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作品数:92 被引量:271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生物学 政治法律 更多>>
Tristetraprolin对体外血管生成的作用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tristetraprolin(TTP)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可以超表达TTP的重组腺病毒,感染原代内皮细胞后进行体外三维血管生成检测。结果:在体外三维血管生成模型检测中,超表达TTP组从第1天开始就明显地促进血管生成,在之后的几天维持并且加大了这种趋势。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发现,这种促进作用基本是通过促进血管出芽来实现的,而至少在早期对血管芽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结论:TTP对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更多的是通过促进出芽而不是促进血管芽生长来实现的。在血管生成过程中TTP迅速下调,并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 温泉 李淑锋 吴凌云 李强 张晓琦 张敏跃关键词:血管生成 腺病毒 TRISTETRAPROLIN 锌指蛋白 肝移植术后早期激素撤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中激素的撤离。方法58例肝移植患者,术后采用环孢素A和激素预防排斥反应,10例患者加用霉酚酸酯。术后2~3周,患者的肝功能正常,无排斥反应发生时,试行逐步撤离激素。结果术后随访(9.3±5.5)个月,存活54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非免疫因素。存活的54例中,术后3个月的激素撤离率为72.2%(39/54),6个月时为76.2%(32/42),12个月为77.8%(21/27)。3例在激素撤离过程中出现排斥反应,恢复减量前剂量,排斥逆转后再次撤离激素;10例加用霉酚酸酯者,术后3~4个月均成功撤离激素。结论术后采用以环孢素A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的肝移植患者,部分患者能安全撤离激素。 丁义涛 江春平 仇毓东 徐庆祥 吴亚夫 周建新 吴星宇 李强 谢亭 陈莉关键词:术后早期 肝移植患者 免疫抑制方案 霉酚酸酯 肝功能正常 非免疫因素 缓释bFGF胶原膜修复猪胆管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缓释bFGF胶原膜修复猪胆管缺损的效果。方法中华实验用猪28只,雌雄不限,体重15~30 kg;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3组,其中实验组12只,空白对照组12只,正常对照组4只。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制备胆管壁缺损模型(长2 cm,宽1/3~2/3胆管周径)后,分别采用2.0 cm×1.0 cm×0.5 mm缓释bFGF胶原膜和空白胶原膜缝合修复。术后观察实验动物存活情况,并于术后1、2、3个月检测肝功能变化,处死动物后行大体观察;取胆管组织经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黏膜下腺体计数;术后3个月行经胆囊胆管胆道造影观察。结果术后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1个月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腹腔粘连均较严重,随着时间延长,实验组粘连较空白对照组明显缓解。肝功能检测示,除ALP在术后2、3个月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外,其余各指标,如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术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示,实验组胆管腺体再生和上皮再生速度快于空白对照组,2个月即完成胆管上皮覆盖,3个月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相应组织水肿和炎性浸润均较空白对照组轻。术后1个月实验组黏膜下腺体计数及MVD值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2个月后下降并稳定于正常对照组水平;空白对照组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术后1、2个月显著低于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3个月时达到并稳定于正常对照组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黏膜下腺体计数与MVD之间均成正相关(P<0.01)。术后3个月造影显示,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均无胆管扩张及结石形成。结论缓释bFGF胶原膜可通过促进新生血管再生等方式促进猪胆管缺损愈合。 陶亮 李强 任昊桢 戴建武 丁义涛关键词:胆管缺损 胶原 微血管密度 乙状结肠癌肠道支架移位后一期切除吻合1例报告 被引量:1 2021年 应用自膨式金属支架(self-expanding metal-lic stent,SEMS)可使部分结直肠癌病人缓解梗阻症状,将部分急诊手术转变为择期手术,从而使外科医生可以全面评估和稳定病人的病情及生理状态,采取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最终提高一期吻合率,降低永久性造口率,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风险。然而,SEMS在作为过渡治疗方案(bridge to surgery,BTS) 范圣先 缪骥 吕瑛 管文贤 李强关键词:乙状结肠癌 急性肠梗阻 肠道支架 肠-菌-肝轴及其在肠衰竭相关性肝损害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2021年 由于长期的肠道摄入不足,肠衰竭患者不得不依赖肠外营养(PN)来维持能量和正常的生理需求。然而PN在提供能量及营养物质的同时,也会引起肝脏损害。此外,由于肠道结构和内环境发生改变,IF患者往往伴随着肠道菌群失调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过度生长的细菌代谢产生的毒性介质可诱导肠道炎性反应和胆汁酸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及肠衰竭相关性肝损害(IFALD)。自1998年Marshall首次提出肠-肝轴的概念以来,肠-肝轴紊乱在IFA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备受关注。