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儒青

作品数:49 被引量:188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血液
  • 9篇献血
  • 8篇输血
  • 7篇血浆
  • 7篇血小板
  • 6篇蛋白
  • 6篇全血
  • 5篇无偿
  • 5篇无偿献血
  • 5篇细胞
  • 4篇蛋白芯片
  • 4篇浓缩血小板
  • 4篇微阵列
  • 4篇献血者
  • 4篇采血
  • 3篇血浆置换
  • 3篇招募
  • 3篇细胞因子
  • 3篇冷沉淀
  • 3篇活化

机构

  • 47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重庆市血液中...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9篇黎儒青
  • 40篇赵树铭
  • 27篇蒋天伦
  • 14篇林武存
  • 14篇肖瑞卿
  • 9篇范娅涵
  • 8篇刘凤君
  • 7篇王世春
  • 7篇郭辉
  • 7篇陆华
  • 6篇王泽蓉
  • 5篇易中梅
  • 5篇李兵
  • 5篇李静
  • 5篇王甜甜
  • 5篇府伟灵
  • 4篇张玲
  • 4篇菅强
  • 4篇黄红梅
  • 3篇李晨晨

传媒

  • 16篇中国输血杂志
  • 8篇重庆医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粒型血小板干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粒型血小板干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剂按体积份计由以下组分制成:浓度为1×10<Sup>9</Sup>~2×10<Sup>9</Sup>/ml的血小板5~30份、白蛋白浓度≥45g/L的血浆0.1...
赵树铭黎儒青李静范娅涵蒋天伦
文献传递
军队应急血液保障与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2009年
目的分析军队医疗机构在应急状态下采供血保障与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对军队医疗机构在应急血液保障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尤其在血液动员、采血、储存、运输、输血、应对措施等重点环节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军队应急血液保障中对于感染因素的控制与管理尚存在诸多不足,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提高应急血液保障水平,降低输血性医院感染风险。结论改进与完善军队应急血液保障管理体系,最大限度降低输血感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黎儒青王甜甜叶延瑶赵树铭
关键词:输血应急保障医院感染
全血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血浆再制备冷沉淀的质量评价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评价室温新鲜全血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血浆再制备冷沉淀的质量。方法实验组为24例,新鲜全血(400 mL)置室温于<8 h用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后所得的血浆,冰冻保存。对照组1为12例,常规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冰冻保存。对照组2为12例,新鲜冰冻单采血浆,血浆单采完毕分装为200 mL/袋并立即冰冻保存。3组血浆按常规制备冷沉淀,评价其质量:外观、凝血因子FⅧ及Fib的含量;血细胞残留量。结果 3组冷沉淀外观均正常;WBC含量在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1比较:实验组凝血因子FⅧ(81.76±34.07)IU较低,Fib(202.63±48.58)mg及Plt(7.81±5.81)×109均较高。与对照组2比较:实验组凝血因子FⅧ含量相当,Fib(202.63±48.58)mg较高、Plt(7.81±5.81)×109较低。结论全血来源的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冰冻血浆还可以用于冷沉淀的制备,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易中梅王红苹李晨晨王世春王泽蓉黎儒青郭辉赵树铭
关键词:白膜法
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对人HSC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猪造血微环境对人造血干细胞(HSC)向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抽取健康志愿者骨髓6ml、实验用猪骨髓10ml,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接种DMEM/F12培养基,形成单层贴壁的成纤维样细胞后,作为人、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按5×104/ml分别将人脐血CD34+细胞接种于人、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以不含MSCs的培养系统为阴性对照,按3U/ml分别加入重组人EPO(rhEPO)。于接种10d后,取悬浮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CD71,以CD71阳性细胞率作为CD34+细胞向红系分化的分化率。结果人MSCs支持下的人CD34+细胞在扩增的同时,(86.15±0.69)%细胞向红系分化;猪MSCs支持下的(82.46±1.46)%人CD34+细胞向红系分化,阴性对照(44.62±1.20)%人CD34+细胞向红系分化(P<0·01)。结论与阴性对照相比,人/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均能显著促进人CD34+细胞向红系分化。
刘真蒋天伦范娅涵赵树铭黎儒青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微环境造血干细胞
