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昕
- 作品数:6 被引量:7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黑林1号杨组培叶片不定根发生相关蛋白质的肽质量指纹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利用双向电泳(2-DE)技术,对黑林1号杨组培叶片不定根发生诱导阶段和根原基形成阶段的蛋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pH=4~7范围内,2-DE图谱上可识别的蛋白点有600多个,其中33个蛋白点在分析胶和参比胶间有显著的量性差异.对根原基形成阶段获得的2个新增蛋白点进行肽质量指纹(PMF)鉴定,将测得的肽质量指纹数据提交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它们分别为环氧化物水解酶ATsEH和RNA依赖型RNA聚合酶SDE1,推测这两种蛋白点可能与黑林1号杨组培叶片不定根原基形成和分化有关.
- 刘桂丰冯昕董京祥李慧玉王大海
- 关键词:双向电泳
- 用SDS—PAGE研究NaHCO_3处理后西伯利亚蓼不同部位蛋白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3
- 2004年
- 利用酚抽提法分别提取对照、3%NaHCO3处理 5d和 1 0d的西伯利亚蓼地茎、茎和叶部蛋白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和分析软件 (Labwork 3.0 )对提取蛋白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地茎蛋白图谱在 34.1和 2 5 .0× 1 0 3D位置处出现了两条明显受正向调控的蛋白条带 ,茎部蛋白图谱在 5 8.1× 1 0 3D、47.8× 1 0 3D和 9.6× 1 0 3D位置处出现三条正向调控的条带 ,叶组织蛋白图谱在 2 5 .0× 1 0 3D处出现一受正调控的条带。除地茎和叶组织在 2 5 .0× 1 0 3D处同时出现受正向调控的蛋白条带外 ,盐处理后其它组织间表达受正向调控的蛋白条带间存在差异 。
- 刘关君王大海郭晓瑞杨传平冯昕张波
- 关键词:西伯利亚蓼盐胁迫蛋白表达
- 黑林1号杨((P.simonii×P.nigra)×P.15 ACL)组培叶片不定根发生机理的研究
- 本论文以黑林1号杨/(P.simonii×P.nigra/)×P.15 ACL组培生根叶片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黑林1号杨叶片在外源激素0.3mg·L~/(-1/)NAA的诱导下不定根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黑林1号...
- 冯昕
- 关键词:不定根SDS-PAGE双向电泳
- 文献传递
- 植物叶面积的快速精确测定方法被引量:40
- 2004年
- 介绍了用扫描仪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来测定植物叶片面积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相应的算法问题 ,给出了用该方法计算植物叶片面积以及识别图像边缘的算法。
- 刘关君王大海郭晓瑞杨传平姜静冯昕
- 关键词:叶面积象素拉普拉斯算子
- 黑林1号杨组培叶片不定根发生相关蛋白质的肽质量指纹鉴定
- 双向电泳(2-DE)技术是1975年O’Farreli首先建立的,是目前最有效的蛋白分离手段,可使复杂样品中的近上千个蛋白质点有效分离;蛋白鉴定方法中肽质量指纹谱方法鉴定蛋白质是蛋白质组研究较为常用的鉴定方法,由于各种蛋...
- 姜静冯昕
- 文献传递
- 黑林1号杨组培叶片不定根的发生与内、外源激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6年
- 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黑林1号杨(小黑杨×波兰15ACL)叶片在外源激素0.3 mg/L NAA的诱导下不定根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诱导10 d左右,叶脉处薄壁细胞开始旺盛活动并脱分化,形成不定根根原基,随后这些根原基细胞群不断分裂和分化,15 d以后组培叶片上陆续形成肉眼可观察到的不定根。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测定叶片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IAA、ZR、GA3和ABA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内、外源激素与叶片不定根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定根的发生与内源IAA水平状况有密切关系;ZR对不定根根原基的发生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在不定根的进一步生长发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低水平的GA3、高水平ABA和较高比值的ABA/GA3利于不定根的发生。
- 林士杰姜静冯昕李同华常万霞
- 关键词:不定根根原基外源激素内源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