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腾

作品数:17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执法
  • 3篇社会
  • 2篇乡村
  • 2篇逻辑
  • 2篇湖泊
  • 2篇环保
  • 2篇环境监管
  • 1篇地方高校
  • 1篇地方高校科研
  • 1篇信任
  • 1篇意愿
  • 1篇执法风险
  • 1篇执法现状
  • 1篇融合型
  • 1篇社会调查
  • 1篇社会基础
  • 1篇社会体育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 1篇社会网络视角

机构

  • 17篇湖北经济学院

作者

  • 17篇王腾
  • 2篇严念慈
  • 1篇袁妙彧
  • 1篇王腾

传媒

  • 4篇湖北经济学院...
  • 3篇环境保护
  • 3篇理论月刊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体育成人教育...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青年与社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农民理性的嬗变逻辑及其生态理性的重塑被引量:5
2019年
我国农民理性经历了从生态理性到有限理性再到经济理性的演化过程,这与西方学者提出的人类理性是从经济理性到有限理性,再发展到生态理性的规律存在一定差异,体现出一种逆向演化逻辑。我国要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其根本任务就是要通过农村社会结构的重建,唤起农民对生态理性的记忆并赋予其新的意义。根据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可以通过完善农民理性行为结构的方式构建农民的生态理性,并依次可从价值、实力、权利、信息以及声誉等五个方面重建我国农民的生态理性,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支持。
王腾
关键词:生态理性
理性选择视阈下我国城乡生态融合的社会基础与制度构建被引量:6
2021年
对于城乡生态融合问题的分析可以尝试改变过去那种对社会整体过度关注的结构功能主义思路,而将解释的逻辑转换到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中来。按照这种分析框架,可以从城乡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的统一、城乡主体生态环境保护实力的衡平、城乡居民生态环境权益的平等保障、城乡生态环境信息反馈机制的统筹构建四个方面实现城乡主体行为理性的融合,进而达成城乡生态融合的目标。据此思路,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制度构建:一是生态环境对于城乡居民而言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二是城乡居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相同的实力。三是城乡居民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价值实现方面具有同等的行为权利与信息获取效率。四是城乡居民在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价值实现方面的行为时具有同一后果反馈机制。
王腾
关键词:生态环境
论公民社会体育权的环境法保护
2016年
公民社会体育权实现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环境是公民开展社会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公民社会体育权益实现的逻辑前提,同时公民社会体育活动也是损害自然环境的风险因素之一。公众的社会体育权呈现多层次特征,环境法对公民社会体育权的保护可以从体育发展权、体育健康权以及体育自由权三个方面得到体现。
王腾
地方高校科研平台支撑下科教融合模式创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地方高校在利用平台构建科教融合模式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科研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宝贵机遇;二是科研平台通过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提升团队成员的教学水平;三是科研平台的绩效考核指标包含人才培养质量,可有助于提升平台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与贡献度。但地方高校科研平台在推进科教融合机制构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科研的创新性与教学的规范性存在一定冲突;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融合渠道尚不通畅;学生的科研能力评价与专业课程学习考核之间缺乏衔接机制。因此,本文提出如下三项针对性对策: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加强专业课程内容设计,构建课程讲授与平台创新之间的衔接机制;构造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形成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
王腾
关键词:地方高校科教融合
批判与重构:社会网络视角下信任的互动嵌入理论探究被引量:2
2015年
当前最具影响力的现代社会学理论大致有三种,即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与格兰诺维特的网络嵌入理论。鉴于结构化理论的主观化偏向、场域理论的客观化偏向与网络嵌入理论的静态化与工具化偏向,在理解信任与网络之间的关系时应秉持一种均衡化的互动观点,建构社会网络中的动态互动嵌入理论来进行研究分析。
王腾
关键词:社会网络场域
数字时代的环境社会治理:转型逻辑与挑战应对被引量:3
2022年
环境社会治理是一种应用社会治理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新型治理模式。数字时代到来,环境社会治理依循以下三重逻辑进行转型:一是信息的数字化重塑了人们的环境认知与环境行为;二是数字的网络化促进了环境信息的连通,加速了环境知识的共享;三是数字的智能化拓展了环境治理的主体范围,改变了环境纠纷的基本结构。数字时代为环境社会治理提供若干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三个方面的挑战,即信息数字化易造成公众环境认知的困境与对环境行为的误导;数字的网络化增加了环境社会风险,影响了环境知识的有效形成;数字的智能化影响了治理决策系统的有效运行。基于以上问题的独特形成机制,数字时代环境社会治理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应对挑战:一是形成经验与数字有机协调的治理模式;二是构建公众参与互动的互联网平台,塑造规范化环境沟通场景;三是建立人工智能算法设计的生态环境标准与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模式。
王腾
关键词:数字社会人工智能
网络侵权责任构成及法律适用——对《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的解释被引量:1
2011年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对网络用户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网络侵权责任进行了单独规定。其中,确立了此类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厘清了侵权主体的不同侵权方式及相应的责任内容,并且从衡平私人权益保护与公共权益保障的角度出发,合理确立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免责条件与内容,并设立了"通知"条款与"知道"条款以应付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使网络侵权这样一个新型的侵权形态在整个侵权法的框架下得到了很好的规制。
袁晶王腾
关键词:网络侵权过错责任法律适用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功能、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5
2018年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具有程序前置性、政府主导性、解决纠纷的经济性以及磋商协议的强制性四大特征,同时具备稳定生态秩序、提高救济效率、实现利益衡平三大制度功能。此项制度在我国落地,可能存在赔偿追索"代理风险"与利益博弈"黑箱"、磋商与诉讼衔接机制不明、政府角色冲突等问题。基于此,提要完善生态损害赔偿磋商程序设计,建立磋商与诉讼衔接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政府责任制度。
王腾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
湖北省湖泊保护体制机制困境及其破解之途——基于《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调研
2015年
当前湖北省湖泊保护工作存在管理体制不顺、责任落实不够、湖泊过度开发、整体协调不力、湖泊保护投入不足等问题。以上问题需要从加快机构整合,实现分级管理,落实保护责任,建立湖泊保护投入机制与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着手解决。
王腾
关键词:湖泊保护
时空压缩下城郊融合型乡村绿色发展的困境与策略被引量:2
2020年
时空压缩理论对解读城郊村绿色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城郊村绿色发展的时间特性表现在农村绿色发展与传统农业的断裂性与农民在时间分配上的冲突性,空间特性则表现在空间压缩的不可逆性与空间利益冲突的复杂性。时间压缩下城郊村绿色发展的困境包括发展断裂性作用下农业主体转型发展动力不足以及时间的不公平分配导致农业绿色发展主体缺位。空间压缩下城郊村绿色发展的困境包括自然空间压缩下生活与生态空间的分离导致了资源浪费,生产空间压缩下生态与生产空间的分离导致了农业转型的失败,环境空间压缩下生活与生产空间的分离导致了农村污染问题愈加严重。衔接城郊村农业发展的断裂、加强农民对时间控制的弹性以及重塑生活、生产与生态三元系统的内在关系,为解决城郊村绿色发展困境提出针对性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王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