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寒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评价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 (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MS)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Inoue法对 3 3 6例风湿性MS患者行PBMV。结果 :术后左房平均压由 3 .0 6± 1 .0 4kPa降至 1 .87± 0 .77kPa,二尖瓣跨瓣压差由 2 .1 1± 0 .2 1kPa降至 0 .8± 0 .0 8kPa,二尖瓣口面积由 0 .96± 0 .3 2cm2 增至 1 .81± 0 .5 2cm2 (P均 <0 .0 5 ) ,患者症状、心功能显著改善。术中无死亡 ,术后 48h死亡 1例 (0 .3 % ) ,死于低心排。心肌穿孔、心包填塞 7例 (2 % ) ,中度二尖瓣返流 6例(1 .7% ) ,医源性房间隔缺损 7例 (2 % )和脑梗塞 2例 (0 .5 % )。 1 0例再狭窄患者再次行PBMV成功。结论 :PBMV治疗风湿性MS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吴建淮李小寒游向东陈丽华朱晓英单江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气囊扩张术PBMV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 报道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5例次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采用经静脉途径为 4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 5台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并随访 3~ 6 4个月。 结果 随访期间 1例患者发生 1次室性心动过速并经低能量电击复律成功和 1次误放电 ,余患者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症状发作。 结论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有效地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减少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放电次数 ,达到节能目的。
- 单江李小寒吴建淮徐耕马骥傅国胜
- 关键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室性心律失常疗效
- 复方呋塞米治疗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 1999年
- 本研究以复方呋塞米为充血性心衰治疗组,呋塞米为对照组,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设计。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消肿显效率为78.3%,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分别为66.7%和73.4%。治疗组纠正心功能不全显效率为53.3%,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分别为43.3%和83.3%。表明两组对充血性心衰引起的水肿均有显著的消肿利尿,改善心功能作用。治疗组用药后尿K^+排出比用药前减少(p<0.01),而对照组K^+排出明显增多(p<0.01)。同时治疗组用药前后尿Mg^(++)、Ca^(++)排出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则尿Mg^(++)、Ca^(++)排出比用药前有所增加(P<0.05)。治疗组用药期间不补K^+,用药后血清K^+比用药前轻度增高(P<0.01),对照组虽治疗期间口服氯化钾,但用药后血清K^+与用药前比较仍降低(P<0.05)。结果表明,复方呋塞米有明显保钾利尿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保镁、钙作用。
- 李小寒单江李佩璋秦南屏陈君柱吴唯一阮邹荣
- 关键词:治疗组呋塞米充血性心衰用药后多中心
- 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被引量:2
- 1999年
- 为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及埋藏式心内自动除颤器(ICD)纠治重症缓慢性及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心律失常类型与起搏模式的关系,对我院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及ICD的1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植入DDD或VVI,48例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VDDR或VVI,1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反复心脏停搏患者植入ICD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提示植入合适的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及ICD,对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及致死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能起到良好治疗作用.
- 李小寒单江吴建淮俞锋
- 关键词:心律失常人工心脏起搏器I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