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锡均

作品数:19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生态
  • 3篇生态公益林
  • 3篇林分
  • 3篇公益林
  • 2篇凋落
  • 2篇凋落物
  • 2篇有机碳
  • 2篇有机碳含量
  • 2篇有机碳密度
  • 2篇造林
  • 2篇省级自然保护...
  • 2篇碳储量
  • 2篇碳含量
  • 2篇碳密度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土壤有机碳密...
  • 2篇群落
  • 2篇人工林

机构

  • 19篇广东省林业科...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9篇钟锡均
  • 16篇周毅
  • 15篇李召青
  • 12篇张卫强
  • 10篇郭乐东
  • 10篇甘先华
  • 3篇黎艳明
  • 2篇殷祚云
  • 2篇温小莹
  • 2篇曾令海
  • 2篇许秀玉
  • 2篇魏龙
  • 2篇辛凤坪
  • 2篇周平
  • 2篇王明怀
  • 2篇林观土
  • 1篇贺康宁
  • 1篇唐洪辉
  • 1篇马惠娟
  • 1篇李吉跃

传媒

  • 12篇广东林业科技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第四届粤港澳...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6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莞大岭山7种林分凋落物的养分动态被引量:2
2009年
应用网格法设置样地调查东莞大岭山林分凋落物的全N、全P和全K含量,利用地统计学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凋落物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凋落物养分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全N、全P和全K的最佳拟合模型分别为球状模型、指数模型和高斯模型,其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分别为0.278、0.592和0.579,属于中等程度空间相关.
林观土彭彬霞韩锡君钟锡均徐庆华
关键词:凋落物养分地统计分析
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对广东省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的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针阔混交林等五种典型林分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五种林分类型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的排序为毛竹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阔叶混交林;非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持水量的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毛竹林。(2)五种林分的非毛管孔隙度;阔叶混交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的总孔隙度;阔叶混交林的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针阔混交林的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阔叶混交林、毛竹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是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3)同一土层不同林分间的容重、孔隙度、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都没有显著差异,而同一林分的物理性质和持水特性在不同土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李召青周毅彭红玉郭乐东钟军民钟锡均汤明霞张卫强甘先华
关键词:林分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东莞大屏嶂森林公园人工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被引量:4
2009年
对广东省东莞大屏障森林公园7种林分凋落物储量和持水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呈幂函数曲线降低,持水量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对数曲线增长,不同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厚度为2.2~8.1 cm,现存量4.42~9.31 t.hm-2,最大持水量介于4.52~14.23 t.hm-2,7种林分凋落物现存量和最大持水量的顺序为荷木>杉木>马占相思>藜蒴>鸭脚木>粉丹竹>马尾松,其中荷木林最大,水文生态效益显著,而马尾松林则最低。
杨运振严朝东郑潮明林观土周毅钟锡均
关键词:凋落物现存量持水率持水量吸水速率
生态环境需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文章针对生态环境需水的内涵、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作了综述,并指出了在生态环境需水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需水的合理性界定问题、系统整合性问题、重复性问题、时空尺度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几点建议:完善生态环境需水的理论体系;研究森林蒸散耗水的生态机理与不同类型林木的耗水规律,结合遥感和GIS在测量与计算植被生态需水量的应用,提高区域林木需水量的计算精度;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时间尺度应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生态环境建设一致等。
张坤洪欧萍萍梁远楠钟锡均李召青
关键词:生态环境需水
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小气候效应调查被引量:7
2005年
对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开展了森林小气候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岭山森林公园的环境状况达到了二级标准水平;有林地与空旷地相比,其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的日变化相对平缓,有林地的土壤温度以阔叶成林的最低,幼林的次之。有林地的空气负离子含量明显比空旷地的高,空气中可吸入粉尘质量浓度、空气粒子数均比空旷地的低。大岭山森林公园可作为休憩、娱乐和保健的场所。
