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辉

作品数:70 被引量:552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语言文字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44篇宫颈
  • 25篇子宫
  • 24篇宫颈癌
  • 21篇病变
  • 18篇细胞
  • 16篇乳头
  • 16篇瘤病毒
  • 15篇上皮
  • 14篇子宫颈
  • 13篇阴道
  • 13篇人乳
  • 13篇上皮内
  • 13篇上皮内瘤
  • 13篇皮内
  • 13篇内瘤
  • 12篇宫颈上皮
  • 12篇宫颈上皮内
  • 12篇宫颈上皮内瘤
  • 11篇人乳头瘤
  • 11篇人乳头瘤病毒

机构

  • 70篇北京大学深圳...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3篇广东省妇幼保...
  • 2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江西省妇幼保...
  • 1篇昆明市妇幼保...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市门头沟...

作者

  • 70篇杜辉
  • 58篇吴瑞芳
  • 32篇王纯
  • 18篇刘志红
  • 13篇周艳秋
  • 13篇李环
  • 12篇胡艳
  • 11篇张薇
  • 7篇汤惠茹
  • 6篇张礼婕
  • 6篇王苏梅
  • 5篇张艳萍
  • 5篇李鹃
  • 5篇张巍颖
  • 5篇唐金龙
  • 4篇张凌
  • 4篇肖爱民
  • 4篇黄斌
  • 4篇乌兰娜
  • 4篇魏蔚霞