临床输血床旁电子核查系统的设计
2011年
目的构建临床输血床旁电子核查系统。方法以患者在医院信息系统(LIS)中的ID号作为主标识,以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作为辅助标识,组成患者身份信息标识;以血液在血液信息系统(BIS)中的血液成份编号为血液主标识,以献血流水号、血液成份类型、血型、效期、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作为辅助标识,组成血液信息标识;将条码扫描仪与笔记本电脑连接并接入HIS系统,构成核查设备。通过核查设备对血液信息和患者信息进行输血前床旁核查。结果临床输血床旁电子核查系统,在与HIS及BIS成功联网下,从HIS获取电子配血报告,可实现患者和血液的核查;在无网络支持下,采用患者和血液的辅助标识进行自动判读确定输血是否进行。结论临床输血床旁电子核查系统在有无网络支撑下均可进行床旁输血前的核查,有效防止人为差错,保障血液质量和安全输血。
黄姗陆华黎儒青陈驰蒋天伦
用胶体金标记clq做指示剂的蛋白芯片/微阵列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用胶体金标记c1q做指示剂的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该检测系统由蛋白芯片及指示剂组成,所述指示剂为胶体金标记c1q;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将待测标本与胶体金标记c1q同时加入到检测芯片上,然后采用洗涤的方法去...
赵树铭蒋天伦菅强张玲府伟灵黎儒青肖瑞卿
文献传递
全血放置4℃制备24h冰冻血浆的质量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24h冰冻血浆(FP24)质量及其制备程序。方法 24份(400ml/份)全血于采后<6h用无菌接驳机一分为二:1份6h内过滤去除白细胞(简称滤白),在其中设对照组[12份滤白后立即制备血浆(FFP)]、实验组1[12份滤白后置4℃过夜(18~24h)后制备血浆(Ⅰ-FP24)];另1份作为实验组2,置4℃过夜后滤白并立即制备血浆(Ⅱ-FP24)。所有血浆分别制备好后立即保存至-30℃冰箱,并于采血后d337℃解冻后做体外质量评估:观察外观、检测FⅤ、FⅦ、FⅧ及Fib,以及主要生化指标含量。结果对照组FFPFib、FⅤ、FⅦ及FⅧ依次为(2.08±0.16)g/L、(86.57±18.73)%、(91.71±25.53)%和(97.65±25.99)%,与之相比,实验组1依次下降22.6%、29.38%、32.89%和40.71%,实验组2相应下降1.9%、-2.09%、14.91%和32.86%。实验组2与对照组的FⅧ分别为(65.56±13.93)%和(97.65±25.99)%(P<0.05),实验组2与实验组1的FⅤ分别为(88.38±15.97)%和(61.14±13.76)%(P<0.05);实验组2的K+、LDH、FHb分别为(4.33±0.28)mmol/L、(145.70±26.00)mmol/L和(129.96±34.33)mg/L,较对照组和实验组1明显增高(P<0.05)。结论全血采后<6h滤白并置4℃过夜再制备的冰冻血浆,凝血因子损失较多;全血采后置4℃过夜(18~24h)后滤白并随后制备的冰冻血浆,则能很大程度地保持凝血因子的效果。
王甜甜王世春夏代全黄扑王泽荣林放刘凤君黎儒青郭辉赵树铭
关键词:凝血因子
全血室温放置过夜对血浆制品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全血室温放置过夜制备的24h冰冻血浆(FP24)质量。方法选取12份自愿捐献的400ml新鲜全血放置室温,将每份全血(采集6
易中梅王世春夏代全黄扑王泽荣王甜甜林放刘凤君黎儒青郭辉赵树铭
关键词:全血血浆
白细胞滤除对不同时间制备的血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白细胞滤除对不同时间制备的血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4例400ml全血(4℃)采集6h内用无菌接驳机一分为二,1份6h内过滤去白再制备血浆(对照组,新鲜血浆,FP),另1份置4℃过夜(18~24h)后过滤去白再制备血浆(实验组,24h血浆,P24)。2组均于滤前滤后留取血浆标本,并立即置-30℃保存。3d后于37℃解冻后进行体外质量评估:观察外观、检测主要不稳定凝血因子(FⅤ、FⅦ、FⅧ)及Fib,以及主要生化指标含量。结果过滤处理对FP和P24均无明显影响;与滤后FP比较,滤后P24的FⅧ含量显著偏低,其他凝血因子含量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生化指标中K+、LDH及FHb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除FⅧ外,白细胞滤除对FP24质量无显著影响。
夏代全黄扑王世春王泽荣刘凤君黎儒青郭辉赵树铭
关键词:白细胞滤除
新发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期的采供血预防控制对策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新发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期采供血及血液制品等方面的血液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对采供血机构在新发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期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尤其在献血宣传、献血员管理、血站人员培训、血液制品管理等重点环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新发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期间血液安全保障中对于感染因素的控制与管理尚存在诸多不足,应从多个方面着手提高血液保障水平,降低血液感染风险。结论改进与完善新发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期间血液保障管理体系,对最大限度降低输血感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张轩黎儒青
关键词:传染性疾病疾病暴发血液保障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