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永峰
- 作品数:48 被引量:53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肿瘤血管生成:肺癌治疗新希望——2006年ASCO新进展被引量:10
- 2006年
- 虞永峰庄兰妹陆舜
- 关键词:肺肿瘤血管生成素类
- Nivolumab与多西紫杉醇在晚期肺鳞癌患者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15年
- 1文献来源
Brahmer J,Reckamp KL,Baas P,et al.Nivolumab versus Docetaxel in advanced squamouscell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N Engl J Med,2015,373(2):123-135.
2证据水平
1b。
3背景
晚期肺鳞癌患者一线化疗疾病进展后,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限。其中以多西紫杉醇化疗应用最广,一直被认为是晚期肺鳞癌二线治疗的最有效方案。
- 陆舜虞永峰张一辰
- 关键词:晚期肺鳞癌多西紫杉醇疗效
- 从肺癌指南的修订看晚期NSCLC的化疗新进展被引量:2
- 2004年
- 虞永峰陆舜
- 关键词:晚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恶性肿瘤就诊
- Ⅲ期N2非小细胞肺癌的围手术期化疗
- 2008年
- Ⅲ期N2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临床就诊肺癌患者的1/3以上,其5年生存率约为15%。从治疗学的观点看,肺癌97国际分期中的ⅢA N2期,是一个异质性非常明显的组合,包括术后才发现纵隔淋巴结镜下转移的N2,也包括了影像学上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单站N2或多站N2,更包括了多站纵隔淋巴结已融合成团的N2。
- 陆舜虞永峰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化疗中位生存期纵隔淋巴结含铂方案顺铂化疗
- 化疗间期序贯应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评价化疗后序贯给予厄洛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客观缓解率和毒副反应。方法初治或复治的局部晚期或晚期NSCLC患者共39例,初治患者25例采用GC方案化疗,复治患者14例方案为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化疗间歇期序贯给予厄洛替尼(150mg/天,d15~d28),28天为1周期。连用6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毒副反应不能耐受。结果39例患者至随访结束时共完成化疗135个周期,平均化疗3.46个周期。所有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价,其中获PR9例(初治7例),SD23例(初治14例),PD7例(初治2例)。总体客观缓解率(RR)为23.1%,其中初治RR为28.0%(7/25),复治RR14.3%(2/14),总体疾病控制率(DCR)为82.1%,初治患者为92.0%,复治患者64.3%。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血液系统毒性。结论化疗序贯厄洛替尼治疗NSCLC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宋正波陆舜虞永峰李子明廖美琳陈智伟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学治疗厄洛替尼
- 吉非替尼和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度表达并且参与其病理过程。目前针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开发了两种治疗肺癌的药物,一种是EGFR小分子抑制剂吉非替尼(Gefitinib),另一种是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etuximab)。然而,Gefitinib、Cetuximab联合治疗肺癌的效果以及具体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本实验旨在研究Gefitinib、Cetuximab对人肺癌细胞A549、H460、H1299、SPC-A、95C、95D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与凋亡、侵袭转移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应的分子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各细胞对Gefitinib、Cetuximab的IC50。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凋亡状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黏附情况;Westernblot检测Gefitinib、Cetuximab对增殖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nmol/LGefitinib和5μmol/LCetuximab对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大概为30%和40%,而两者联合使用的抑制率能够达到50%以上。5μmol/LGefitinib和10nmol/LCetuximab单独及联合作用对A549细胞迁移率降低约为18%、22%和35%。通过Westernblot检测到Gefitinib、Cetuximab处理组的p-AKT、p-EGFR、p-MAPK蛋白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Gefitinib和Cetuximab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生长和迁移,并且有着良好的协同作用,提示两药联合使用临床肺癌治疗可能具有很大的潜力。
- 陈智伟虞永峰李子明牛小敏廖美琳陆舜
- 关键词:GEFITINIBCETUXIMAB肺癌
- 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被引量:5
- 2005年
- 陆舜虞永峰李子明
- 关键词:肺肿瘤吉非替尼伊马替尼
- 多西他赛单药与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比较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二线治疗中多西他赛单药与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方案的疗效及毒副反应,为NSCLC的二线规范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接受二线化疗的152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接受多西他赛单药治疗(单药组),其中Ⅲb期16例,Ⅳ期24例;治疗前体力状况(PS)评分0—1分32例,2分8例。112例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治疗(联合组),其中Ⅲb期29例,Ⅳ期83例;治疗前PS评分0—1分98例,2分14例。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研究终点为疾病控制率(DCR)、无疾病进展时间(PFS)、1年生存率及药物毒副反应。应用Kaplan-Meire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各影响因素与预后关系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药组中位PFS(3.0个月)短于联合组(4.2个月,P=0.048),中位OS(17.0个月)、DCR(61.1%)和1年生存率(84.6%)与联合组(18.8个月、69.1%、8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药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5%和0,均明显低于联合组(56.2%,4.5%,均P=0.000)。预后因素分析显示既往接受手术[危险比(HR=0.428,95%可信区间(CI)为0.261~0.701]、治疗前PS评分(HR=1.919,95%CI为0.999—3.685)、肿瘤分期(HR=2.297,95%CI为1.427—3.696)以及二线治疗获益(HR=0.318,95%CI为0.177—0.571)是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方案二线治疗与多西他赛单药方案相比有助于延长一般情况较好的晚期NSCLC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时间,但未显著增加患者的总生存期,并可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血液学及胃肠道毒性。
- 张怡飞虞永峰陆舜
- 关键词:抗肿瘤药肿瘤治疗方案多西他赛
- 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方案治疗复治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使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GN)方案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非干预的方式收集国内4家医院2004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间行GN方案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或二线以上的患者,评价该化疗方案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和毒副反应。卡方检验比较二线和二线以上患者的疗效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比较和分析。结果共53例患者在二线或二线以上采用了GN方案,其中二线患者28例,三线或三线以后的患者25例,所以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rate,ORR)为9.4%,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rate,DCR)为56.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3.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7.6个月,多数患者的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能状况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是影响患者PFS的因素。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复治患者中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 陆舜张力虞永峰陈公琰赵青
- 关键词:吉西他滨肺肿瘤
- 手术切除单纯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建立手术切除单纯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ell carcinoma,BAC)的临床预测模型,探讨局限性切除在BAC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模型建立组研究对象来自1994年12月—2007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经手术确诊且具备完整影像学资料的190例BAC患者。结合BAC影像学特点和病理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建立单纯型BAC的临床预测模型,并在2个前瞻性验证组的54例BAC患者中对本模型进行验证。进一步对模型建立组中随访时间超过2年的123例BAC患者进行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单纯型BAC的临床预测模型为:logit(P)=8.181-(2.068×GGO结节征)-(1.240×胸膜牵曳征)-(1.273×肿瘤分叶征)-(1.000×肿瘤最大径)。P≥0.220可作为单纯型BAC的临床预测指标。肺叶切除或局限性切除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P=0.630)不会影响BAC的预后。组织学类型(P=0.050)和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推荐的TNM新分期(P=0.01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P≥0.220可作为单纯型BAC的临床预测指标,可为接受局限性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 牛晓敏张杰郑莹邵景晨虞永峰吴春晓李子明陆舜
- 关键词:影像学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