传媒

  • 16篇中国妇产科临...
  • 8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罕少疾病杂志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妇产与遗传(...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10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圳居民宫颈癌防治知识认知度及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通过调查深圳市人群对宫颈癌及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宫颈癌的健康教育提供指引。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深圳市20家医疗机构门诊患者4656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宫颈癌、HPV相关知识知晓率、宫颈癌筛查现状及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情况4个方面11个问题。结果共收回4 340份有效问卷。31~40岁女性宫颈癌知晓率最高,41~50岁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率最高,对筛查现状及筛查认知度最高。学历越高、收入越多,宫颈癌知晓率也越高。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率与性生活及医保无相关性。结论宫颈癌认知度的影响因素主要与年龄、学历、职业及收入有关,应注重对低学历、低收入、打工者及年龄小于30岁女性进行健康教育。
黄霞杜辉曾杏珍陈芸吴瑞芳刘志红周艳秋罗雯薇李丽文
关键词:宫颈癌
核酸分型定量法HPV检测用于自取样子宫颈癌筛查的价值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核酸分型定量法(BMRT)HPV检测用于自取样子宫颈癌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深圳市子宫颈癌筛查项目Ⅳ(SHENCCAST-Ⅳ)研究中保存的839例妇女的DNA标本[每例妇女均同时有自取样标本(是指参加筛查的妇女自己获取阴道子宫颈脱落细胞)和医生取样标本],采用BMRT HPV检测两种标本中14种高危型HPV亚型(HPV 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型)的感染情况和病毒载量,并评价BMRT HPV检测方法的筛查效能。结果839例筛查妇女中,有完整BMRT HPV检测数据者804例,将其纳入本研究,其年龄为(46±7)岁。(1)804例妇女中,自取样、医生取样标本的14种高危型HPV亚型的阳性率分别为12.2%(98/804)、12.8%(103/80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71)。85例HPV感染亚型完全一致的妇女中,自取样标本的取样细胞数(中位数为19 901.0个)明显多于医生取样标本(中位数为1 778.4个),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1,P<0.01);自取样标本的HPV单一亚型感染、总HPV感染的中位病毒载量分别为2 642.8、3 246.0拷贝数/标本,医生取样标本分别为2 015.4、2 015.4拷贝数/标本,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HPV 16、18型和其他12种高危型HPV亚型在自取样与医生取样标本中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9.8%、100.0%和96.1%,Kappa值分别为0.95、1.00和0.81,自取样、医生取样标本检出的高危型HPV感染型别具有高度一致性。804例妇女中,组织学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及以上病变者6例,BMRT HPV检测此6例患者的自取样和医生取样标本中HPV均为阳性,无一例漏诊。结论BMRT HPV检测用于自取样标本HPV检测的子宫颈癌筛查是可行的。
陈晴杜辉王纯胡启彩吴瑞芳
关键词:自我检查阴道涂片
CINⅢ和Ⅰ_(A1)期子宫颈癌LLETZ术后残留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宫颈移行区大环切除术(LLETZ)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及ⅠA1期子宫颈癌术后病变残留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经子宫颈癌"三阶梯"诊断步骤诊断为CINⅢ并行LLETZ手术的567例患者,追踪观察其术后随访情况,探讨术后病变残留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1)567例患者的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均为CINⅢ,LLETZ术后病理诊断为CINⅠ、CINⅡ、CINⅢ、ⅠA1期子宫颈癌者分别为21例、65例、433例、48例。定期随访12~72个月,547例患者的总残留率与复发率分别为1.76%和1.94%。术后病理切缘为CIN者共46例,其中CINⅠ17例、CINⅡ13例、CINⅢ16例;切缘无病变者521例。(2)LLETZ术后病理切缘阳性与切缘无病变者的术后病变残留率、术后复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HPV持续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4例切缘为CINⅢ者术后1个月再行LEEP术者与46例单纯随访观察者的术后病变残留率及复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切缘残留CINⅢ病变者的术后病变残留率及复发率均高于CINⅠ/Ⅱ及再行LEEP手术者。(3)术后HPV持续阳性者的复发率显著高于非HPV持续感染者(P<0.05)。结论:(1)LLETZ术切除标本切缘病理对预测病变残留、复发有临床价值,且与术后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但切缘状态并不是患者行二次手术的唯一指征。(2)术后HPV持续阳性者的复发率增高,临床需严密随访。
张艳萍刘志红李鹃杜辉王纯周艳秋吴瑞芳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检测复发
阴道镜下多点随机活检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阴道镜下随机多象限活检在诊断宫颈高度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参加SHENCCASTⅡ项目中行阴道镜的2558例妇女进行阴道镜图像阅读,采用RCI评分进行阴道镜下重新诊断。本文针对四个象限评分均为0分的情况,也就是阴道...
张凌杜辉王纯吴瑞芳
关键词:阴道镜宫颈病变筛查
文献传递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odel for Cervical Cancer Control
PART I:Secondary Screening after Primary Self-Sampling for HPV Objective To evaluat cytology and genotyping as...
吴瑞芳杜辉王桂香王纯
关键词:HPVMALDIMODEL
文献传递
To evaluate the utility of multiple random biopsies under negative colposcopy
陈晴杜辉张薇刘志红王纯吴瑞芳
健康女性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阴道菌群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与健康女性阴道菌群的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诊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24例为研究组,选择体检人群中健康女性21例为对照组,采集穹隆部分泌物,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对样本内原核细菌的16S rRNA进行高变区V4~V5区域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阴道菌群α、β多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乳酸杆菌为优势菌,其中在研究组中占87.5%(21/24),在对照组中占90.48%(19/21);研究组中放线菌门和Fannyhessea vaginae增高;在区分健康和疾病人群特征重要性最强的前15种菌种中,咽峡炎链球菌、柯气球菌、解脲支原体、Veillonella montpellierensis、Fannyhessea vaginae、Sneathia sanguinegens、无乳链球菌7种在研究组阴道菌群中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阴道菌群中生殖道炎症相关的细菌增多,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杨晴戴文魁蔡瀚曾荔苹杜辉魏蔚霞张薇吴瑞芳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阴道菌群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杂交捕获二代HPV检测在宫颈癌群体筛查中的价值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和杂交捕获二代(HC-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两种方法不同组合的筛查方案在宫颈癌群体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采用LCT和HC-ⅡHPV两种方法对2004年5月~2009年5月深圳市25~59岁群体妇女共5217例进行同步宫颈癌筛查,对两种检查方法任一项有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最终诊断,评价不同组合的筛查方案在宫颈癌群体筛查中的价值。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升高,高危型HPV感染率及LCT阳性率增加(P<0.05)。比较六种方案对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及以上病变的价值:HC-ⅡHPV比LCT敏感性高,HPV-LCT平行实验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以HPV为基础的筛查其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HPV-LCT系列实验可减少阴道镜检查的数目,以LCT为基础的筛查可减少筛查实验的数目。结论LCT和HC-ⅡHPV检测均是目前宫颈癌筛查有价值的方法,在宫颈癌群体筛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种方法不同组合的筛查方案。
黄斌李瑞珍乌兰娜刘志红李鹃汤惠茹杜辉王国萍周艳秋王纯翁立明吴瑞芳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杂交捕获薄层液基细胞学
Cervista和MALDI-TOF-MS HPV法用于子宫颈癌筛查效果评价检测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中美合作深圳万例子宫颈癌筛查项目(SHENCCASTⅡ),主要研究目的就是评价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作为子宫颈癌初筛方法的可行性。笔者报道研究项目中期评估数据,以HybridCaptureII(HC-II)法HPV检测为对照,评价新的CervistaHPV检测方法和MALDI-TOF-MSHPV基因分型检测技术(MALDI-TOF-MS)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拟募集深圳市区、郊区及周边农村地区1万名年龄25岁至59岁、至少3年未参加过子宫颈癌筛查、未接受过子宫切除术及放疗、有过性生活的非孕期女性为筛查对象。宫颈细胞由医生取样,收集在PreservCyt细胞保存液中,首先液基细胞学制片,然后进行HC-Ⅱ、Cervista和MALDI-TOF-MS3种方法的HPV检测。细胞学≥ASCUS及任一方法HPV检测结果阳性者均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四象限多点活检及ECC病理诊断。结果:5316例参加筛查女性中,5043例数据齐全。HC-Ⅱ、Cervist、MALDI-TOF-MS3种HPV检测方法HPV阳性率分别是:14.6%,12.2%,14%。发现CIN2以上病变150例,CIN3以上病变97例,宫颈癌5例。对于发现CIN2及以上病变,HC-Ⅱ、Cervista、MALDI-TOF-MS3种HPV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4.7%、87.9%、19.3%、99.8%;90.7%、90.2%、22%、99.7%和92.7%、88.4%、19.7%、99.8%。对于检出CIN3及以上病变,HC-Ⅱ、Cervista、MALDI-TOF-M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7%、87%、12.8%、99.9%;91.8%、89.3%、14.4%、99.8%和94.9%、87.6%、13.1%、99.9%。Cervista和HC-Ⅱ、MALDI-TOF-MS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MALDI-TOF-MS和HC-Ⅱ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HPV检测作为人群为基础的子宫颈癌筛查的初筛方法是可行的,MALDI-TOF-MSHPV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可与目前公认的金标准HC-Ⅱ法HPV检测相媲美,同时又因其检测的高通量、相对较低的价格,以及可行基因分型而更具应用前景。
杜辉吴瑞芳李晶晶杨斌刘莹张礼捷Belinson SE吴若松万宏渠新风Belinson JL
关键词:子宫颈癌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odel for Cervical Cancer Control
吴瑞芳杜辉王桂香王纯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