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霞

作品数:24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胰腺
  • 8篇胰腺癌
  • 8篇腺癌
  • 7篇细胞
  • 4篇增殖
  • 4篇肿瘤
  • 4篇基因
  • 4篇癌细胞
  • 3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通路
  • 3篇胃癌
  • 2篇凋亡
  • 2篇胰腺癌细胞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2篇质子泵
  • 2篇质子泵抑制
  • 2篇质子泵抑制剂
  • 2篇上皮

机构

  • 24篇武汉大学
  • 1篇五邑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24篇田霞
  • 10篇黄晓东
  • 9篇韩峥
  • 6篇罗和生
  • 4篇王艳芬
  • 3篇刘蒙
  • 3篇谭洁
  • 2篇陈巍
  • 2篇陈爱方
  • 1篇曾军英
  • 1篇方向明
  • 1篇陈小丽

传媒

  • 5篇医学新知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图像与信号处...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1篇2008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进U-Net的注意力特征增强息肉分割网络
2025年
在肠道息肉分割任务中,由于息肉病变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颜色对比度不高,且边界模糊,这导致分割过程中容易丢失关键信息,并受到噪声干扰,影响分割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U-Net模型EEPSNet。首先,EEPSNet通过将普通卷积与空洞卷积相结合,替换了原有的双卷积块。这种组合能捕捉更广泛区域的空间特征,从而减少信息丢失。其次,在解码阶段的特征融合过程中,在U-Net的基础上引入了全局注意力机制特征融合,这种融合方式不仅能够在空间和通道维度上关注显著特征,还能增强模型对噪声干扰的抑制能力。EEPSNet在单卡NVIDIA Quadro RTX 5000 GPU上对四个公开的息肉分割数据集进行了实验,包括Kvasir-SEG和CVC-ClinicDB,用于评估模型的特征建模能力,以及CVC-ColonDB和ETIS-LaribPolypDB,用于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EEPSNet模型在这些数据集上均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mdice分别提高至88.6%、91.1%、70.8%和66.0%,同时也证明了EEPSNet在保持建模能力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In the intestinal polyp segmentation task, due to the low color contrast of the polyp lesion area and the surrounding normal tissue and the blurred boundary, this leads to the loss of key information in the segmentation process and the interference of noise, which affects the segmentation qualit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 modified U-Net model EEPSNet is proposed. First, EEPSNet replaces the original double convolution block by combining ordinary convolution with void convolution. This combination captures the spatial features of a wider region, thereby reducing information loss. Secondly, in the feature fusion process in the decoding stage, global attention mechanism feature fusion is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U-Net, and this fusion mode can not only focus on salient features in spatial and channel dimensions, but als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model to suppress noise interfere
王志敏冯跃秦浩田霞梁洁欣孙千帅曾军英
关键词:肠道息肉医学图像分割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胃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胃管固定装置,包括柔性固定垫,所述柔性固定垫的表面分别开设有与患者两个鼻孔相对应的左开口和右开口,左开口的内壁设置有胃管插管,胃管插管的一端延伸至患者的体内,胃管插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管...
田霞
文献传递
老年人炎症性肠病诊治现状被引量:3
2019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特发性炎症性疾病,在许多国家的发病率有所增高.IBD主要包括两种亚型,即克罗恩病(CD )和溃疡性结肠炎(UC).IBD被认为是对环境暴露有异常免疫反应的基因易感个体在一定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下,人体对肠道内菌群的异常免疫反应结果,其具体病因目前尚未明确[1-2].多数IBD患者于青中年期发病,少数患者发病年龄为60岁以上[3].
朱庆曦田霞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老年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通路与胰腺癌被引量:2
2017年
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s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如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血管生成、免疫反应等,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TGF—β在胰腺发育和胰腺疾病如胰腺炎和胰腺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成人胰腺中TGF-β信号参与维持正常腺泡细胞分化的调节过程。我们通过对该通路的传导机制及其与胰腺癌的关系进行综述,为胰腺癌潜在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占婷罗和生田霞黄晓东
关键词:胰腺信号通路
SMRACAD1通过上皮-间充质转化促进胃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SMRACAD1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373个胃癌组织和32个正常组织的SMRACAD1表达进行差异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SMRACAD1在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人胃癌细胞(HGC-27)和人胃腺癌细胞(AGS)的表达。构建AGS细胞下调SMRACAD1表达和空白对照模型,平板克隆和CCK-8实验检测AGS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迁移和侵袭能力。WB检测SMRACAD1下调后对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表达(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SMRACAD1在胃癌组织和AGS细胞中高表达。下调SMRACAD1表达抑制了AGS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抑制了AGS细胞EMT过程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SMARCDA1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下调SMRACAD1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EMT。
