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素元

作品数:80 被引量:243H指数:8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吗啡
  • 14篇戒断
  • 13篇细胞
  • 12篇延胡索
  • 11篇位置偏爱
  • 11篇吗啡依赖
  • 10篇受体
  • 10篇条件性位置偏...
  • 10篇吗啡戒断
  • 9篇超微
  • 9篇超微结构
  • 8篇小鼠
  • 8篇焦虑
  • 7篇多巴
  • 7篇多巴胺
  • 7篇突触
  • 7篇焦虑大鼠
  • 6篇杏仁核
  • 6篇衰老
  • 6篇海马

机构

  • 80篇遵义医学院
  • 15篇遵义医学院附...
  • 4篇珠海瑞桦戒毒...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湘南学院

作者

  • 80篇罗素元
  • 23篇钱刚
  • 21篇吴明松
  • 15篇谭兵兵
  • 13篇杨培润
  • 13篇余守洋
  • 12篇郭萍
  • 11篇白威峰
  • 11篇涂平
  • 11篇杨明理
  • 9篇田艳
  • 9篇李维才
  • 8篇王大忠
  • 8篇凌锌
  • 8篇汤贤春
  • 8篇高家林
  • 8篇何继锋
  • 7篇周晓丽
  • 7篇李方智
  • 5篇谭晓珊