韩锡君钟锡均周毅周永文黎容根马惠娟
关键词:小气候效应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资源调查被引量:2
2005年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植被群落的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群落上层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等为主,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计有维管束植物183科576属1 092种,其中野生维管束植物175科533属1 005种。在这些植物中,有药用植物539种、用材树种135种、观赏植物104种、纤维植物83种、野生水果82种、油脂植物73种、饲料植物45种、鞣料植物39种、野菜植物30种、农药植物30种。
钟军民钟锡均周毅谢志鸿
关键词:植物资源
加勒比松造林后土壤肥力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在阳江罗琴林场连续4年进行了加勒比松幼林环境观测。结果表明,幼林阶段土壤肥力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下降最快的是磷,其次是缓效钾,下降最慢的是速效氮。造林后林地土壤除代换性钙离子年度间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土壤营养元素年度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分析表明,影响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水土流失、降雨和植被恢复状况。
李召青陈淑贤周毅钟锡均
关键词:加勒比松水土流失造林土壤肥力
广东省主要生态公益林类型效益监测研究
周毅陈北光苏志尧周永文甘先华张璐李召青钟锡均黄文辉张坤洪徐庆华梁承坚张卫强
以广东“四江”流域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工程为依托,综合运用森林生态学、森林水文学、计算机技术和森林群落学的原理,以定位研究为主,配以典型区域调查和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野外监测,运用等效益物替代和货币置换法进行生态公益林...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生态价值生物多样性森林群落类型
不同土地利用形式下表土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对西江流域肇庆市三叉顶自然保护区典型样地调查,对比分析了林地(针阔混交林、竹林、马尾松林)、农用地(果园、稻田、旱地)与邻近荒地的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为林地(20.71±5.24 g.kg-1)>农用地(13.50±6.05 g.kg-1)>荒地(12.87±4.20 g.kg-1)。林地比农用地、荒地表土有机碳含量分别高出53.35%和60.83%。林地表土有机碳含量极显著高于农用地和荒地,而农用地和荒地间则无显著差异。表土有机碳密度差异极显著,有机碳密度大小顺序为林地(3.09±0.88 kg.m-2)>荒地(2.99±0.93 kg.m-2)>农用地(2.28±1.01 kg.m-2)。(2)针阔混交林、竹林、马尾松叶林3种林分类型的表土有机碳含量、密度的大小顺序均为针阔混交林>竹林>马尾松林;在有机碳含量方面,针阔混交林与马尾松林有显著差异;针阔混交林、竹林均与荒地有显著差异,而马尾松林与荒地则无显著差异。在有机碳密度方面,针阔混交林与马尾松林有显著差异。(3)3种农用地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为果园>稻田>旱地,果园与旱地之间有显著差异,旱地有机碳含量比果园低41.91%,旱地与水稻田之间无显著差异,三者与荒地均无显著差异。有机碳密度顺序有所变化,大小顺序为果园>旱地>稻田,三者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旱地、水稻田均与荒地有显著差异。(4)土壤氮水平、电导率对林地、农用地土壤碳固定有正效应,而容重则有负效应;而受施肥和耕作等因素影响,农用地的表土有机碳含量还与石砾含量显著负相关;荒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则仅与容重显著负相关。
周毅钟锡均郭乐东甘先华黎艳明张坤洪李召青梁远楠辛凤坪张卫强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密度
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表土有机碳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基于UTM公里网格方法划分的66个网格的土壤剖面数据,分析了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5种典型植被类型(马尾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和竹林)的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含量、密度、储量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表土有机碳含量SOC分布在12.61~66.19 g·kg^-1之间,平均值为30.87±1.30 g·kg^-1,大小顺序为竹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多重比较显示竹林(37.63 g·kg^-1)显著高于马尾松林(18.52 g·kg^-1),马尾松林仅为竹林的49.21%。(2)表土有机碳密度SOCD在3.27~15.69 kg·m^-2间,平均值为8.22±0.39 kg·m^-2,大小排序为阔叶混交林〉竹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混交林(10.15 kg·m^-2)和竹林(9.96 kg·m^-2)的SOCD值显著高于马尾松林(4.82 kg·m^-2)(p=0.005,p=0.036),马尾松林仅是阔叶混交林的47.49%。(3)蕉岭长潭保护区表土层有机碳储量为402 100 t,占总面积54.54%的针阔混交林贡献最大,其次为阔叶混交林、杉木林、竹林和马尾松林。(4)表土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和0.31;与石砾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76。与林下植物分布有密切联系,有机碳含量〈20 g·kg^-1的指示种有6种,包括千年桐、黄毛楤木、米碎花、谷木冬青、长叶冻绿和乌韭,有机碳含量〉40 g·kg^-1的指示种有光叶海桐和土茯苓,有机碳含量在20~40 g·kg^-1间还未发现指示种。
周毅黎艳明郭乐东钟军民李召青钟锡均汤明霞张卫强甘先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