田小容刘嘉玺占婷陈梦阁田霞黄晓东
关键词:胃癌上皮-间充质转化
慢性右上腹痛的鉴别诊断
2017年
慢性右上腹痛通常起病缓慢,病程偏长,或急性发病之后间断发作间断缓解. 慢性右上腹痛病因繁多,不易诊断,一些少见疾病甚至需经过长时间的观察随访才能诊断明确. 引起慢性右上腹痛的疾病多数是肝胆疾病,部分为毗邻的胃、十二指肠、结肠肝曲疾病,少数可见于非消化系统疾病.
韩峥田霞王艳芬
关键词:右上腹痛肝结核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壶腹部肿瘤
质子泵抑制剂长期应用的副作用
2017年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即H+-K+-ATP酶抑制剂,通过作用于胃酸分泌的终末环节胃壁细胞上的H+-K+-ATP酶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因其抑酸作用强、特异性高、稳定性好,被广泛应用在酸相关性疾病中.随着PPIs的广泛和长期应用,其副作用逐渐被人们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期应用(通常大于1年)PPIs存在多方面的副作用,如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加骨折风险、增加感染风险及消化道肿瘤发生风险、造成血液系统损害等.本文就长期应用PPIs所致的副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陈爱方田霞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副作用
大肠癌中Survivin表达及其与bcl-2和P53基因表达的关系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和P5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4例大肠癌及相应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Survivin、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74例大肠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1.6%,而在相应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Survivin阴性表达。Survivin表达上调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大肠癌分化程度低、肿瘤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晚相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bcl2表达阳性与阴性者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和65.4%,两者比较无显著性(P>0.05);P53表达阳性与阴性者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4%和47.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该基因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表达越高,大肠癌分化程度越低,侵袭性更强,临床分期愈晚。大肠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与P53阳性表达密切相关。
田霞方向明韩峥
关键词:大肠肿瘤SURVIVINP53BCL-2
肿瘤抑制基因7L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ST)7L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胰腺癌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浆标本各22例,同时收集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13对。将ST7L过表达质粒及空白质粒分别转染胰腺癌细胞作为ST7L组和对照组,将ST7L敲降质粒及空白质粒分别转染胰腺癌细胞作为si-ST7L组和si-NC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临床样本中ST7L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系中ST7L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胰腺癌患者血浆ST7L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胰腺癌组织中ST7L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应癌旁组织;ST7L在胰腺癌细胞系PANC-1、AsPC-1、PaCa-2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胰腺导管正常细胞H6C7(P<0.05)。ST7L组及对照组细胞24 h、48 h、72 h及96 h的增殖能力均依次升高,ST7L组细胞24 h、48 h、72 h及96 h的增殖能力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ST7L组PANC-1及PaCa-2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ST7L组PANC-1及PaCa-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Bcl-2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T7L组细胞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si-ST7L组细胞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均高于si-NC组(P<0.05)。结论 ST7L可能通过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来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
陈小丽田小容黄晓东田霞
关键词:胰腺癌增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ARMC8在胃癌细胞恶性进展中的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 观察胃癌(gastric cancer,GC)组织、血浆和细胞系中ARMC8(armadillo repeat containing protein 8)的表达水平,探究ARMC8对GC细胞侵袭、迁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GEPIA数据库对408例GC组织和211例正常胃组织中的ARMC8的表达进行差异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ARMC8在GC患者血浆及正常人血清的相对表达量;在2种GC细胞系(HGC-27、AGS)和1种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进一步验证ARMC8的表达情况。通过转染siARMC8及阴性对照实现下调GC细胞中ARMC8的表达水平。随后,采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伤口愈合实验检测G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用WB检测下调ARMC8的表达对EMT相关蛋白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ARMC8在GC组织、血浆及GC细胞系中均为高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和伤口愈合实验显示,下调ARMC8抑制了G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此外,下调ARMC8抑制了GC细胞EMT过程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 ARMC8在GC组织、血浆及细胞系中均呈高表达,下调ARMC8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来抑制GC的侵袭、迁移和EMT过程。
陈梦阁田霞占婷刘维洁黄晓东
关键词:胃癌上皮间充质转化WNT/Β-CATENIN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