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广舒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献血
  • 4篇无偿
  • 4篇无偿献血
  • 4篇献血者
  • 3篇血型
  • 3篇血液
  • 2篇脐带血
  • 2篇无偿献血者
  • 2篇献血人群
  • 2篇ABO血型
  • 2篇标本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表面
  • 1篇血液安全
  • 1篇血液标本
  • 1篇血液标本检测
  • 1篇血液检测
  • 1篇血液检测结果
  • 1篇意外抗体
  • 1篇原体

机构

  • 9篇浙江省血液中...

作者

  • 9篇俞广舒
  • 7篇凌霞
  • 5篇祝宏
  • 3篇董杰
  • 3篇石洁
  • 2篇吴亚玲
  • 2篇吴丹霄
  • 1篇励晓涛
  • 1篇朱立苇
  • 1篇吴爱华
  • 1篇林苹苹
  • 1篇陆盈
  • 1篇丁威
  • 1篇许先国
  • 1篇吕蒙恩
  • 1篇丁威

传媒

  • 3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健康之路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014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人群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分析2014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人群特征。方法将ALT初筛(干化学法)合格的2014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133 851例血液标本进行ALT复检(湿化学法),以ALT≤50IU/L为合格,ALT>50IU/L为不合格。观察ALT复检不合格率,比较不合格人群中不同献血时间、ABO血型、性别、初/再次献血、年龄、体重的献血者ALT不合格率,分析其特征。结果 2014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ALT复检不合格率为0.524%(701/133 851)。ALT不合格人群中不同献血时间的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11月份的不合格率最高;不同ABO血型的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高于女性(P<0.05);初次献血者ALT不合格率高于再次献血者(P<0.05);不同年龄的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30岁以下献血者不合格率较高;不同体重的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8.406,P<0.05),呈现体重越大不合格率越高的趋势。结论 ALT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血站系统应加强献血前宣传教育,做好献血征询及ALT初检,利于降低ALT不合格率,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俞广舒凌霞丁威吴丹霄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标本病原体检测情况分析
202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日浙江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标本的HBsAg、HCV抗体、HIV1/2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和微生物培养情况。方法使用两个不同厂家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试剂分别检测标本的HBsAg、HCV抗体、HIV1/2抗体和梅毒抗体。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培养监测系统进行标本的微生物培养检测。结果共检测117079份标本,HBsAg阳性率为0.40%,HCV抗体阳性率为0.20%,HIV1/2抗体阳性率为0.16%,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35%,对不同年份的分析显示,HBsAg、HCV抗体、HIV1/2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_(HBsAg)=97.89;χ^(2)_(HCV)=4.06;χ^(2)_(HIV1/2)=13.82,均P<0.05);梅毒抗体阳性率无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_(梅毒)=0.86,P>0.05)。培养标本中,单独需氧菌阳性率为0.17%,单独厌氧菌阳性率为2.39%,需氧菌和厌氧菌同时阳性率为0.73%。对不同年份的分析显示,单独厌氧菌阳性、需氧菌+厌氧菌同时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单独需氧菌阳性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_(厌氧菌)=177.00;χ^(2)_(同时阳性)=16.07;χ^(2)_(需氧菌)=4.20,均P<0.05)。结论大样本获取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标本的病原体和微生物检测数据,有利于加强采集、检测等环节的质量监控,并为脐血库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
丁威俞广舒朱立苇陆盈祝宏
关键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病原体微生物培养
献血者血小板表面ABO血型抗原表达强度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献血者血小板表面ABO血型抗原表达水平。方法取正常ABO血型献血者506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血小板表面ABO抗原。其中30例用于监测血小板保存期ABO抗原表达变化,476例用于献血人群血小板ABO抗原表达差异分析。结果在体外保存的1~7 d,血小板表面ABO抗原有轻微波动但相对稳定。根据平均荧光强度MFI可将献血人群分为低、中、高表达3群,平均频率分别为59.6%、35.5%和4.9%。AB型血小板的A和B抗原展示竞争性协同表达模式。结论大部分个体的血小板表面ABO抗原呈低表达,这些低表达个体可作为ABO非同型输注的潜在献血者,有助于改善血小板输注策略。
凌霞俞广舒许先国
关键词:血小板ABO血型
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调查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对2011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型正反不符的结果进行分析,以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方法对抗凝标本分别采用玻片法、微量板法做正反定型试验;抗体筛选试验检测ABO以外的抗体。结果 165 245例标本中有36例出现ABO血型正反不符,其中血清特异性意外抗体或非特异性凝集28例,主要为冷凝集素和抗-M;红细胞抗原减弱8例,包括ABO亚型6例和类孟买型2例;血清抗体减弱4例;红细胞多凝集1例。其中5例ABO亚型标本同时包含红细胞抗原减弱和血清意外抗体。结论对ABO血型正反不符的标本应进行严格的筛查,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确认每个献血者的ABO血型。
