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潍坊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D-105与Ki-67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 2018年
- 目的通过研究CD105与Ki-67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之间的关系,探讨CD105与Ki-67评价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取喉癌患者手术所留取的标本61例,声门上型28例,声门型30例,声门下型3例,选取正常喉部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1,选取癌肿旁切缘即癌旁组织作为照组2,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05及Ki-67的表达。比较CD105-MVD值及Ki-67基因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正常喉组织与癌旁组织的标记程度。结果喉鳞状细胞癌、正常喉组织与癌旁组织CD105-MVD分别为7. 63±1. 79,1. 30±1. 00,3. 80±2. 00,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1); CD105标记的MVD值过度表达与癌肿细胞的分化程度无统计学相关性(P> 0. 05),与癌肿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的转移有显著相关关系(P <0. 05)。Ki-67阳性表达在喉鳞状细胞癌、正常喉组织与癌旁组织表达分别为78. 7%(48/61),0%(0/20),3. 3%(2/61),差异有显著性(P <0. 01); Ki-67旳过度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无统计学相关性(P> 0. 05); Ki-67蛋白表达与患者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否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 <0. 05)。结论 CD105与Ki-67在喉鳞状细胞癌高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无统计学相关性,与临床分期及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显著相关性;喉鳞状细胞癌CD105-MVD值与Ki-67表达有明显相关性。
- 狄国华高英恺仲云杨凡王彬曹艳丽
-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KI-67CD105
- 瘛脉穴穴位注射对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究瘛脉穴穴位注射对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瘛脉穴穴位注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听力、耳鸣症状在治疗1周后、2周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瘛脉穴穴位注射治疗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听力、缓解耳鸣。
- 仲云王彬
- 关键词:穴位注射突发性耳聋
- 克敏液治疗急慢性荨麻疹50例
- 2002年
- 丛培华周永朴王彬
- 关键词:荨麻疹疗效观察中医药疗法
- 不同穴位地塞米松注射治疗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对比不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选取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一组采用翳风穴穴位注射,为翳风穴组,一组采用瘛脉穴注射,为瘛脉穴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听力与耳鸣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翳风穴与瘛脉穴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均有显著疗效,两者疗效相当。
- 王彬仲云
- 关键词:地塞米松翳风穴突发性耳聋
- p63与CD34在喉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p63与CD34在LSCC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实验组方便选取该院200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所留取的标本72例,选取癌旁组织作为照组1,选取正常喉部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2。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63及CD34在LSCC、癌旁组织与正常喉组织的表达。结果 p63阳性表达在喉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喉黏膜3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3.3%(60/72)、15.3%(11/61)、0.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1,P<0.01)。CD34-MVD在喉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喉黏膜3组中分别为(25.60±5.76)、(17.80±4.69)、(9.3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19,P<0.01)。结论 p63及CD34在喉癌组织高表达,可以作为喉癌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p63与CD34-MVD在LSCC表达密切相关。
- 高英恺仲云杨凡王彬曹艳丽
-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P63CD34免疫组化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