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作品数:50 被引量:201 H指数:8 供职机构: 甘肃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脑卒中后抑郁的MR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18年 卒中后抑郁(PSD)为脑卒中患者常见的非躯体障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脑PSD可降低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缩短患者寿命。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MRI新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全脑MRI图像分析法已广泛应用于脑的结构、功能及代谢变化等领域,有助于研究者从多角度探讨脑PSD的危险因素和相关机制。本文对MR技术在脑PS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罗海龙 王颖 徐安定 黄力关键词:卒中 抑郁 磁共振成像 心境障碍的小脑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5年 心境障碍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由于大部分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以抑郁发作为主,易被误诊为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而这两者的治疗方案不同,误诊将导致病情延误或加重[1].近年,学者们在寻找对心境障碍更客观的神经生物学诊断依据.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心境障碍的脑部影像学改变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颞叶、海马、杏仁核、前扣带回、额叶是心境障碍神经影像学研究中涉及较多的脑区[2-4],而小脑在其中的作用常被忽略. 赵莲萍 王颖 黄力关键词:心境障碍 脑影像学 神经影像学 影像学技术 影像学改变 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谷氨酸代谢水平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综合评价双相障碍患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研究中相对定量指标谷氨酸的代谢水平.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xcerpta medica databas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hina biomedical literature service system,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1990年1月至2016年6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双相障碍1H-MRS研究的中英文文献,提取文献中双相障碍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谷氨酸(glutamate)、谷氨酸/肌酸(creatine)、谷氨酸复合物(glutamate/glutamine,Glx)及Glx/肌酸指标的测量数据,以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方法学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3及STATA12.0统计学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27篇文献,均为英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相障碍组Glx (SMD:0.45,Z=2.39,P<0.05)及Glx/肌酸(SMD:0.50,Z=2.14,P<0.05)的标准均数差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谷氨酸(SMD:0.14,Z=0.67,P>0.05)及谷氨酸/肌酸(SMD:0.06,Z=0.28,P>0.05)的标准均数差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Glx在双相障碍未用药组、成人组及非缓解期组明显升高.亚组各综合效应值之间比较,除Glx/肌酸指标在缓解期组高于非缓解期组外,其他谷氨酸代谢指标综合效应值在用药组低于未用药组、儿童青少年组低于成人组,缓解期组低于非缓解期组.结论 双相障碍患者Glx及Glx/肌酸水平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升高,药物治疗后及缓解期谷氨酸代谢指标有降低趋势. 赵莲萍 高鹏 王颖 黄力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 谷氨酸 27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是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探讨其磁共振表现特征。方法:收集24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和3例间变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对其磁共振影像(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4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和3例间变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均累及皮层或皮层和皮层下白质,位于幕下5例,22例位于幕上,其中额和/或颞叶有21例;直径范围为2.1~13.0 cm。根据MRI表现可分为囊性为主型、囊实性和实性3种类型,其中4例囊性为主型,囊性部分磁共振平扫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3例可见壁结节,壁结节有强化;13例为囊实性,12例为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间变性神经节细胞瘤均为此类型;10例实性,磁共振平扫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影,6例无强化,其余轻度强化。17例无瘤周水肿,10例有轻、中度瘤周水肿。结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磁共振表现多样,但多为良性慢性生长的表现;肿瘤发生间变后亦有一定的MRI特征,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增强后不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熟悉这些MRI征象对术前的正确诊断有帮助。 李晓菲 凌雪英 王颖 黄力关键词:脑肿瘤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双相抑郁患者前额叶及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双相抑郁患者前额叶及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的代谢物变化特点,为其神经生物学研究提供线索。方法应用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技术检测26例双相抑郁患者(患者组)和26例单相抑郁患者及13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双侧前额叶白质、前扣带回皮质、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3种代谢物,以Cr为参照物,分别计算双侧NAA/Cr和Cho/Cr比值。