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治平
- 作品数:44 被引量:29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法律教育中的法律史被引量:1
- 1998年
- 作者认为,作为构成性知识的法律史,虽然其最终目的是要创造有关现行法的稳定性,但它的使命毋宁说,是要对有关我们的法律具有恒久性质的天真假定予以挑战;也就是说,它要强调法律总是存在于社会之中,而且无论其被用来描述法律与其他层面的社会事实(符号的、经济的、相关物质文明的)的联系的模式怎样,法律的解决方法总是因环境而变化的。
- 叶士朋梁治平吕平义
- 关键词:法律史法律教育法律渊源法律文本法学家历史学家
- 民本思想源流被引量:2
- 2014年
- 民本思想立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理论,也是历代王朝政治正当性得以证立的基础性观念。本文由一种相对宽泛的立场入手,追溯民本思想之源、流、变及近代转型,在力图展现其历史面貌的同时,也探索其现代意义。
- 梁治平
- 关键词:民本
- 英国普通法中的罗马法因素
- 2020年
- 一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罗马法与英国法的关系成为英国法律史上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传统的英国法理论认为,英国普通法是一个独立发展的制度,不曾受任何外来影响。的确,与欧洲大陆国家相比,英国法律的发展独树一帜,但这并不是说,它完全离开了欧洲历史上罗马法传播的主流。实际上,罗马法对英国普通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只是这种影响的方式、时机、程度和性质,与欧洲大陆国家的情况迥然有别。本文的目的,正是要通过对有关历史的综合考察和对普通法制度的具体分析,尽可能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一问题。
- 梁治平
- 关键词:英国普通法英国法罗马法
- “辱母”难题: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情-法关系被引量:26
- 2017年
- "辱母杀人案"之被告人于欢一审被判故意伤害罪,处无期徒刑。此一判决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强烈批评。二审改判,以存在防卫过当、被害人过错等事由对于欢减轻量刑,被认为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本文将此案置于中国历史文化及现实语境中,试图揭示法官在处理于欢案时面对的困境及其深层原因,以及法律回应民意的限度。本文主要围绕关于于欢案的官方和民间两个版本展开,这两个版本看似讲述了同一个故事,其内里的逻辑却相当不同。于欢案二审判决是本文分析的重点,这个判决力图兼顾法律与民意、法理与情理,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不乏混淆、矛盾和推理上的混乱。笔者认为,它既没有真正改变司法界以往在适用正当防卫相关法律时的保守传统,也没有真正在价值理据的层面上回应民意。
- 梁治平
- 关键词:人伦防卫过当被害人过错
- 晚清围绕《大清新刑律》的争论被引量:1
- 2008年
- 一个社会的刑法要不要去依据、尊重这个社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凝聚力?
- 梁治平
- 关键词:《大清新刑律》晚清现代社会道德情感凝聚力
- “民间”、“民间社会”和CIVIL SOCIETY———CIVIL SOCIETY概念再检讨被引量:67
- 2003年
- 试图从一种解释的立场重新考虑中国的“civilsociety”问题 ,据此 ,中国“civilsociety”之出现或者重现将被置于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本土背景之下 ,并被从社会行动者主观的方面来理解。然而 ,这种研究立场的转变并不意味着简单地拒绝考虑和使用“civilsociety”概念 ,毋宁说 ,它要求以更恰当更有效的方式来运用这一概念。学者们已经注意并且区分了“civilsociety”概念的不同用法 ,其中 ,“描述性的”和“规范性的”是两种最基本的区分。不过在本文中 ,“civilsociety”将首先被看成是一种“对照性的”的概念 ,而且除非这一概念的“对照性”用法已被充分地了解和运用 ,否则要在中国语境中恰当地展示其分析性和规范性意义几乎是不可能的。作者强调历史记忆以及在理解和建构社会现实过程中行动者认知和想象的重要性 ,同时也从社会变迁角度指出诸如“民间”这类本土概念的局限性 ,认为“民间”的传统终须被超越 。
- 梁治平
- 关键词:CIVILSOCIETY公共领域
- 大学为什么竞相更名被引量:1
- 2008年
- 大学更名花样翻新,但有几条规律可循。大体说来,"学校"变则成"学院","学院"改则为"大学","北京"要改则一定是"中国"了。总之是越大越高则越好。大学竞相更名这件事不过表明了以往教育的失败。既如此,不改教育体制,只是通过更名和扩张来改革教育,无论大学盘中物可能增加多少,教育的改善,可求而得乎?
- 梁治平
- 关键词:教育体制花样翻新学位授予资质认定招生指标学术精神
- 寻找中国法治过去与未来的转折点
- 2014年
- 法律问题最终变成为文化问题。于是,我们不再专注于某一项具体的改革方案及其成败,而是更关心作为整体的文化格局、文化秩序的兴废。我们不但自觉地把每一项具体的改革放入这种整体性格局中去考察和评判。
- 梁治平
- 关键词:中国法治文化秩序中国古代法法律秩序社会主义阶段法律改革
- “文明”面临考验——当代中国文明话语流变被引量:6
- 2020年
- 文明话语的兴起是近年来国际政治中引人瞩目的现象之一,也是中国国内思想理论方面最值得注意的一种发展。本文由回顾近代以来文明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入手,区分了大写的文明概念和复数的文明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当代诸文明话语及其功用加以描述和分析。作者认为,这两种文明论各有其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必须在一种适当的平衡中才可能实现,为了实现这种平衡,作者提出了一种名为“内在批评”的方法,并以官方主流的文明话语为例对这种方法加以展示。作者相信,今天中国人对“文明”的想象、界定和运用,进而,当下中国所展现的文明样态,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而一种文明话语的说服力,最终取决于提出和倡导这一话语的那个文明的实际样态。
- 梁治平
- 关键词:文明冲突
- “为公”的理念被引量:3
- 2014年
- "为公"一词,出于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观念之一。本文由早期文字材料和文献入手,结合后人研究,力图廓清"公"的原始义及衍生义,进而对"公"及"公私"诸观念之哲学的、伦理的、政治的、法律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含义,展开思想史和观念史的梳理。在进行这一梳理工作的同时,作者也希望,这一尝试能够激发读者就此一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和意义加以思考。
- 梁治平
- 关键词:天下为公公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