肠道-肝脏之间的"对话"是维持肝脏代谢和肠道内稳态平衡的关键,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然而,作为一个"被遗忘的器官",肠道菌群在IFAL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笔者首次提出肠-菌-肝轴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试图强调肠道菌群是肠-肝轴中的重要一环,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IF患者肠道和肝脏损害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肠-菌-肝轴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深入研究,将对理解IFALD的发病机制和改进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范圣先 王剑 李强 李幼生 管文贤 黎介寿关键词:肠衰竭 短肠综合征 尸体肝肾联合切取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04年 陈明 孙则禹 丁义涛 吴亚夫 张古田 李强 仇毓东 兰厚金关键词:尸体 肾移植 肝肾功能 肝功能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高危中重度急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和开腹胆囊造瘘术(open cholecystostomy,OC)治疗高危中重度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高危中重度急性胆囊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PTGBD组和OC组各20例,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1、3、5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0d病死率。结果 2组手术均成功;PTGBD组术后1、3、5d白细胞计数[(14.31±3.25)×10~9/L、(8.81±2.13)×10~9/L、(6.69±1.7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4.34±3.98)%、(71.28±7.43)%、(62.74±9.05)%]、C-反应蛋白[(170.04±45.32)、(80.33±32.94)、(31.95±19.07)mg/L]较术前[(17.98±3.41)×10~9/L、(89.14±5.01)%、(197.64±40.68)mg/L]下降(P<0.05);OC组术后3、5d白细胞计数[(11.39±2.36)×10~9/L、(7.68±1.9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67±5.46)%、(71.34±6.12)%]、C-反应蛋白[(110.38±37.21)、(70.35±27.42)mg/L)]较术前[(17.86±2.89)×10~9/L、(89.3±54.78)%、(189.78±43.35)mg/L]下降(P<0.05);PTGBD组术后3d白细胞计数,术后3、5d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OC组(P<0.05);PTGBD组手术时间[(23.80±4.97)min]、住院时间[(9.15±2.76)d]较OC组短[(57.25±6.77)min、(17.10±8.30)d](P<0.05);PTGBD组与O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20%)、术后60d病死率(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C术比较,PTGBD术治疗高危中重度急性胆囊炎可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 曹萌 夏雪峰 李强关键词:急性胆囊炎 高危 32例胎盘植入的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临床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32例植入性胎盘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植入性胎盘与人工流产、剖宫产、子宫发育异常相关。瘢痕子宫与胎盘植入关系密切。影像学B超及磁共振在胎盘植入的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32例患者中22例手术治疗,(子宫全切3例,3例子宫局部槭形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6例,药物治疗后刮宫10例)。结论发生胎盘植入的临床原因是:多次人流史、剖宫产手术史、子宫发育异常。育龄妇女要重视避孕、产前要控制剖宫产指征,可降低胎盘植入发生率。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胎盘植入发生致命性大出血时,应行子宫切除术,对出血少无明显感染迹象,要求保留生育能力者可行子宫局部槭形切除术。 朱经严 李强关键词:胎盘植入 瘢痕子宫 子宫切除 妊娠晚期合并丹毒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10年 丹毒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妊娠合并丹毒是一种非常少见的产科合并症,其主要病变特点是炎症侵犯皮肤层,蔓延迅速,治疗困难,极易复发,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化脓性淋巴管炎、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而一旦演变为脓毒血症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则治疗更加困难,严重危及母胎生命安全. 李强 周白 王志群 胡娅莉关键词:妊娠晚期 丹毒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性感染性疾病 脓毒血症 产科合并症 对“FIGO胎盘植入疾病诊治指南(2018)”的解读 被引量:14 2019年 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快速上升,是当前全球也是我国产科面临的问题。201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将胎盘植入统称为胎盘植入疾病(PAS),包含了从轻度异常到重度异常的整个疾病范围,并发布了一系列的共识性指南,呼吁全球采用统一的疾病名称、分类及管理方法,有利于相关临床研究的规范化;建议采用标准的图像学定义、术语和技术要求,以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做好术前分流。PAS的手术风险与胎盘植入的深度和范围相关,建立多学科团队,进行准确的产前诊断及细致的术前准备,保持良好的沟通,是安全管理该类疾病的关键。择期剖宫产术中不尝试剥离胎盘,直接行子宫切除术是最安全,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戴毅敏 李强 胡娅莉关键词:胎盘植入 疾病名称 诊治指南 FIGO 术前准备 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