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浩鸣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干细胞
  • 4篇人脐
  • 4篇人脐带
  • 4篇人脐带间充质...
  • 4篇脐带间充质干...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新生儿
  • 2篇单胞菌
  • 2篇导管
  • 2篇亚胺培南
  • 2篇孕母
  • 2篇胎盘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细胞
  • 2篇耐亚胺培南
  • 2篇耐亚胺培南铜...
  • 2篇假单胞菌

机构

  • 6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杨浩鸣
  • 8篇杨杰
  • 7篇郑璇儿
  • 6篇刘晓虹
  • 3篇杨淑梅
  • 3篇杨淑梅
  • 2篇张江宇
  • 2篇赖卫明
  • 1篇罗瑞桦
  • 1篇穆小萍
  • 1篇许芳
  • 1篇邓文喻
  • 1篇伍燕飞
  • 1篇卢春敏
  • 1篇刘畅
  • 1篇赵路宁

传媒

  • 3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孕母的胎盘病理改变及其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关系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孕母胎盘病理改变及其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儿医院分娩的子痫前期孕母,按照有无合并糖代谢异常,将其分为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组(112例)和子痫前期不合并糖代谢异常组(263例)。比较2组胎盘病理改变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组和子痫前期不合并糖代谢异常组胎盘重量分别为(523.8±147.3)与(587.3±201.5)g,胎盘长径分别为(17.7±2.3)与(18.4±3.6)cm,胎盘横径分别为(14.8±2.4)与(15.7±2.7)cm,脐带长度分别为(31.4±10.0)与(34.4±9.8)g,梗死性改变的检出率分别为95.0%(106/112)与90.1%(237/2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组绒毛膜羊膜炎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子痫前期不合并糖代谢异常组[61.6%(69/112)与49.8%(131/263)](χ2=4.392,P=0.036)。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组早产[42.8%(48/112)与37.2%(98/263)]、大于胎龄儿[14.3%(16/112)与0.7%(2/263)]、新生儿窒息[9.8%(11/112)与0.7%(2/26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8.7%(21/112)与9.5%(25/263)]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9.8%(11/112)与0.7%(2/263)]均高于子痫前期不合并糖代谢异常组(P值均<0.05)。结论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孕母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杨淑梅张江宇刘晓虹郑璇儿杨浩鸣杨杰
关键词:葡萄糖代谢障碍绒毛膜羊膜炎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体外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耐药性形成及对Opr D2基因的影响。方法本实验设立3个组,实验组为h UCMSCs组,对照组为细胞对照组(即人肺成纤维细胞组,NHLF组)和空白对照组。次抑菌浓度肉汤诱导PA耐药传导过程中,h UCMSCs组和NHLF组分别加入其与PA共培育所得的上清液,空白对照组加入细胞培养液,观察3组诱导耐药所需代数以及抑菌圈的大小。诱导耐药前后分别采用K-B法及real-time PCR法测定PA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Opr D2基因的表达量。结果经次抑菌浓度的亚胺培南诱导后,h UCMSCs组PA耐药性的出现较NHLF组及空白对照组延迟。NHLF组和空白对照组PA于诱导的第17代出现亚胺培南耐药,而h UCMSCs组PA于第19代出现耐药性。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诱导耐药后PA中Opr D2表达量较诱导前出现减少或消失。其中h UCMSCs组PA Opr D2的表达量减少至诱导耐药前的10.96%,而NHLF及空白对照组Opr D2无表达,即诱导后出现Opr D2基因缺失。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延迟PA耐药性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分泌抗菌肽LL-37和人β防御素-2从而抑制Opr D2表达的减少,而外膜蛋白Opr D2表达量减少或缺失是引起PA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原因。
郑璇儿杨杰穆小萍赖卫明许芳刘晓虹杨浩鸣杨淑梅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抗菌肽
2305例危重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对危重新生儿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探讨危重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频率、突变类型、临床表现以及其与围产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7月1日~2013年7月1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2305例危重新生儿,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常见的4个耳聋相关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包括GJB2(35de1G、176del16、235de1C、299delAT)、GJB3(538C〉T)、SLC26A4(IVS7—2A〉G、2168A〉G)、线粒体DNA12SrRNA(1555A〉G、1494C〉T)。结果2305例危重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阳性为73例,阳性率为3.16%,在73例耳聋基因筛查阳性病例中,其中GJB2(235delC)突变40例(54.8%),GJB2(299delAT)突变6例(8.2%),SLC26A4(IVS7-2A〉G)突变21例(28.7%),SLC26A4(2168A〉G)突变4例占5.5%,GJB2(235delC)合并SLC26A4(IVS7—2A〉G)突变1例(1.4%),GJB2(235delC)合并SLC26A4(2168A〉G)突变1例(1.4%)。结论NICU危重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阳性率高于正常新生儿,更需要开展耳聋基因筛查。
