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博涵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胶滴状角膜营养不良一例
- 2014年
- 患者女,30岁.因“双眼畏光、流泪反复发作20余年”,于2013年11月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诉,白幼开始出现双眼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呈反复性发作,在当地医院行抗炎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近年来,症状逐渐加重.全身体检未见明显疾病,否认父母为近亲结婚及家族史.
- 王冬冬许博涵孙涛易敬林
- 关键词:视物模糊抗炎治疗近亲结婚症状家族史
- 眼眶软组织巨细胞肿瘤一例
- <正>患者,女,66岁,发现右眼眶肿物2年,再发1年余。病史: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眼眶肿物,无眼红、眼痛,无畏光、流泪,无明显视力下降,无头晕、头痛等不适,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右眼眶肿物切除+鼻腔泪囊吻合术"...
- 许博涵
- 文献传递
- P16、Ki-67、HMB45在人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表达及与其临床分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P16、Ki-67、HMB45在人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它们与结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分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对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02年4月到2010年7月收治的20例结膜恶性黑色素瘤...
- 许博涵
- 关键词:P16HMB45KI-67结膜恶性黑色素瘤
- 文献传递
-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HB-EGF)在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其在翼状胬肉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南昌大学眼科医院行翼状胬肉切除的40例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22例初发与18例复发翼状胬肉标本中HB-EGF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结膜标本进行比较。结果HB-EGF在初发型翼状胬肉组织的头部相对表达值为2.77、体部相对表达值为1.76,正常结膜相对表达值为1.37。复发型胬肉组织中HB-EGF在其头部相对表达值为1.95、体部相对表达值为1.57,正常结膜相对表达值为0.96。HB-EGF在初发型和复发型翼状胬肉组织中均主要定位于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以上皮细胞表达最为显著。相同标本数复发型翼状胬肉头部组织中HB-EGF的相对表达值为4.30,为正常对照结膜(相对表达值为1.09)的3.9倍、为初发型(相对表达值为1.32)翼状胬肉头部组织3.1倍,且初发型翼状胬肉头部组织表达量为正常对照组的1.3倍。结论高水平的HB-EGF可能是翼状胬肉发生与复发的重要因素,提示可以把HB-EGF作为干预靶点来控制翼状胬肉的发生与复发。
- 邹晶喻理许博涵邵毅易敬林
- 关键词:翼状胬肉新生血管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
- P16、Ki-67、HMB45在人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表达及其临床分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P16、Ki-67、HMB45在人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它们与结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分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对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02年4月到2010年7月收治的20例结膜恶性黑色素...
- 许博涵
- 关键词:结膜恶性黑色素瘤免疫组化预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