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超凡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黄山首康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诊治
  • 2篇病毒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计数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喘息
  • 1篇增多症
  • 1篇诊治分析
  • 1篇症状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炎
  • 1篇特征及诊治
  • 1篇皮肤

机构

  • 4篇黄山首康医院

作者

  • 4篇王华
  • 4篇许超凡
  • 2篇刘晓东
  • 1篇程士樟

传媒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浅谈婴幼儿喘息的防治被引量:5
2010年
婴幼儿喘息是指婴幼儿时期表现为喘息的一组综合征,临床特点为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导致气道阻塞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呼吸道症状,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表现为双肺可闻及呼吸相喘鸣音,呼气相延长。本文对其临床特征综述如下。1临床分型1.1婴幼儿暂时性喘鸣(早期一过性喘息)3岁以内出现并消失,喘息零星出现,常伴感冒症状,2次发作间期无喘息,与早产、肺功能低下(如先天性小气道)
王华许超凡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6
2019年
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住的11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110例患儿中男74例(67.3%)、女36例(32.7%),男女之比2.1∶1;年龄分别为2~<3岁29例(26.4%)、3~6岁67例(60.9%)、>6~13岁14例(12.7%);症状表现有发热101例(91.8%)、咽峡炎100例(90.9%)、淋巴结肿大95例(86.4%)、眼睑浮肿79例(71.8%)、脾脏肿大55例(50.0%)、肝脏肿大37例(33.6%);病程中合并肺炎61例(55.5%)、心肌损害53例(48.2%)、中性粒细胞减少35例(31.8%)、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3.6%);EB病毒指标检测结果:衣壳抗原IgG抗体阳性率88.2%、衣壳抗原IgM抗体阳性率43.6%,早期抗原IgM抗体阳性率31.8%,核抗原IgG抗体阳性率56.4%;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46.4%。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于男性且以3~6岁常见,临床症状表现多样,肺炎以及心肌损害为主要合并症,EB病毒指标检测与血清学检测有助于诊断工作。
王华刘晓东许超凡程士樟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症状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
2010年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喘息性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为主要病因[1]。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常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
许超凡王华
关键词:细支气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
川崎病33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诊断要点、冠脉损害及治疗与转归。方法回顾分析33例川崎病病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并作出评价。结果 33例中,典型川崎病组26例,不完全型川崎病组7例,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耐药3例;并发冠状动脉受累2例随访2年,均恢复正常。结论不完全型川崎病早期识别困难,易延误诊治,对疑似病例须结合超声心动图协助诊断,并动态监测血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血小板(PLT)变化,有助于减少或避免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王华刘晓东许超凡程士璋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丙种球蛋白类C反应蛋白质血小板计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