杨淑梅杨杰伍燕飞刘畅刘晓虹郑璇儿杨浩鸣
关键词:耳聋基因筛查新生儿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感染状态下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对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状态下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的影响。【方法】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1×105/m L)2 m L与PA(3×104CFU/m L)2 m L共培育6 h后,加入h UCMSC(1×106/m L)2 m L为实验组,加入等量磷酸缓冲液(PBS)为感染组,A549与PBS及培养基共培育为对照组。比较组间A549细胞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A549细胞存活率(CCK-8新型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A549细胞凋亡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以及A549肺表面活性物质A(SP-A)表达量(Western Blot)。【结果】电镜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感染组A549细胞受损明显,胞质出现空泡变性,染色质高度凝集,可见凋亡小体;实验组细胞包膜结构完整,核膜完整,核仁明显,核染色质电子密度低,染色质均一,未见凋亡小体;对照组A549细胞结构完整,细胞膜表面微绒毛丰富,核膜完整,核周间隙结构正常,染色质均一;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A549细胞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70.35±2.89)%与(97.37±2.07)%,n=3,P<0.01],凋亡率显著增加[(8.63%±0.16)%与(2.55±0.11)%,n=3,P<0.01],SP-A表达显著降低[(0.105±0.01)与(0.232±0.015),n=3,P<0.01];实验组与感染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加[(85.69±3.07)%与(70.35±2.89)%,n=3,P<0.01],凋亡率显著下降[(6.34±0.12)%与(8.63±0.16)%,n=3,P<0.01],感染组中,PA可能损伤A549细胞,使其SP-A表达量著减少(n=5,P<0.05),实验组中,h UCMSC可能对感染后A549细胞的保护作用,其SP-A表达量增加(n=5,P<0.05)。【结论】h UCMSC能抑制感染状态下的A549细胞凋亡,保护A549细胞分泌SP-A。
杨淑梅郑璇儿杨浩鸣卢春敏赖卫明饶韵蓓任竹潇杨杰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凋亡SP-A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4年
危重新生儿的神经系统预后已成为临床医师与患儿家属的关注重点.振幅整合脑电图是一种无创且操作相对简便的脑功能检查手段.危重患儿早期应用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能为临床医师提供多种的参考信息,帮助判断患儿神经系统预后情况.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开始应用振幅整合脑电图作为危重患儿的神经系统检查项目.
杨杰杨浩鸣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新生儿脑病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气道分泌物细菌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新生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诊断为VAP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每例患儿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2份,随机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加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对照组中加入等量细胞培养基,共培育6h后采用平板计数法对2组共培育后的细菌进行菌落数(colony-forming unit,CFU)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内源性抗菌肽(Cathelicidin/LL-37)及人β-防御素-2(human β-defensin-2,HBD-2)的水平,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Cathelicidin/LL-37及HBD-2的特异性蛋白表达.采用配对t检验对菌落数及抗菌肽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例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各6例(各占19.3%),溶血葡萄球菌5例(16.1%),大肠埃希菌、脑膜败血伊丽沙白金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各3例(各占9.7%),恶臭假单胞菌2例(6.4%),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1例(各占3.2%).研究组菌落数目低于对照组_分别为(2.60±0.67)×104 CFU/ml与(1.18±0.32)×105 CFU/ml,t=-20.19,P<0.01].研究组共培育液中Cathelicidin/LL-37和HBD-2的水平高于对照组[Cathelicidin/LL-37:(8.98±3.22) ng/ml与(3.18±1.57) ng/ml,t=17.79;HBD-2:(379.87±11.74) pg/ml与(39.89±2.86) pg/ml,t=37.62;P均<0.01].Western印迹法检测到Cathelicidin/LL-37的特异性蛋白表达,并发现研究组中的Cathelicidin/LL-37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分泌抗菌肽Cathelicidin/LL-37及HBD-2抑制VAP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菌生长.
