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春丽 作品数:16 被引量:60 H指数:5 供职机构: 山西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不同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IMA水平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短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并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确诊的ACI患者168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根据不同中医证型分为阴虚风动型(46例),风火上扰型(58例),风痰瘀阻型(64例)3个亚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Hcy、IM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组血清Hcy、IMA水平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cy、IM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痰瘀阻型患者Hcy、IMA水平均高于阴虚风动型和风火上扰型(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I患者血清Hcy、IMA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分数)之间均呈正相关(r=0.735,r=0.786,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I患者血清Hcy、IMA水平与短期预后情况(mRS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0.907,r=0.889,P<0.001)。结论ACI患者血清Hcy、IMA水平升高。各证型中,风痰瘀阻型患者血清Hcy、IM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ACI患者血清Hcy、IMA水平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短期预后情况密切相关。血清Hcy、IMA水平可以作为诊断AC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短期预后的指标。 栗丽娜 温春丽 董宏强 陈圆圆 郝旭东 凌晓波 霍华英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缺血修饰白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短期预后 脑电监测、APACHEⅡ、死亡预警蛋白对神经内科危重患者预后的评估 目的:通过对神经内科危重患者脑电监测、APACHEⅡ、死亡预警蛋白与预后关系的研究,提供一种对神经内科危重患者预后进行评价的更客观的综合评价体系.方法:对本科室2007年10月~2010年10月ICU收治住院的50例患者... 温春丽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元凋亡的机制 2024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并鉴定缺血性脑卒中(IS)的关键基因,基于基因富集分析结合相关实验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得IS相关的样本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及基因富集分析,获得关键基因与关键信号通路,并通过体内外实验进行相关验证。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MCAO/R),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Janus激酶2(JAK2)/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的磷酸化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线粒体膜电位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情况进而明确细胞凋亡水平。利用HT-22海马神经元细胞建立糖氧剥夺/复糖氧模型(OGD/R),使用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进一步验证HSYA对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机制。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GSE22255数据集发现23个显著上调的DEGs和2个显著下调的DEGs。富集分析发现其与脂多糖的反应、细胞凋亡的调控、炎症反应、急性炎症反应调节、分子干预信号通路相关。生物过程方面,通过建立特征基因功能网络发现,特征基因与急性炎症反应、凋亡信号通路的调节、脂多糖介导的反应、稳态分子的反应等功能相关。基因集富集分析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的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血红素代谢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JAK/STAT3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发挥着关键作用。筛选出JAK2/STAT3信号通路和凋亡相关通路为研究重点。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R组大鼠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和促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升高(P<0.001),抑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降低(P<0.001)。HSYA干预后可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磷酸化激活和神经元凋亡(P<0.01)。体外实验显示,OGD/R组JAK2/STAT3通路被磷酸化激活,促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较Normal组升高(P<0.001),抑� 吴艺舸 殷丽君 王泽乾 贾思锋 温春丽 宋丽娟 宋丽娟关键词:羟基红花黄色素A 神经元 凋亡 杨明会教授“治未病”学术经验的研究 2017年 "治未病"思想理论源远流长,是中医的重要理论,本文总结了古籍中对"治未病"的认识以及近现代文化中"治未病"思想的发展,明确提出治未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辨识体质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杨明会教授对此深有体会,现将其学术经验进行总结,以便共同参考。 王宝迎 温春丽关键词:治未病 体质辨识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脑电监测和预警蛋白对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的评价 被引量:2 2015年 对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以及预测预后是神经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救治工作的关键。临床评价脑功能损伤通常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本研究通过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APACHEⅡ评分、长程脑电监测和采用蛋白芯片技术观察危重病患者血清预警蛋白(LGT)蛋白的表达,希望在临床上建立评价重症脑功能损伤程度和预测预后的客观指标。报告如下。 