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洲
- 作品数:52 被引量:450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交通网络连通性表达法的研究被引量:6
- 1999年
- 通过对增设虚拟边网络连通性表达法和对偶图网络连通性表达法的描述和它们所面临问题的分析研究,说明这两种方法在交通网络连通性表达上,尤其是在引进交通转弯限制时所显示出来的需要大量处理工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连通性表达法,作者称为“边标号法”,此法避免了对交通网络增设虚拟边或进行点边转化所带来的大量工作量问题,在对交通网络图不作任何修改的情况下,清楚而有效地表达出网络的连通特性。并用一个具体实例通过程序实现该方法。
- 万绪军胡安洲
- 关键词:交通网络对偶图
- 铁路行车安全人-机-环境系统分析
- 一、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由此而带来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运送旅客和货物的铁路运输系统是一个高速运转的人-机-环境动态系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而行车安全...
- 肖贵平胡安洲
- 关键词:铁路行车安全人-机-环境系统
- 文献传递
- 编组站阶段计划刚性与柔性优化的协调研究被引量:27
- 1999年
- 运用模糊集合论及系统优化的方法,考虑编组站阶段计划刚性与柔性优化的综合协调问题,通过对阶段计划中柔性概念的模糊化定义,建立了该问题的模糊混合0-1规划模型。该模型在编组站总停时最小与提高出发列车正点率等刚性优化指标及计划可实现性等柔性优化目标之间,寻求一套最合理的编组站到发线、调机安排与车流接续优化调度方案。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实例计算表明,刚性与柔性优化的结合改进了阶段计划计算机自动编制的辅助决策基础。
- 何世伟宋瑞胡安洲
- 关键词:编组站调度模糊集合论
- 铁路、水运和公路运输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研究被引量:3
- 1993年
- 从国家制定政策且兼顾运输产品需求角度建立了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原则,对铁路、水运和公路运输的运输成本、基建投资、运行速度和劳动生产率4个技术经济指标的内涵的异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根据上述可比性原则计算了单位运输变动成本.
- 赵一平胡安洲
- 关键词:技术经济指标铁路水运公路运输
- 论“安全第一”和“永恒主题”
- 1991年
-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分析、论述了铁路运输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应作为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说明在运输生产中,安全是相对的.运输生产中安全第一,是反映运输生产特征的一个规律,因此,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中之首的位置.
- 胡安洲
- 关键词:运输安全运输事故
-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模式
- 何邦模时颢黄诚铭黄建鹏胡安洲邹俊万么培基杜文金辰虎等
- 1.成果内容简介:该成果提出研究报告1篇、分报告24篇。内容涉及高速铁路线路、机车车辆、通信信号和主要相关技术装备的发展模式及配置方案,发展高速铁路庞采取的技术路线;以京沪高速铁路依托,在2000年建成京沪高速铁路全线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速铁路
- 微观模拟模型中车辆旅行时间确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
- 1999年
- 对微观条件下车辆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在考虑影响车辆个体行为的各种因素之后,给出了车辆在非拥挤路段的行驶时间、在拥挤路段的排队时间和通过交叉口行驶时间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动态条件下车辆行驶路径的确定方法,为城市交通网络中微观模拟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万绪军胡安洲
- 关键词:城市交通网络微观模拟模型
- 机车乘务员运用计划的优化编制被引量:19
- 1998年
- 乘务员运用计划是运输组织基本计划之一。其优化问题是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被证明是NP完全问题。本文利用SimulatedEvolution方法(SE法)和模糊数学手段对乘务员运用计划的优化编制进行研究,并进行实例测算,得到较好效果。
- 赵鹏胡安洲杨浩
- 关键词:组合优化问题机车
- 铁路主要干线提速有关问题的研究被引量:8
- 1996年
- 在对列车提速的必要性、原则和有限目标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就列车提速对运输技术设备的要求和运输组织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多速度客货列车混跑时,不同速度配比的组合方案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
- 胡安洲张星臣杨浩
- 关键词:铁路提速运输组织行车速度
- 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的研究被引量:52
- 2001年
- 首先将空车调拨引入动车组运用过程 ,建立了考虑空车调拨条件下动车组周转优化模型 ,并根据模型的求解思路 ,给出优化编制动车组运用计划 ,以及列车运行计划变更时调整动车组运用计划、确定备用动车组数量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 ,利用已开发的模拟软件系统 ,以京沪高速铁路为背景 ,对高速动车组运用问题进行综合模拟实验 ,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 聂磊赵鹏杨浩胡安洲
- 关键词:动车组高速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