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健
- 作品数:164 被引量:706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广义互惠:一种可以让受助者帮助更多人的道德传递被引量:1
- 2020年
- 公民道德建设是推动人们美好生活,提升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力量。[1]然而,近年来道德危机却屡见不鲜,主要表现为:不道德的作恶行为和冷漠旁观、不作为的行为。[2]学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必须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教师更是其中的关键一环。道德互惠作为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及道德实践的重要特征,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更多强调的是"投桃报李"式的道德契约。
- 黄嘉昕孙炳海李伟健
-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伦理道德思想道德危机公民道德教育立德树人
- 任务经验对学习时间分配策略转移的影响
- 2013年
- 本研究采用Dunlosky范式,以80名大学生为被试,选择困难5分和容易1分两类项目,通过4个试次的学习–测试过程,探讨权衡情境下任务经验对学习时间分配策略转移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有提示和无提示条件下,随着任务经验的增加,被试均更多地重学高测试项目,困难5分组实现策略转移的比例分别为58%和39%,容易1分组实现策略转移的比例分别是20%和18%。结果表明:学习时间分配的权衡决策随着任务经验的增加而变化;然而,大部分被试未能实现策略转移。
- 彭丽李伟健陈海德谢瑞波曹玮
- 关键词:学习时间分配
- 自定步调学习时间的习惯性反应:来自眼动的证据被引量:2
- 2013年
- 习惯性反应指学习者根据自身阅读习惯来进行学习时间分配,它通常由词对位置这一外部线索激发。研究运用眼动记录技术,采用Metcalfe范式探讨词对位置和难度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以检验自定步调学习时间的习惯性反应。结果发现:(1)在自定步调总学习时间上,学习者倾向于对难度越大的项目分配越多的学习时间;(2)在前期自定步调学习进程上,当词对位置为易-中-难条件时,学习者倾向于优先在容易项目上分配较多的学习时间,接着是中等难度项目,最后是困难项目;当词对位置为难-中-易条件时,结果相反。这说明学习者的自定步调总学习时间受项目难度驱动,而前期自定步调学习时间受习惯性反应影响。
- 李伟健家晓余陈海德黄杰蔡任娜曹玮谢瑞波
- 戒烟意愿与戒烟计划的关系:矛盾态度和未来取向的共同调节作用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究吸烟矛盾态度和未来取向对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关系的共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问卷、吸烟利弊权衡量表、未来结果预期量表等对340名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戒烟意愿显著正向预测戒烟计划;(2)矛盾态度和未来取向分别对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关系不起调节作用;(3)未来取向和矛盾态度对戒烟意愿与戒烟计划关系起共同调节作用。对于未来取向高或矛盾态度低的吸烟者,戒烟意愿显著正向预测戒烟计划;对于未来取向低且矛盾态度高的吸烟者,戒烟意愿对戒烟计划正向预测显著,但回归系数较小。结论:吸烟者提高戒烟意愿进而产生戒烟计划的过程受到个体矛盾态度和未来取向的交互影响。
- 陈海德曹柠梦高崚峰李新宇李伟健
- 关键词:吸烟者
- 议程与习惯性反应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来自眼动的证据被引量:9
- 2014年
- 采用眼动记录技术,操作三种词对位置,探讨议程与习惯性反应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实验一设置无时间限制条件,结果发现,20名大学生被试均优先选择左边的项目,项目的自定步调学习时间不存在词对位置效应。结果表明,被试的习惯性反应影响项目选择,不影响自定步调学习时间。实验二设置有时间限制条件,结果发现,20名大学生被试均优先选择容易项目并分配更多的时间学习容易项目,且容易项目的选择存在词对位置效应。结果表明,议程驱动主导被试的项目选择和自定步调学习时间,但不能完全消除习惯性反应对项目选择的影响。
- 李伟健谢瑞波陈海德黄杰
- 关键词:学习时间分配眼动
- 国内外有关小学儿童元认知发展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5年
- 儿童元认知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元认知是学习者有关认知加工的知识以及对自己认知加工过程的监测和控制,是促进个体有效控制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能力。本文从元认知概念结构角度,梳理了元认知的两个成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相关的发展研究,介绍了研究者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关注的研究问题,着重概括了元认知各成分的发展趋势,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 李新宇季皓洁李伟健
- 关键词:小学儿童元认知
- 论交互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心理机制被引量:27
- 2004年
- 交互教学是当今备受建构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推崇的教学模式。它有三个基本特征:强调阅读策略的运用;小组的讨论体现一种有结构的对话;“教师”角色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轮流担任“教学领导者”的角色。交互教学促进阅读理解的心理机制为:首先,形成正确的阅读态度和阅读观是交互教学中认知策略学习与应用的前提;其次,认知策略的学习和应用是交互教学促进阅读理解的中心环节;再者,理解监控是交互教学促进阅读理解的核心要素。最后,有结构的对话是联系认知策略、理解监控及阅读态度的纽带。
- 李伟健
- 关键词:交互教学心理机制
- 初中学习困难学生阅读理解监测和控制特点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以即刻学习判断分数和学习分配时间为指标,采用2×2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不同难度阅读材料条件下,学习困难学生阅读理解监测和控制的特点。被试为金华某中学15-16岁32名学习困难学生和34名学习优秀学生。结果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对不同难度阅读材料的即刻学习判断分数显著低于学习优秀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用于高难度阅读材料的时间显著少于学习优秀学生。
- 赵晶李荔波李伟健
- 关键词:学习困难学生
- 关注助人者的心理健康:共情疲劳的涵义、结构及其发生机制被引量:92
- 2011年
- 共情疲劳是心理咨询师、消防战士、急救医护人员等助人者救助受创伤人员后出现的特有的心理健康问题。共情疲劳的二因素模型含二次创伤与职业倦怠,三因素模型还包括共情满足。共情疲劳的临床症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二次创伤、替代(间接)性创伤、倦怠相似,但上述概念并不等同于共情疲劳。共情疲劳是助人者在间接接触创伤性事件并向他人共情的前提下,产生共情压力,降低了对他人共情的兴趣与能力,出现二次创伤症状,产生工作倦怠感。同时,助人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年限、个人创伤史等)、接触或暴露于创伤事件的程度、个人心理资源都会影响共情疲劳发生的过程。
- 孙炳海楼宝娜李伟健刘宣文方侠辉
- 关键词:心理健康
- 物质成瘾的趋近偏向再训练:应用与争议
- 目的:趋近偏向是物质成瘾者的核心认知特征之一,它是自动化激活的趋近成瘾相关刺激的内隐认知偏向。内隐态度、注意偏向与趋近偏向被称为反映成瘾冲动性认知加工的'三驾马车'。趋近偏向具体表现为成瘾者趋近成瘾相关线索的手部运动快于...
- 魏新益陈海德李伟健
- 关键词:物质成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