赵晓霞 胡风云 温春丽 张丕逊 翟飞鹏 韦飞杰 蔚洪恩 曾嵘 刘毅关键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重症脑功能损伤 蛋白芯片技术 伤患者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缺血性大鼠昏迷模型的针刺促醒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求针刺三叉神经分布区腧穴对缺血性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为临床寻求一种有效的促醒治疗方法。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醒脑静组、针刺组和醒脑静+针刺组,用改良四血管阻塞法[1]建立大鼠全颅缺血性脑损伤昏迷模型,各组给予不同干预后,通过行为学、长程脑电监测对其促醒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寻找昏迷促醒的有效方法。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醒脑静+针刺组的行为学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醒脑静组、针刺组和醒脑静+针刺组的脑电图分级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针刺三叉神经分布区腧穴确实具有醒脑开窍的作用,可以使全颅缺血性昏迷大鼠苏醒。 温春丽 胡风云关键词:昏迷 针刺 促醒 脑电监测 缺血性大鼠昏迷模型的针刺促醒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对昏迷大鼠促醒研究,探索其可能的促醒机制。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醒脑静组和针刺+醒脑静组,用改良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颅缺血性脑损伤昏迷模型,给予各组不同干预后,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脑内GABA、GLU、β-EP的表达,并测定其含量。结果:促醒组的GABA、β-EP表达的降低和GLU表达增高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针刺+醒脑静组表达减低(或增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针刺对全颅缺血性昏迷大鼠的促醒机制是通过减少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β-EP表达和增加兴奋性神经递质GLU的表达,且针刺+醒脑静的联合应用促醒效果更佳。 温春丽 胡风云关键词:昏迷 促醒 GABA GLU Β-EP 蛭芎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观察蛭芎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资料,分为西医组和蛭芎组,各60例。观察两组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90 d时电话随访,评价两组相关量表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66例)和预后不良组(54例),分析入院生化指标与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因素。结果:治疗14 d后和随访90 d后,两组NIHSS和B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01),且蛭芎组NIHSS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随访90 d后,BI和mRS评分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和随访90 d后,蛭芎组总有效率均高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mR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P<0.001),且预后良好组里蛭芎组mRS评分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联合蛭芎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病人总有效率,降低NIHSS评分,提高恢复期BI评分,改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LR、hs-CRP、D-D和LDL-C等炎性指标有关。 苏志霞 温春丽 宋丽娟 刘毅 付璐 马存根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炎性指标 难治性癫癎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及与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初发癫癎患者与难治性癫癎患者血清中蛋白质指纹图谱的差异性,并观察其与难治性癫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门诊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就诊的1653例癫癎患者,根据国际抗癫癎联盟(ILAE)癫癎发作的分类方案,结合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一癫癎病分册》癫癎的诊断原则和方法,筛选初发癫癎患者20例,难治性癫癎患者20例,抽取患者血清标本,用美国Ciphergen Biosystem公司的蛋白质指纹仪及WCX2蛋白质芯片,经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的蛋白指纹图谱,比较其间的差异性;并对难治性癫癎的蛋白指纹图谱与其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指纹图上,质荷比(M/Z)为11100Da至11900Da之间出现一峰簇样指纹标志,且蛋白峰值大于5%。该质谱峰簇丰度在难治性癫痫患者中明显高于初发癫癎患者(P〈0.01);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难治性癫癎患者质谱峰簇丰度与其预后呈负相关(r=-0.528,P〈0.01),难治性癫癎预后不良者的丰度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1)。结论:难治性癫癎患者血清中有特异性质谱峰簇,且与难治性癫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难治性癫癎病情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温春丽 蔚洪恩 胡风云关键词:预后 聚乙烯亚胺介导Bmk CT基因抑制C6胶质瘤细胞C-Myc、VEGF表达 2016年 目的:应用阳离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介导东亚钳蝎氯离子通道毒素(Buthus martensii Karsch Chlorotoxin-like Toxin,Bmk CT)基因转染C6胶质瘤细胞,观察其对C6细胞内C-Myc、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EI分别和p EGFP-N1-Bmk CT、p EGFP-N1质粒混合,获得PEI/p EGFP-N1-Bmk CT和PEI/p EGFP-N1两种复合物,将其转染C6细胞,MTS法观察细胞增殖和存活活力,48 h后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CMyc、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EI/p EGFP-N1-Bmk CT转染C6细胞48 h后较PEI/p EGFP-N1能够显著抑制C6细胞增殖和存活活力,同时抑制C-Myc、VEGF蛋白表达。结论:PEI/p EGFP-N1-Bmk CT转染C6细胞可能通过抑制C-Myc、VEGF表达进而抑制C6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 张亚涛 范丽娜 温春丽 胡风云关键词:BMK 胶质瘤 C-M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