
  • 7篇利润率
  • 4篇资本
  • 4篇经济学
  • 2篇政治经济
  • 2篇政治经济学
  • 2篇主义
  • 2篇资本积累
  • 2篇资本主义
  • 2篇资本主义经济
  • 2篇马克思主义经...
  • 2篇马克思主义经...
  • 2篇金融
  • 2篇金融化
  • 2篇科普
  • 1篇新书
  • 1篇新自由主义
  • 1篇学派
  • 1篇一般利润率
  • 1篇政治经济学研...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格拉斯哥大学

作者

  • 11篇李亚伟
  • 3篇孟捷
  • 1篇唐毅南
  • 1篇骆桢

传媒

  • 3篇当代经济研究
  • 2篇海派经济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科技与企业
  • 1篇政治经济学报
  • 1篇政治经济学评...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为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理论辩护被引量:1
2013年
马克思对利润率下降理论的阐述以资本积累为背景,其核心是资本的构成。当快速的资本积累用尽劳动力的供给时,工资上涨会降低利润,减少资本积累;后者又导致失业增加,下降的工资再促使资本积累逐渐加速。19世纪英国商业周期的波动证实了它们的关系。资本积累的进一步机制是用机器代替工人。个别资本家节约成本的技术革新,不会必然地提高总资本积累的一般利润率,利润率的部门差异引致积累的资本在竞争中涌向不同的领域,最终过多的资本积累瓦解了资本积累的目的本身——利润的增加。依据马克思资本积累基本模型构建的动态模型,能够估算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利润率的历史和未来演变。
保罗.考克肖特李亚伟
关键词:资本积累利润率
基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对证券业高收入的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证券业包括证券市场管理、证券经纪与交易、证券投资、证券分析与咨询等四个部分。证券市场管理是政府管理行为,证券经纪与交易中的劳动类似于商业中的劳动,证券投资、证券分析与咨询从属于资本活动,这四部分均不创造价值,所以证券业虽然可以创造使用价值,但不能创造价值。证券业属于资本的活动,证券业收入的来源是对资本收益的分割。证券业之所以能获得高收入,是因为资本可以占有大量的剩余价值,并且频繁的证券买卖可以给证券业带来大量佣金。
李亚伟
关键词:证券业
如何在经验研究中界定利润率——基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献的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现代马克思主义文献对利润率的经验度量存在不同的进路或方法,这些不同进路之间往往存在争论。对这些争论进行梳理后发现,在经验研究中,利润率定义的差异可以概括为四个维度:(1)应该衡量价值利润率还是价格利润率;(2)在度量资本存量时,应该采用历史成本还是采用当前成本;(3)是否应该区分以及如何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4)是否应该与资本家的主观意识形式相对应。基于上述认识,对利润率的经验定义提出以下主张:赞成以价格范畴定义利润率,赞成以当前成本度量资本存量,赞成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主张将非生产性支出纳入利润率公式的分母。
李亚伟孟捷
关键词:利润率吉尔曼固定资本
利润率平均化:量度模型与经验考察被引量:2
2018年
利润率在部门之间平均化,却在部门内部"非平均化",学界尝试调整资本概念和调整利润率平均化理论来解决这一矛盾。此理论的难点是调整利润率的度量。在分析相关争论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出一种考虑产能利用率、折旧、税收、工资和价格指数变动的调整利润率度量方式。以美国制造业为案例的经验考察,发现制造业各部门的平均利润率没有表现出平均化的迹象,各部门的调整利润率却呈现出平均化的趋势;调整利润率平均化的方式,不是收敛于均值,而是围绕着均值不断地波动。
李亚伟
关键词:利润率利润率平均化
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新一轮争论的数理与经验考察被引量:1
2018年
德国学者海因里希对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否定,引发了围绕此规律的新一轮争论。此轮争论有两个焦点问题,一个是资本构成和剩余价值率的共同作用是否会造成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另一个是能否以及如何对一般利润率进行经验考察。因无法推断剩余价值率增速和资本构成增速的确定关系而否定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是对马克思的误解。一般利润率的长期变动空间其实只取决于资本物化构成(生产资料的价值与活劳动创造的价值之比),不受剩余价值率的影响。资本物化构成随着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提高,一般利润率的变动空间也随之而不断地被压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经验事实表明,即使在剩余价值率增速超过资本构成增速时,一般利润率依然有可能呈现出下降趋势。
李亚伟
关键词:一般利润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下劳动收入的双重效应研究
2016年
劳动收入对利润率和经济运行有着双重效应,"利润挤压论"强调其构成成本,挤压利润;"消费不足论"则强调其为消费需求奠定基础,促进商品价值的实现;"胡桃夹子理论"是上述两种理论的综合,它比较完整地解释了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利润率动态。中国经济应当吸取美国经济实践的经验教训,在推行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工资提高带来的成本上升和企业竞争力下降问题,也要重视劳动份额对于消费需求和商品价值实现的影响,通过保证劳动收入来促进债务水平的降低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李亚伟
从价值到积累的理论融合与马克思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评孟捷教授新书《价值和积累理论》被引量:1
2018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因其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尤其是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矛盾运动的深刻分析,使马克思获得了资本主义病理学家的美誉。然而近些年来,鲜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创新出现,孟捷教授的新书《价值和积累理论》则打破了这个略显沉寂的局面。
骆桢李亚伟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书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经济
韦斯科普夫对利润率动态的研究及其局限被引量:5
2014年
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韦斯科普夫曾在1970年代提出了一个研究利润率动态的方法,即将其变动归于产出资本比率、利润份额、产能利用率这三项因素的变化,并将它们与三种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相对应。他采用计量方法检验了三项因素对于60年代末利润率下降的不同影响,并据此以维护“利润挤压论”针对1973—1974年危机成因的理论解释。韦斯科普夫的研究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利润率动态进行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的重大尝试,但其研究方法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为了进一步精细地解释劳动份额的变化,韦斯科普夫区分了两种劳工实力,这实为其分析中的败笔。
孟捷李亚伟
关键词:利润率
金融化与利润率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在新自由主义时代,金融资本的崛起和资本积累的金融化成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引人瞩目的现象。近年来,一些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针对金融资本和金融化与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金融资本与利润率平均化的关系,如何在纳入金融变量的前提下重新定义利润率等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积累动态的核心指标,然而传统的利润率定义和计算方法是以产业资本为基础的,不能全面反映金融化条件下的资本积累。本文考察了近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文献对此问题开展的最新研究,并对这些研究的得失进行了比较分析。
孟捷李亚伟唐毅南
关键词:金融化利润率金融资本资本积累
新自由主义时期的利润率动态及其成因:韦斯科普夫学派的视角被引量:1
2014年
利润率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在20世纪70年代,对于利润率变动原因的解释形成了三个理论流派。韦斯科普夫学派试图采用一个分析框架对三者进行整合,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他们描绘和分析了新自由主义时期的利润率动态,并在阐释利润率变动原因的同时比较了三个流派的理论,其研究结论维护了利润挤压论的观点。他们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利润率动态进行计量分析的尝试,其研究方法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李亚伟
关键词:利润率新自由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