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妙彧
- 作品数:31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 2012年
-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社会工作的专业特征以及职业特征都对实践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湖北经济学院针对内地高校在开展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积极整合资源,从实验室教学、校内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几个方面构建起社会工作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并从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实现保障。
- 袁妙彧
-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
- 社会分层视角下老年人对养老机构地址与设施的需求选择——以武汉市14个城市社区的调查为例被引量:3
- 2021年
- 从经济分层、健康分层、职业分层三个维度在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的14个社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523名老年人的数据构建两个Mlogit回归模型对老年人对养老机构地址和设施的需求选择进行估计,研究发现:高收入老年人偏好选择在30分钟车程以内的市区或近郊、设施条件为四星标准的养老机构;社区内的养老机构受到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欢迎;接受政府生活补助的老年人愿意选择设施基本完备的远郊/农村养老机构;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限制了其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社会地位较高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退休老年人是具有豪华设施养老机构的主要偏好者。据此建议养老机构建设补贴应向普通水平养老机构倾斜;大力发展定位于中低收入人群的社区养老机构;定位于高收入人群的养老机构应由市场定价,不再作为国家政策倾斜的重点;建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机构养老补贴制度,提高该群体对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
- 袁妙彧
- 关键词:社会分层
- 委托代理视角下信托型企业年金财务管理机制设计被引量:1
- 2009年
- 2004年5月1日《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施行办法》同时施行,“两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的监管政策框架的基本形成。2004年11月10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会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企业年金证券投资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其配套的附件《企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登记结算业务指南》;2005年2月4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公布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准核认定暂行办法》,2006年2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 袁妙彧
- 关键词:《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委托代理信托型企业年金基金基金管理机构社会保障部
- 失能对老年人家庭的经济冲击及社会保险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
- 2021年
- 本文运用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年、2014年两期的调查数据,构建Tobit固定效应模型和Mlogit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老年人失能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冲击,以及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对这种冲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老年人重度失能显著增加照料费用、住院费用,导致家庭医疗费用负担加重;老年人重度失能、中度失能均会显著增加照料时间。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均对重度失能导致照料费用增加有一定的负向调节作用;社会医疗保险对中度失能带来的门诊费用增加有负向调节作用;社会养老保险对轻度失能、中度失能老人的门诊费用增加有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失能老人子女护理假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 袁妙彧张勇
- 关键词:失能老人经济冲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 模式变迁与性别平等——社会性别视角中的中国城镇女性就业被引量:4
- 2008年
-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城镇女性的就业模式是"去性别化"的,该模式导致女性对社会性别角色的偏识;市场机制迫切呼唤更加灵活、弹性和多样化的女性就业模式与之适应。"性别化"的就业模式满足机会均等原则,对促进我国女性就业具有积极作用。我国政府应建立一系列与新的就业模式配套的,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继续教育等引导性而非约束性的公平与效率统一的社会政策,积极帮助女性转换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模式,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
- 袁妙彧
- 关键词:社会性别性别平等
- 社会性别视角中的女性就业模式被引量:7
- 2008年
-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女性的就业模式是"去性别化"的,这种就业模式导致了女性对社会性别角色的偏识。市场机制迫切呼唤更加灵活、弹性和多样化的女性就业模式与之适应。性别化的就业模式满足机会均等原则,但要保证女性转化就业模式不妨碍社会性别平等,我国政府应建立一系列与就业模式转换配套的,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继续教育等引导性而非约束性的软政策,积极帮助女性转换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模式,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
- 陈全明袁妙彧
- 关键词:社会性别社会公平
- 社会性别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意识的性别差异——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地区6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就业意识性别差异调查,研究发现总体上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主体意识增强,但就业意识较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社会责任。与男大学生对比,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功利性突显;女大学生及其家庭在就业问题上心理压力更大;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模糊,对于未来在职业与家庭间的定位较为迷茫;男、女大学生在职场存在不同的性别利益。因此,国家在制定与执行就业政策时,应考虑就业政策对两性的差异化的影响,避免政策层面的性别歧视或性别偏向。高校应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就业促进工作,针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意识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
- 袁妙彧
- 关键词:社会性别就业意识女大学生就业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分析——以武汉地区六所高校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就业压力过大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审视,女大学生自我评价较低,女大学生及其家人承受更大的就业心理压力;男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应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中去,促进大学生平等就业。
- 袁妙彧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职业价值观社会性别
- 新农保试点中的制度认知与制度推介——基于湖北省10个行政村的调查被引量:1
- 2013年
- 我国新农保制度2009年开始试点,计划2020年实现农村全覆盖。分析农民对制度的理解与认知有利于探求制度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时揭示制度推进中的主要障碍,进而促进新农保制度的渐进式调整。以湖北省新农保试点的10个行政村600份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对农民的制度认知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认知水平受到个人特征、基层工作人员的宣传方式、农民对制度的信任等因素的影响。据此建议做实新农保的基层管理与推进,从编制和待遇两个方面稳定与激励基层新农保工作人员;在制度设计上增设对高标准缴费和长期缴费的激励津贴。
- 袁妙彧
-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 社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整合模式探索——基于11家养老机构资料的质性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在扎根理论的指导下,采取观察法、半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11家养老机构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整合实践的资料,并运用Nvivo11.0软件进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社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整合模式初现雏形,服务整合体现在日托(短寄)、配餐、上门康复护理、义诊等方面;定位于半自理、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机构向社区扩展居家养老服务较为积极;选址在城市社区内的小规模养老机构是相关服务整合的主力军。建议在社区层面通过机构辐射居家的模式对接半自理、失能失智老人的刚性需求;重点扶持嵌入社区的小型养老服务综合体,以营利化、专业化、综合化的思路将专业的养老服务向居家老人群体延伸。
- 袁妙彧杨佳婧
-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