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高强

作品数:192 被引量:858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59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轻工技术与工...
  • 40篇农业科学
  • 33篇医药卫生
  • 22篇生物学
  • 20篇化学工程
  • 7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4篇灵芝
  • 32篇松毛虫
  • 25篇三萜
  • 25篇昆虫
  • 23篇马尾松
  • 23篇马尾松毛虫
  • 22篇深层发酵
  • 21篇药用
  • 18篇多糖
  • 18篇液体发酵
  • 16篇昆虫资源
  • 15篇药用真菌
  • 15篇毛虫
  • 14篇杀虫
  • 14篇杀虫剂
  • 14篇食品
  • 13篇活性
  • 12篇菌株
  • 11篇蛋白
  • 11篇甲壳素

机构

  • 165篇中南林业科技...
  • 20篇中南林学院
  • 18篇江南大学
  • 5篇温州大学
  • 2篇甘肃农业职业...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190篇刘高强
  • 90篇王晓玲
  • 44篇魏美才
  • 19篇章怀云
  • 17篇周国英
  • 13篇肖华西
  • 12篇毛绍名
  • 11篇林亲录
  • 10篇朱朝阳
  • 10篇刘卫星
  • 9篇周虎
  • 9篇章克昌
  • 9篇杨帆
  • 8篇赵艳
  • 7篇杨青
  • 7篇陈慧
  • 6篇牛耕耘
  • 6篇丁重阳
  • 6篇旷思敏
  • 6篇曹静

传媒

  • 30篇菌物学报
  • 18篇食品科技
  • 6篇西北林学院学...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食品研究与开...
  • 4篇食用菌学报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林业科学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食品工业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湖南省昆虫学...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饲料研究