刘晓虹杨杰邓文喻罗瑞桦赵路宁郑璇儿杨浩鸣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导管相关性感染Β防御素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2018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是否抑制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生长。方法将IRPA菌液加入h UCMSCs细胞悬液中设为实验组,将IRPA菌液加入成纤维细胞细胞悬液中为对照组,共培育6 h后采用平板计数法对两组IRPA进行计数并比较;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技术和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共培育上清液中抗菌肽LL-37(Cathelicidin/LL-37)及人β防御素2(HBD-2)。结果实验组中的细菌集落数(CFU)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3±0.58)×106 CFU/ml vs.(3.69±0.91)×106 CFU/ml,t=19.93、P=0.031]。实验组共培育液中抗菌肽LL-37和HBD-2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菌肽LL-37:(7.99±0.45)ng/ml vs.(0.18±0.04)ng/ml,t=78.30、P=0.007;HBD-2:(249.38±14.19)pg/ml vs.(1.00±0.58)pg/ml,t=78.23、P=0.009]。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起抑制作用,其可能通过分泌抗菌肽LL-37和HBD-2来实现。
刘晓虹杨浩鸣杨浩鸣郑璇儿杨淑梅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人Β防御素2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气管导管生物被膜形成的研究
目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气管导管生物被膜(Biofilms,BF)形成,影响抗生素的杀菌能力。脐带间...
杨浩鸣
关键词:生物被膜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管导管
文献传递
子痫前期孕母的胎盘病理特点及其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的胎盘病理特点及其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影响. 方法 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儿医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中,将孕母诊断为子痫前期、单胎妊娠、且胎盘行病理检查的早产儿(出生胎龄< 37周)209例纳入研究,分为RDS组(56例)和非RDS组(1 53例).比较2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胎盘重量、胎盘大小、脐带长度、脐带扭转(脐带自旋≥12周)、胎盘绒毛膜羊膜炎、梗死性改变等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RDS组与非RDS组的出生胎龄分别为(33.9±0.9)与(34.7±0.3)周(t=-0.89),出生体重分别为(1 908±149)与(2 116±65)g(t=-1.49),生后1、5或10 min Apgar评分≤7分的比例分别为10.7%(6/56)与7.8%(12/153)(Fisher精确概率法),胎盘重量分别为(380.4±37.3)与(437.8±17.7)g(t=-1.55),胎盘中心厚度分别为(2.5±0.3)与(2.8±0.2)cm(f=-0.79),脐带长度分别为(30.6±1.9)与(32.5±2.2)cm(t=-0.5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RDS组脐带扭转的比例低于非RDS组[5.4%(3/56)与28.1%(43/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6,P=0.00).209例胎盘中,梗死性改变166例(79.4%),绒毛膜羊膜炎140例(70.5%).RDS组与非RDS组梗死性改变的比例分别为67.9%(38/56)与83.7%(128/153),绒毛膜羊膜炎的比例分别为42.9%(24/56)与75.8%(116/153),RDS组均低于非R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27和18.15,P值均<0.05).结论 子痫前期孕母如果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或胎盘梗死性改变,可能会降低早产儿发生RDS的风险,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杨浩鸣杨杰张江宇刘晓虹郑璇儿杨淑梅
关键词:先兆子痫胎盘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