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剑

作品数:5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兴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栽培
  • 3篇栽培技术
  • 3篇高产
  • 3篇超高产
  • 2篇水稻
  • 2篇粳稻
  • 2篇丰产
  • 2篇高产栽培
  • 2篇超高产栽培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性状
  • 1篇性状表现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粳稻
  • 1篇审定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理生态指标
  • 1篇生态指标
  • 1篇施肥

机构

  • 5篇兴化市农业技...
  • 3篇扬州大学

作者

  • 5篇李德剑
  • 5篇刘国林
  • 4篇周有炎
  • 3篇李杰
  • 2篇沙安勤
  • 2篇高健
  • 1篇张永江
  • 1篇许轲
  • 1篇屠美英
  • 1篇张洪程
  • 1篇常勇
  • 1篇胡雅杰
  • 1篇郭振华
  • 1篇戴其根
  • 1篇罗学超
  • 1篇龚金龙
  • 1篇肖月华
  • 1篇钱银飞
  • 1篇龙厚元
  • 1篇陈烨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上海农业科技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杂交粳稻“9优418”性状表现及超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07年
高健周有炎李德剑刘国林肖月华
关键词:超高产栽培技术9优418杂交粳稻性状表现丰产示范品种审定
粳稻武粳15超高产形成规律及栽培技术被引量:5
2006年
武粳15是江苏主推的超级水稻品种,其穗粒互补性强,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产量750kg/667m^2以上的穗粒结构指标为总颖花量2900万朵/667m^2,有效穗18万~20万/667m^2,每穗粒数160粒以上,结实率92%以上,千粒重29g左右;超高产栽培的技术途径是穗粒并增,主攻增粒,扩库强源。通过稀播育壮苗、扩行稀植、精确定量施肥、节水定量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及抗逆栽培等技术手段,塑造超高产的库容量,实现稳定超高产。
屠美英沙安勤周有炎李德剑张永江高健刘国林
关键词:武粳15超高产生理生态指标栽培技术
“南粳44”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以高产、优质、多抗、早熟晚粳品种"南粳44"为材料,建立超高产攻关方、百亩示范方和千亩示范区,通过培育壮苗、精确基本苗、平衡精确施肥、浅湿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丰产高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集成应用,单产可稳定提高到700kg以上,比大面积种植增产15%以上。
樊宝贵李德剑李杰钱正长周有炎刘国林
关键词: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设置空白、无氮、配方施肥、常规施肥4个水平,选用淮稻5号、南粳44、淮稻10号3个品种,分析配方施肥在里下河地区的应用效应。结果表明,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15.4%~21.3%,南粳44产量表现最高,淮稻10号产量增幅变大;配方施肥处理单株成穗数、穗数均显著多于常规施肥,每穗粒数极显著高于常规施肥,但结实率稍低于常规施肥,而两者千粒重差异不明显;配方施肥处理的群体最适宜,前期具有早发优势,中期无效分蘖少,后期穗数适宜且量足,保证良好的源库结构;配方施肥的施氮量少,却能获得更高的产量,具有更高的氮素产出比,达36.155 82~37.455 43,极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南粳44的氮素产出比最高。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极显著地增高产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改善水稻生态环境。
周有炎龚金龙李杰常勇沙安勤李德剑胡雅杰龙厚元罗学超姚存章刘国林
关键词:水稻配方施肥氮素利用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08年
阐述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概念,介绍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稻超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指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李杰张洪程钱银飞陈烨郭振华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李德剑刘国林赵德亮
关键词:水稻超高产栽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