年份

  • 7篇2023
  • 13篇2022
  • 8篇2021
  • 10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13篇2015
  • 1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1篇2011
  • 8篇2010
  • 17篇2009
  • 14篇2008
  • 10篇2007
  • 11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能高效糖化稻壳的菌株Y93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高效糖化稻壳的菌株Y93及其应用方法,采用自己筛选获得的菌株Y93,保藏号为CGMCC No.7568,经鉴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菌种。本发明以稻壳为基质,用该菌种培养...
刘高强旷思敏王晓玲
忍冬桑黄和蛹虫草共发酵联产真菌多糖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忍冬桑黄和蛹虫草两种药用真菌均可产活性多糖,共发酵模式是产生新化合物或提高化合物含量或药效的潜在方式。本研究尝试用忍冬桑黄和蛹虫草共发酵联产真菌多糖,并对其共发酵所得的菌丝体多糖开展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忍冬桑黄和蛹虫草预先分别发酵3d和1d后再同时接种共发酵,两菌可以较好地进行共生长,菌体总量和总多糖得率显著高于两菌单独进行发酵时的相应量。进一步对适宜两菌共发酵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获得适宜两菌共发酵高产多糖的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30g/L、牛肉粉12g/L、磷酸氢二钾和硫酸镁各1.5g/L。共发酵菌丝体中多糖和黄酮含量均高于两菌单个菌体中的相应含量,但三萜含量和桑黄菌体中的三萜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共发酵菌体多糖、忍冬桑黄菌体多糖和蛹虫草菌体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其中共发酵菌体多糖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显著强于两菌单个菌体多糖的清除效果。本研究表明忍冬桑黄和蛹虫草共发酵联产真菌多糖具有可行性。
郭璐王雅葳张少冰刘帅王晓玲刘高强
关键词:蛹虫草共发酵多糖
昆虫油脂的营养和开发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昆虫繁殖速度快,脂肪含量丰富,脂肪酸组成合理,是潜在的油脂资源。综述了昆虫油脂及脂肪酸的含量、特点,以及昆虫油脂的提取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并对昆虫油脂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杨青刘高强魏美才
关键词:昆虫油脂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一种从马尾松毛虫幼虫中制备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重大害虫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幼虫中制备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方法,将马尾松毛虫幼虫经去毒处理、虫皮分离、脱有机质、脱矿物质处理、脱色处理后得甲壳素,再经脱乙酰基处理得壳聚糖...
刘高强魏美才蒋晓宇周国英章怀云
文献传递
马尾松毛虫毒素的提取及其基本性质被引量:13
2005年
为了研究马尾松毛虫幼虫毒素的极性和毒性大小等性质,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幼虫毒素进行了抽提试验,并试用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法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法作为毒素的生物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法可用于马尾松毛虫幼虫毒素的生物检测;毒素性质的研究表明,毒素活性成分的极性较大,较易溶于80%乙醇,可溶于水,较难溶于正丁醇和正己烷;家兔皮肤刺激试验表明,毒素水提物中含毒素蛋白的量很小;热稳定性试验表明,活性成分在常压105℃下热处理不稳定.
刘高强魏美才王晓玲孙虹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幼虫毒素
灵芝菌丝液体深层发酵产β-葡聚糖的培养基优化被引量:5
2016年
灵芝β-葡聚糖是灵芝多糖中生物活性较高的一类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灵芝液体发酵β-葡聚糖的3个关键参数为:可溶性淀粉(A)40g/L,蛋白胨(B)8g/L,K2HPO4(C)1.5g/L。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各参数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因素及AB、AC的交互作用对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均为极显著水平(P<0.01)。建立的预测灵芝β-葡聚糖发酵的多项式模型为:Yβ-葡聚糖=8.68+0.22A-0.13B+0.096C+0.13AB+0.16AC+0.045BC-1.17A2-0.81B2-1.06C2。经响应面最优分析,获得3个关键因素的最佳水平为:可溶性淀粉40.47g/L,蛋白胨7.86g/L,K2HPO4 1.53g/L,在该条件下,灵芝菌体β-葡聚糖得率可达8.68mg/g。
张冬雪王晓玲刘高强
关键词:灵芝Β-葡聚糖BOX-BEHNKEN设计液体发酵
生物制药工艺学实验课程体系构建被引量:4
2013年
生物制药工艺学实验是生物制药主干专业实践课之一,针对其实验体系未能充分体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步伐及培养大学生素质等环节出现的问题.基于传统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数量,建立生物制药工艺学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综合分析及实践能力、就业适应能力,为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曾柏全何钢刘高强
关键词:课程体系实验教学生物制药
一种乙醇-酶体系预处理结合水提法提取灵芝子实体中β-葡聚糖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醇-酶体系预处理结合水提法提取灵芝子实体中β-葡聚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灵芝子实体粉碎,进行乙醇-酶体系预处理;2)离心获得预处理后的灵芝子实体滤渣;3)对预处理后的灵芝子实体滤渣进行热水提取β...
刘高强曹静王晓玲
文献传递
蛹虫草光受体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光调控真菌的生长发育和代谢产物合成,是大多数食用菌子实体分化必不可少的环境因子。蛹虫草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食用真菌,光因素对蛹虫草的分生孢子数量、生长速率、子实体发育、昼夜节律以及次级代谢产物虫草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均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基于蛹虫草全基因组的解析和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已鉴定出7种光受体,white collar-1(WC-1)、WC-2、Drosophila-ArabidopsisSynechocystis-humantypecryptochromes(CRY-DASH)、CRY-2、环丁烷嘧啶二聚体光裂合酶(cyclobutane pyrimidinedimer,CPD)、VIVID(VVD)和光敏色素(phytochrome,PHY)。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上述光受体的蛋白结构特征,全面阐述了光受体介导光信号调控蛹虫草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及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等方面的分子机制,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为深入研究蛹虫草光受体的具体功能和相关机制提供参考。
赵敏洁刘必扬张少冰刘勇男刘高强
关键词:蛹虫草光受体生长发育次级代谢
赤芝胞外三萜体外抑制几种细菌生长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管碟法实验了赤芝发酵液中胞外三萜对大肠杆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G+),以及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赤芝胞外三萜组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该赤芝胞外三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0mg/mL;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80mg/mL。此外,该赤芝胞外三萜的抑菌成分在40℃和60℃下(处理2h)较稳定,但在80℃和100℃温度下,热稳定性较差。
刘高强孙虹章春莲
关键词:赤芝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