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言 作品数:38 被引量:91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膀胱巨大憩室并结石1例 2004年 李家言关键词:膀胱 憩室 结石 儿童内生软骨瘤的X线诊断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儿童内生软骨瘤的临床与 X线平片特征。方法 :对资料完整并经临床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内生软骨瘤33例的临床与 X线平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中 ,单发内生软骨瘤 10例 ,多发 2 3例 ,有 85块四肢管状骨受累 ,共115个肿瘤。主要 X线平片表现为囊样、条索状骨破坏 ,还可见膨胀性生长、皮质断裂、瘤内钙化、硬化边、软组织增厚 (或肿块 )和病理性骨折 ,部分肿瘤向骨干或骨骺侵袭。结论 :儿童内生软骨瘤的 X线特征是干骺端骨透光区 ,伴有硬化、钙化 ,结合临床、X线平片进行分析多能做出诊断。 李家言关键词:内生软骨瘤 儿童 X线平片 非好发部位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误诊分析 李家言儿童内生软骨瘤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分析儿童内生性软骨瘤的临床影像学所见,探讨其影像特征。方法对资料完整并经临床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内生性软骨23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4~12岁,平均7.8岁。其中6~9岁19例(82.6%)。... 李家言关键词:骨肿瘤 放射摄影术 文献传递 低剂量CT结肠成像与内镜检查在诊断结肠癌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CT结肠成像(CTC)与内镜检查评估结肠癌有无、肿块部位、分型的一致性。方法对65例经病理证实结肠癌患者行结肠低剂量CT扫描及内镜检查,观察结肠癌有无、肿块部位、分型。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CTC与内镜判断结肠癌有无、肿块部位、分型行Kappa一致性检验,并记录扫描的CT剂量指数(CTDIw)。结果内镜诊断结肠癌阴性4例,阳性61例,肿块位于直肠8例,乙状结肠25例,降结肠13例,横结肠11例,升结肠8例;肿块Ⅰ型38例,Ⅱ型14例,Ⅲ型7例,Ⅳ型6例。CTC判断结肠癌阴性5例,阳性60例,肿块位于直肠8例,乙状结肠25例,降结肠16例,横结肠10例,升结肠6例;肿块Ⅰ型36例,Ⅱ型16例,Ⅲ型7例,Ⅳ型6例。CTC与内镜CRC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881,P<0.01);CTC诊断结肠癌的符合率为98.5%。CTC与内镜CRC的结肠癌肿块部位、分型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分别为0.897和0.949,P均<0.01)。结论辐射剂量降低至1.68 m Gy的CTC诊断结肠癌及肿块部位、分型,与内镜诊断有较高的一致性。 李家言 何欣 高春萍 马娜 张家宙 韦兰珍 陈燕静 梁雪 欧海玲 黄小明关键词:结肠成像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绝经妇女腰椎及髋关节定量CT骨密度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比较绝经后妇女L2~L4椎体及髋关节两个部位的定量CT骨密度(BMD)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方法 175例绝经妇女,年龄48~96岁,平均年龄为69±9岁。同时QCT测量L2~L4椎体的平均体积骨密度及髋关节类DXA的面积骨密度,右股骨颈和全髋二个感兴趣区(ROI)。采用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80 mg/cm3)和WHO髋关节DXA骨密度诊断标准即股骨颈或全髋感兴趣区的T值(-2.5 SD)进行骨质疏松诊断。比较二者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结果 175绝经后妇女中,QCT骨密度测量腰椎部位骨密度值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是44%(77/175)。如果采用髋部检查股骨颈部位为11%(19/175),全髋部位为14%(24/175),或二者任一部位为18%(31/175)。如果只做腰椎,不做髋关节,有7人漏诊,而如果只做髋关节,不做腰椎会漏诊44人。结论采用QCT骨密度测量,绝经妇女腰椎检查骨质疏松检出率为44%,而髋部检查检出率为18%。采用QCT骨密度测量,测量腰椎一个部位就可以诊断骨质疏松。 邓德茂 何欣 李家言 张建 黄增超 袁文昭 孙伟杰 王玲 程晓光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密度测量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中风病辨证与CT相关性研究概况 被引量:4 2003年 中风病与西医的脑血管病相似,两者有91.2%的诊断结果相同[1].中风病辨证量化诊断分为风证、火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等六个基本证候[2],辨证分型有中经、中络、中脏、中腑之分.脑血管病的CT表现有脑梗死、出血、出血性脑梗死,还可见于脑白质变性、脑萎缩等[3].中风病的辨证与CT表现有何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笔者就其相关性综述如下. 李家言 范冠杰关键词:中风病 辨证分型 证候 CT 多层螺旋CT诊断腹股沟疝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腹股沟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41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41例患者中,腹股沟斜疝37例,腹股沟直疝4例。MSCT显示疝囊直径2 cm以下15例,2~5 cm 25例,6.5 cm 1例;其中疝囊内容物为肠管、大网膜及小肠系膜组织者33例;单纯大网膜及小肠系膜组织者8例。结论MSCT是非常有效的检查方法,能为临床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黄增超 李家言关键词:腹股沟疝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降低管电流对CT结肠仿真内镜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降低管电流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对结肠仿真内镜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45例临床怀疑为结肠息肉病变的患者平均分为3组,行宝石能谱CT降低管电流结肠仿真内镜成像,其中按固定管电流分别为50,30,15mAs进行扫描,其他参数按常规进行,并对3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有效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固定管电流为50mAs(A组)时,结肠仿真内镜成像(CTVC)及透明重组图像(Raysum)平均评分为(2.93±0.26)分,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与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1.68±0.00)mGy和(80.62±3.44)mGy-cm;30mAs(B组)时,上述平均评分为(2.53±0.52)分,剂量平均分别为(1.01±0.01)mGy和(45.09±5.54)mGy-cm;15mAs(C组)时,上述平均评分为(1.93±0.70)分,剂量平均分别为(0.05±0.00)mGy和(22.16±1.96)mGy-cm。3组CTDIvol与DLP平均分别降低了80.05%、88.00%、94.06%和80.73%、88.95%、94.57%。结论:降低管电流在CTVC成像中,在管电流与辐射剂量分别降低88%以上的情况下,仍能兼顾图像质量,而降低至94.57%时,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大。 李家言 袁捷 韦兰珍 廖海 黄增超 刘熙荣 袁文昭 何欣 张锡流 黄乔统关键词:结肠成像 X线计算机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钡剂造影与CT分析 2005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胃肠道钡剂造影 (bariummealexaminationofgastro intestinaltract,GI)和C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2 3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GI和CT表现 ,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2 3例中 ,GI和CT对十二指肠肿瘤检出的敏感性为 10 0 % ,GI特异性为 6 5 2 2 % ,CT仅 5 2 17% ,GI +CT则可达 82 6 1%。GI主要表现为充盈缺损与黏膜破坏 ,CT为十二指肠区软组织肿块。结论 GI与CT检查相结合 。 李家言关键词:十二指肠 肿瘤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