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游恒星

作品数:40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系统公益性科研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手术
  • 17篇颅脑
  • 17篇脑损伤
  • 17篇出血
  • 16篇颅脑损伤
  • 11篇脑出血
  • 8篇外科
  • 8篇高血压
  • 6篇手术治疗
  • 5篇重型
  • 5篇外伤
  • 5篇颅内
  • 5篇开颅
  • 5篇高血压脑出血
  • 4篇血压
  • 4篇术后
  • 4篇重型颅脑
  • 4篇重型颅脑损伤
  • 4篇外科手术
  • 4篇小脑

机构

  • 17篇广东医学院
  • 13篇广东医学院附...
  • 9篇深圳市福田区...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沙井人...

作者

  • 40篇游恒星
  • 24篇邱建东
  • 22篇练晓文
  • 11篇杨维
  • 10篇柴福民
  • 10篇方向红
  • 10篇邱建东
  • 8篇陈氡
  • 7篇钟远强
  • 6篇张清平
  • 4篇马珊
  • 4篇张清平
  • 4篇马珊
  • 3篇杨维
  • 3篇罗小玲
  • 3篇陈建良
  • 2篇侯春艳
  • 2篇李良杰
  • 2篇范紫香
  • 2篇朱立亚

传媒

  • 5篇浙江临床医学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微侵袭神经外...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7
  • 1篇199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室外并腰大池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铸形脑室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人脑室的疗效。方法对近5年来收治的42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脑室外引流加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脑室外引流术结合腰穿引流术。结果根据GOS量表评分,治疗组优良率45%,高于对照组的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血肿清除时间治疗组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加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治疗,可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钟远强邱建东游恒星练晓文马珊张清平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腰大池引流术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额叶脑挫裂伤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额叶脑挫裂伤是临床常见的颅脑损伤,常在受伤早期,意识障碍程度相对较轻,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多变,甚至可迅速恶化,其临床经过和治疗具有一定特殊性,手术时机及指征有时不易把握。所以对此类患者进行持续监测颅内压,及时发现及处理病情变化,对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重要。本科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颅内压监护仪对30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进行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练晓文陈建良侯春艳游恒星钟远强
关键词:额叶脑挫裂伤颅内压监测颅内压监护仪病情变化颅脑损伤
纳络酮治疗颅脑损伤并脑疝开颅术后患者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纳络酮治疗颅脑损伤并脑疝开颅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颅脑损伤并脑疝开颅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纳络酮:观察两组患者早期呼吸和心跳异常情况、意识恢复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伤后1周内呼吸和心跳异常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14d及伤后1个月患者意识醒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3个月治疗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纳络酮可以改善颅脑损伤并脑疝开颅术后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缩短昏迷时间.降低死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杨维游恒星邱建东陈氡练晓文方向红
关键词:纳络酮颅脑损伤脑疝
超早期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比较基底节区脑出血超早期微创穿刺术与药物保守治疗的疗效,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穿刺引流术组(50例)和药物保守治疗组(48例),对两组患者的血肿消散时间,病死率,以及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比较。结果病死率在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穿刺术组的血肿消散时间比药物保守治疗组明显缩短,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预后ADL分级评估,可见微创穿刺术组也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超早期微创穿刺手术治疗的疗效肯定。
练晓文游恒星邱建东张清平钟远强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高血压微创手术
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1997年
临床上颅脑损伤后预防应用H_2-受体拮抗剂仍 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国内外报道不多。本文回顾分析157例急性颅脑损伤资料,从临床角度探讨此病上消化道出血有关的危险因素。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157例急性颅脑损伤,男115例,女42例。年龄10个月至85岁,平均40.9岁。单纯脑挫裂伤38例,脑挫裂伤并血肿67例,硬膜下血肿21例,硬膜外血肿23例,原发性丘脑或/及脑干损伤4例,脑室内损伤出血4例。并发脑疝52例,有躯干或肢体合并伤38例。入院时GCS评分:9~10分33例,6~8分55例,≤5分69例。行开颅手术68例,并发呼吸系统感染53例。
游恒星陈由芝
关键词:颅脑损伤上消化道出血
213例额叶脑挫裂伤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总结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13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3例患者中,54例急诊手术;早期非手术观察治疗患者中,9例GCS3~8分患者4例后期转手术治疗,59例GCS9~12分患者40例后期转手术治疗,91例GCS12~15分患者31例后期转手术治疗。23例死亡。结论对于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临床上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早进行合理的治疗,有手术指征时立即手术,方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邱建东游恒星陈氡练晓文
关键词:脑挫裂伤额叶
标准大骨瓣减压加坏死脑组织清除治疗外伤后恶性脑肿胀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加坏死脑组织清除治疗外伤后恶性脑肿胀的疗效。方法80例伴发外伤后恶性脑肿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40例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加坏死脑组织清除手术治疗,术后15d及术后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标准大骨瓣减压加坏死脑组织清除手术治疗组患者术后15d内颅高压发生率37.5%(15/40)、脑组织切口疝发生率32.5%(13/40),均明显低于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组,分别为15.O%(6/40)和10.0%(4/40),P〈0.05,伤后6个月患者优良(良好+中残)率(60.0%)显著高于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组(40.0%),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加坏死脑组织清除手术可有效降低外伤后恶性脑肿胀患者的颅高压,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
邱建东游恒星柴福民马珊练晓文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肿胀标准大骨瓣减压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110例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62例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分析比较其疗效情况。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半个月内颅高压、脑组织切口疝发生率分别为12.5%、8.3%,均明显低于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的32.3%、27.4%(P<0.05);预后优良率(良好+中残)60.4%高于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患者的40.3%(P<0.05),死亡率18.8%明显低于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的37.1%(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可有效提高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
游恒星邱建东杨维陈氡练晓文方向红
关键词:颅脑损伤颞骨
早期肠道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方法。方法: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对患者进行早期肠道内营养,乙组对患者进行周围静脉营养。动态观察其体重的变化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结果:伤后14天,甲组体重减轻平均为2.4kg,乙组体重减轻平均在8.5kg;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甲组为5例,乙组为1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进行肠道内营养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行周围脉营养患者。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肠道内营养,可有效地维持胃肠道功能、中和胃酸,维持胃肠内正常PH值。可促进胃肠道激素分泌,促进胃肠黏膜生长及剌激黏膜细胞的更新,直接和间接地维持胃肠道的生态平衡,保护胃肠道结构的正常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在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SU)的发生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柴福民蔡汉周马亮游恒星邱建东
关键词:肠道营养应激性溃疡出血
醉酒对外伤性颅内进展性出血手术治疗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提高醉酒后外伤致颅内进展性出血(PHI)患者的手术疗效,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263例头部外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醉酒对手术时机、术中出血量、2次手术发生率以及手术预后的影响。结果与同期192例非酒后外伤颅内进展性出血手术治疗患者比较,71例醉酒患者中,伤后6 h内行开颅手术治疗占32.4%、术中出血量>800 ml占33.8%、2次手术发生率32.4%、预后良好率(优良+轻残)仅7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醉酒后外伤致颅内进展性出血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手术治疗,注意术中术后处理,减少2次手术发生率,以提高手术疗效。
游恒星练晓文陈建良钟远强张清平彭智涛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出血手术酒精中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