传媒

  • 21篇遵义医学院学...
  • 8篇中国药物依赖...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贵州医药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神经解剖学杂...
  • 3篇中草药
  • 2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四川中医
  • 2篇解剖学研究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遗传
  • 1篇中成药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瑞康欣对吗啡依赖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Ca^(2+)]_i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复方瑞康欣对吗啡依赖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Ca2+]i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K-N-SH细胞周期同步化后,用10μmol/L的吗啡作用48 h,建立吗啡依赖细胞模型;再用复方瑞康欣含药血清干预12 h,纳洛酮戒断,Fluo 3-AM标记后,流式细胞仪检测SK-N-SH细胞内游离Ca2+荧光强度。结果复方瑞康欣含药血清中、高剂量组细胞内游离Ca2+荧光强度均降低,与空白血清戒断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瑞康欣的戒毒作用可能与其下调细胞Ca2+水平有关。
吴明松罗素元王大忠李晓东汤贤春凌锌
关键词:复方瑞康欣吗啡依赖中药血清药理学细胞内钙离子
吗啡精神依赖大鼠VTA-NAc-PFC神经环路NR1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吗啡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伏核-前额叶皮质(VTA-NAc-PFC)神经环路各核团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NR1)表达的变化。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大鼠颈背部皮下吗啡剂量递增注射(起始剂量10 mg/kg,每天递增10 mg/kg,至注射10 d时为100 mg/kg),CPP训练10 d,末次训练后48 h CPP检测确认模型建立成功后取材,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TA,NAc和PFC内NR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CCP检测,模型组大鼠在白箱(吗啡伴药箱)停留时间在训练前和训练后分别为408±93 s和528±81 s,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训练前和训练后分别为393±81 s和416±58 s)明显有所延长(P<0.05)。Western Blot检测到吗啡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的NAc核团NR1表达水平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增加(P<0.05),而VTA和PFC两个核团的NR1表达水平则未见明显改变。结论:NR1在吗啡精神依赖过程中NAc核团中表达增加,而在VTA和PFC核团中没有增加。
余守洋蒋奇阳涂平唐劲松邱成楷崔雪飞白威峰吴明松徐德林罗素元
关键词:吗啡NR1神经环路条件性位置偏爱
突触可塑性与药物成瘾被引量:3
2008年
高家林田艳罗素元
关键词:突触可塑性药物成瘾神经生物学基础滥用药物药物依赖相互作用
吗啡戒断后焦虑症状大鼠伏核和杏仁核突触结构可塑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吗啡依赖戒断焦虑行为与大鼠伏核、杏仁核突触形态结构可塑性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剂量递增法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应用高架十字迷宫检测焦虑行为,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比较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均6只)大鼠伏核、杏仁核突触体视学、界面结构参数的数据.结果 (1)行为学:模型组开放臂的次数和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或P<0.05).(2)突触体视学:伏核模型组数密度(Nv)[(1.012±0.036)个/μm3]较对照组[(0.701±0.138)个/μm3]和治疗组[(0.751±0.245)个/μm3]增加(P<0.01),面密度(Sv)和突触连接带平均面积(S)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杏仁核模型组Nv[(0.427±0.178)个/μm3]较对照组[(0.247±0.117)个/μm3]和治疗组[(0.246±0.116)个/μm3]增加(P<0.01或P<0.05),模型组Sv[(0.047±0.018)μm2/μm3]较对照组[(0.030±0.012)μm2/μm3]和治疗组[(0.030±0.015)μm2/μm3]增加(P<0.01),模型组S[(0.124±0.066)μm2]较对照组[(0.157±0.119)μm2]和治疗组[(0.159±0.114)μm2]减小(P<0.05).(3)突触界面结构:伏核和杏仁核各自突触的突触后致密物厚度、突触活性区长度、突触间隙宽度和突触界面曲率在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吗啡依赖戒断所产生的焦虑与伏核和杏仁核突触形态结构可塑性的改变有一定相关性.
黄彬钱刚罗素元田艳高家林
关键词:物质戒断综合征焦虑伏核杏仁核神经元可塑性
丹参对热缺血肝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本实验采用misra法复制原位肝缺热血模型,用肌苷、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研究丹参对家兔及犬肝热缺血的保护作用。通过对实验动物术后各种酶谱、生化、脂质过氧化物的测定、以及光镜电镜的病理学观察。表明丹参对肝热缺血及缺血/再灌流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谢义明曾庆良罗素元唐彦苹程华刚
关键词:丹参肝热缺血
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和多巴胺D2受体表达的变化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大鼠纹状体中多巴胺(DA)递质和多巴胺D2受体的同步变化,从神经递质和受体分子水平探讨通过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的阿片类精神依赖机制。方法吗啡剂量递增注射10d,建立大鼠吗啡CPP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吗啡模型组各取10只断头处死取脑纹状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多巴胺含量;另各取6只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纹状体中D2受体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DA:(5.23±1.01);D2受体:(0.08±0.02)],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含量增加(7.63±0.98);多巴胺D2受体平均吸光度值下调(0.06±0.0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含量上升和D2受体表达水平下调的同步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吗啡精神依赖的形成。
杨培润钱刚罗素元杨明理白威峰吴明松
关键词:多巴胺多巴胺D2受体纹状体
丹参对兔肝热缺血保护作用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1990年
采用丹参作为肝脏热缺血保护剂,用misre法复制家兔肝热缺血模型、取缺血后不同时间肝脏标本,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肝细胞及其线粒体等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丹参对肝热缺血具有显著的保护效果。
谢义明曹庆良程华刚高振宇杨兴华罗素元李维才李方智周晓丽朱付刚梁国桢韩旭英
关键词:丹参肌苷
四种癌基因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转录水平的分析
1994年
用滤膜原位杂交方法,对M2、M3、M5和M6四型共18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外周血和/或骨髓细胞中c-myc、c—fos、c—sis和c-N-ras4种癌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c-myc在M2、M3、M5和M64型井13例中表达.②6例M3中,3例同时检测到c-myC和c-N-ras表达。③7例M5中,检测到3例c-fos表达。
罗素元潭兵兵李维才龚方泽
关键词:白血病癌基因基因表达
吗啡戒断性焦虑大鼠海马突触界面结构及突触素表达变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戒断焦虑行为与海马CA1、CA3区突触界面结构和突触素表达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剂量递增法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高架十字迷宫检测焦虑行为,透射电镜技术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比较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6只)大鼠海马CA1、CA3区突触界面结构和突触素(P38)的表达。结果(1)行为学:模型组开放臂的次数和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和治疗组[最小有意义差异t检验(下同),P〈0.01或P〈0.05]。(2)突触界面结构:模型组CA1区突触后致密物厚度[(10.7±0.9)mm]、突触活性区长度[(45±4)nm]、突触间隙宽度[(3.80±0.30)nm]和突触界面曲率(1.37±0.12)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或P〈0.05);模型组CA3区突触后致密物厚度[(12.7±1.1)nm]、突触活性区长度[(53±8)nm]、突触间隙宽度[(3.81±0.59)nm]、突触界面曲率(1.39±0.30)亦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或P〈0.05)。(3)突触素表达:模型组CA1、CA3区突触素吸光度(A)值分别为(0.42±0.06)和(0.43±0.05),显著高于对照组(0.24±0.02,0.25±0.03)和治疗组(0.27±0.04,0.26±0.03)。结论吗啡戒断焦虑行为与海马CA1、CA3区突触形态结构可塑性及突触素表达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罗素元高家林钱刚吴明松何继锋
关键词:物质戒断综合征海马突触突触素
吗啡依赖戒断焦虑大鼠海马突触结构的可塑性
<正>目的:通过观察吗啡依赖戒断后焦虑模型大鼠海马 CA1、CA3区神经元突触形态结构的可塑性,探讨吗啡依赖戒断后焦虑产生的机制。方法:雄性 SD 大鼠36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焦虑模型组(模型组)和丁
高家林罗素元黄彬王大忠钱刚吴明松汤贤春
关键词:吗啡戒断焦虑海马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