俞广舒凌霞林苹苹石洁祝宏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ABO血型
杭州互助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分析互助献血者与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探讨互助献血的安全性。方法对杭州地区2013年4-7月5 171人次互助献血者(互助献血组)和50 227人次自愿无偿献血者(自愿献血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X2检验。结果互助献血组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高于自愿献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互助献血组的血液核酸、HBSAg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均高于自愿献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抗-HCV、抗-HI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互助献血者血液检测指标相对风险较大,在献血前应加强宣传教育和正确引导。
凌霞吕蒙恩俞广舒
关键词:互助献血自愿无偿献血血液检测安全性
核酸检测技术在脐带血保存产妇血液标本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与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筛查保存脐带血的产妇血液标本检测结果,评估NAT在产妇血液筛查中应用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送检的47579例保存脐带血的产妇血液标本,对产妇外周血液标本进行HBsAg、HCV抗体、HIV-1/2抗体的ELISA检测,以及HBV DNA、HCV RNA和HIV RNA的NAT检测。结果47579例产妇血液标本共检出ELISA无反应性但NAT阳性血液标本43例(0.09%),经鉴别检测17例(0.04%)为HBV DNA阳性,无HCV RNA阳性和HIV RNA阳性结果;另26例标本NAT联检筛查阳性,鉴别试验均为阴性。2018—2020年NAT单阳性率分别为0.14%、0.05%和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9,P=0.015);2018—2020年HBV鉴别单阳性率分别为0.05%、0.02%和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45,P=0.126)。结论ELISA检测合格的产妇血液仍有传播病原体的风险,NAT可以进一步提高血液病毒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降低因母婴垂直传播导致脐带血输注传播病原体风险有重要意义。
励晓涛董杰俞广舒祝宏吴丹霄
关键词:脐带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核酸检测
两种HBsAg检测试剂用于献血人群筛查的功效及其对血液安全的影响
202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献血人群两种HBsAg试剂检测的结果,并探讨其对血液安全的影响。方法采用两个不同厂家的ELISA法试剂检测献血者HBsAg,并采用核酸技术检测HBV DNA。结果献血者共540372例,HBsAg总反应性比例为0.314%。HBsAg检测反应性标本中核酸HBV DNA有反应性为891例(52.57%)。HBsAg检测阴性标本中,核酸HBV DNA有反应性为608例(0.11%)。单独选用ELISA法试剂一或试剂二,有10例或38例HBsAg阳性标本未检出。结论两种HBsAg试剂检测模式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风险,联合血液核酸检测可进一步提升用血安全。
吴亚玲石洁凌霞董杰俞广舒祝宏
关键词:献血人群HBSAG检测
无偿献血血型初筛正定型错误原因分析及预防
2015年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血型初筛错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统计2014年7月-2015年6月浙江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标本中初筛血型错误的例数及其原因。结果:162943例无偿献血标本,初筛血型错误85例,误定率为0.52‰。其中有8例亚型,1例有冷凝集素,1例有不规则抗体,5例B抗原减弱,其余均为人为因素所致。结论:血型初筛错误大多数由人为因素所致。应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核对,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试剂管理,改善献血环境等措施以减少初筛血型错误的发生。
凌霞俞广舒吴爱华
关键词:无偿献血
杭州地区献血者红细胞意外抗体检出率及分布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2022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献血者红细胞意外抗体检出率及其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献血者ABO和RhD血型,采用O型混合红细胞筛选意外抗体,利用谱细胞确定意外抗体特异性。比较不同性别献血者间意外抗体阳性率、无意外抗体献血者和有意外抗体献血者间ABO血型和RhD血型分布。结果 共分析354 286例献血者标本,意外抗体筛查阳性的献血者为133例,阳性率为0.04%。其中常见的意外抗体为抗M、抗D、冷凝集素,分别为33例(24.81%)、30例(22.56%)和28例(21.05%)。男性、女性献血者中意外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2%、0.06%,女性献血者的意外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献血者(χ^(2)=30.90,P<0.05)。在ABO血型中,无意外抗体献血者A型比例低于有意外抗体献血者(30.18%vs 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P<0.05),而O型比例则高于有意外抗体献血者(34.47%vs 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P<0.05)。在Rh血型中,无意外抗体献血者的RhD-型比例低于有意外抗体献血者(0.60%vs 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9,P<0.05)。结论 杭州地区献血者血液意外抗体常见为抗M、抗D、冷凝集素。无意外抗体献血者和有意外抗体献血者间ABO血型、RhD血型和性别分布存在不同。
吴亚玲凌霞俞广舒石洁董杰祝宏
关键词:献血人群意外抗体血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