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万文娇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近红外
  • 4篇红外
  • 4篇发光
  • 3篇近红外发光
  • 3篇ND
  • 2篇ND3
  • 2篇EU2
  • 2篇EU
  • 1篇荧光粉
  • 1篇谱性质
  • 1篇稀土
  • 1篇稀土离子
  • 1篇离子
  • 1篇固相法
  • 1篇光谱
  • 1篇光谱性
  • 1篇光谱性质
  • 1篇光性质
  • 1篇发光性
  • 1篇发光性质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

作者

  • 4篇万文娇
  • 3篇孟建新
  • 2篇杨创涛
  • 1篇刘关喜
  • 1篇肖全兰
  • 1篇李锦清
  • 1篇陈清清
  • 1篇杨丽丽

传媒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a_3Sc_2Si_3O_12:Ce^(3+),Nd^(3+)近红外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质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高温固相法在弱还原气氛中制备了Ca3-x-ySc2Si3O12:xCe3+,yNd3+近红外发光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确定了样品的相结构,并研究了样品的可见及近红外激发和发射光谱,发光强度,荧光寿命等随Ce3+,Nd3+掺杂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a3-x-ySc2Si3O12:xCe3+,yNd3+体系中Ce3+的发射光谱和Nd3+的激发光谱的有效重叠,说明存在Ce3+到Nd3+的高效能量传递,Ce3+,Nd3+的掺杂量分别为x=0.1和y=0.07时,Ca3-x-ySc2Si3O12:xCe3+,yNd3+粉体具有最强的近红外发射。与单掺Na3+的样品相比,Ca3Sc2Si3O12中掺杂Ce3+和Nd3+后,样品的近红外发光增强近400倍。此外,初步分析了Ca3-x-ySc2Si3O12:xCe3+,yNd3+中Ce3+到Nd3+的能量传递机理。
万文娇肖全兰杨创涛孟建新
关键词:高温固相法近红外荧光粉
Sr_2SiO_4∶Eu^(2+),Nd^(3+)的近红外发光及Eu^(2+)→Nd^(3+)能量传递被引量:4
2011年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2SiO4:Eu2+,Nd3+发光材料,研究了样品中Eu2+对Nd3+的近红外发光敏化。发现Sr2SiO4基质中Eu2+的存在可以大大增强Nd3+的特征近红外发光。通过对样品中不同位置Eu2+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荧光寿命以及Nd3+荧光光谱的研究,对Eu2+向Nd3+能量传递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在Sr2SiO4中,处于激发态的Eu2+(Ⅱ)可以通过非辐射能量传递过程有效传能给Nd3+,从而直接敏化Nd3+的近红外发光。而处于激发态的Eu2+(Ⅰ)可首先传能给Eu2+(Ⅱ),再进一步通过能量传递敏化Nd3+的近红外发光。
杨丽丽万文娇李锦清孟建新
关键词:近红外发光
近红外发光纳米标记物的制备及离子间能量传递研究
近红外光在生物分析中可用于深层组织成像,对被测物质无损害,具有光穿透深度大、背景干扰小,灵敏度高等优点。由于Nd3+、Er3+、Yb3+等稀土离子发光中心涉及其f-f跃迁,f-f跃迁属于禁戒跃迁,因此f-f跃迁直接吸收和...
万文娇
关键词:近红外发光稀土离子
文献传递
Li_2SrSiO_4:Eu^(2+),Nd^(3+)中Eu^(2+)和Nd^(3+)的光谱性质和能量传递被引量:3
2010年
在还原气氛下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i2SrSiO4:Eu2+,Nd3+发光材料,测量了它们的可见和近红外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及Eu2+的荧光寿命,研究了Eu2+和Nd3+掺入对其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u2+的浓度为0.01,Nd3+的浓度为0.05时,样品的近红外发光强度最强;Eu2+的发射光谱和Nd3+激发光谱之间的光谱交叠范围较大,Eu2+和Nd3+之间存在着高效无辐射能量传递,能量传递效率约为55.7%,Eu2+的掺入可显著地敏化Nd3+的近红外发光。
杨创涛刘关喜陈清清万文娇孟建新
关键词:近红外发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