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患者组左侧前额叶白质NAA/Cr(1.65±0.31)低于对照组(2.37±0.36),左侧前额叶白质Cho/Cr(1.35±0.27)低于对照组(1.65±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前额叶白质NAA/Cr、Cho/Cr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双侧前扣带回NAA/Cr、Cho/Cr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双侧海马NAA/Cr、Cho/Cr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与单相抑郁组的双侧额叶白质、双侧前扣带回皮质、双侧海马NAA/Cr、Cho/C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相抑郁患者可能存在左侧前额叶神经元功能下降和膜磷脂代谢异常,其代谢物特点存在偏侧化。 贾艳滨 王颖 钟舒明 徐贵云 凌雪英 刘斯润 黄力关键词:双相抑郁 前额叶 海马 磁共振波谱学 双相情感障碍的静息态功能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6年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评估脑解剖结构及功能变化方面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成为临床研究双相障碍(BD)的重要工具。作者就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常用分析方法及其在BD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BD的病理机制研究提供影像学依据。 孙尧 王颖 黄力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 磁共振成像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活动与外周血促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活动和外周血促炎症细胞因子浓度改变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9例未服药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患者(患者组)和66名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 付思莹 陈观茂 陈盼 陈枫 龚佳英 钟辉 贾艳滨 钟舒明 黄力 王颖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 功能磁共振 细胞因子 脑磁图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011年 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是探测大脑神经元兴奋时产生的电流所伴随的磁场变化,为一种无创伤性脑功能成像技术.全头型MEG具有毫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和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因此可以实时准确地记录大脑功能的动态活动.此外,MEG还可以将采集到的全脑生物电磁信号分析结果与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成像(CT)等所获得的结构影像信息进行叠加,从而将脑功能和解剖结构图像进行融合,形成磁源性影像(magnetic source imaging,MSI),以确定脑内磁信号源的精确位置. 王颖 康维礼 黄力关键词:脑磁图 精神分裂症 脑功能成像技术 计算机断层成像 大脑功能 2型糖尿病患者脑静息态比率低频振幅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本研究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析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比率低频振幅及基于种子点功能连接改变,发现患者右侧楔前叶比率低频振幅减低,与右侧颞中回间功能连接增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脑损害的潜在神经影像学生物标记。 陆亚姗 黄刚 赵莲萍 梁丰丽 张文文 高艳艳 方燕燕 何万利 王颖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抑郁 伴与不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患者的脑灰质结构和功能网络拓扑属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基于图论分析探究伴与不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患者的脑灰质结构网络和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2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门诊和住院部90例双相抑郁患者,男27例,女63例,年龄[M(Q 1,Q 3)]19.0(22.0,25.0)岁。同期招募健康对照者50名(对照组),其中男19名,女31名,年龄23.0(20.0,27.0)岁。根据患者是否伴强迫症状分为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53例和不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37例。采集受试者的静息态磁共振成像结构和功能数据,分别构建脑灰质结构网络和功能网络,应用图论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小世界属性等网络拓扑属性指标。比较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不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对照组3组间的脑灰质结构网络拓扑属性和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网络拓扑属性指标与耶鲁-布朗强迫症状(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量表进行偏相关分析。进一步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网络拓扑属性指标作为分类特征值,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进行3组间的两两分类以提高鉴别诊断正确率。结果脑灰质结构网络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和不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均存在最短路径长度和标准化特征路径长度增加(最短路径长度:0.78和0.80比0.69,标准化特征路径长度:0.48和0.49比0.43)、全局效率降低(0.21和0.21比0.24)(置换检验,均P<0.05);与不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和对照组相比,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在右侧罗兰迪克岛盖和左侧枕上回的节点中心度及介数中心度增高(置换检验,均P<0.05)。脑灰质功能网络分析显示,与不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比,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小脑节点效率增高、介数中心度减低(t=2.15、-3.04,均P<0.05);与对照组比,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小脑和左侧额下回介数中心度减低、� 唐鑫悦 杨梓彬 陈观茂 陈盼 郭子玄 孙仕林 贾艳滨 钟舒明 黄力 王颖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抑郁 强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