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燕

作品数:35 被引量:165H指数:9
供职机构:南通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肿瘤
  • 15篇耐药
  • 9篇耐药性
  • 8篇药性分析
  • 8篇医院感染
  • 8篇肿瘤患者
  • 8篇耐药性分析
  • 5篇药物
  • 5篇现患率
  • 5篇菌药
  • 4篇蛋白
  • 4篇内酰胺酶
  • 4篇抗菌
  • 4篇抗菌药
  • 4篇抗菌药物
  • 4篇化疗
  • 4篇化疗患者
  • 4篇肺癌
  • 3篇多药
  • 3篇多药耐药菌

机构

  • 34篇南通市肿瘤医...
  • 3篇南通市第三人...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南通市第一人...
  • 1篇河南省胸科医...

作者

  • 34篇吴晓燕
  • 15篇龚光明
  • 15篇张金业
  • 10篇周红芳
  • 9篇徐俊炜
  • 5篇李桃
  • 4篇朱自力
  • 4篇王丽丽
  • 4篇刘继斌
  • 4篇孙丽
  • 3篇王美华
  • 3篇林兰
  • 3篇张晓芳
  • 2篇倪杰
  • 2篇顾建美
  • 2篇张慧
  • 2篇王健
  • 2篇顾益凤
  • 1篇戚菁
  • 1篇景蓉蓉

传媒

  • 13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交通医学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肿瘤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LDH与β_(2)-MG联合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情诊断及疗效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并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β2-微球蛋白(β_(2)-MG)联合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情诊断及疗效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与同期在该医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其中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LDH与β_(2)-MG的水平均进行检测,然后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时,观察组患者血清LDH和β_(2)-MG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多发性骨髓瘤Durie-Salmon(DS)分期为Ⅲ期的患者血清LDH和β_(2)-MG的水平均高于DS分期为Ⅰ期或Ⅱ期的患者,P<0.05;DS分期为Ⅱ期的患者血清LDH和β_(2)-MG的水平均高于DS分期为Ⅰ期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DS分期为Ⅰ期、Ⅱ期和Ⅲ期的患者血清LDH和β_(2)-MG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治疗16 w后,观察组患者血清LDH和β_(2)-MG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8 w后,P<0.05。治疗8 w后,观察组患者血清LDH和β_(2)-MG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预后良好的患者入院时血清LDH和β_(2)-MG的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的患者,P<0.05。结论:血清LDH与β_(2)-MG联合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情诊断及疗效和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冯晓云吴晓燕
关键词: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
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探讨影响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CVC-RI)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从置管、维护、临床观察、监测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446例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患者,相关性感染10例,感染率2.24%;感染主要与年龄、置管天数、化疗周期、静脉高营养、病情与合并症、应用激素等有关。结论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CVC-RI难以完全避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持导管通畅、缩短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加强导管护理依从性的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龚光明周红芳倪杰邵火芳刘继斌吴晓燕谭清和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肿瘤化疗护理
外周血硫氧还蛋白还原酶与血清CYFRA21-1、CEA在肺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及血浆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在肺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南通市肿瘤医院就诊的16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健康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浆TrxR活性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LIA)检测血清CYFRA21-1、CEA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CYFRA21-1、CEA及血浆TrxR活性水平对早期肺癌的筛查价值。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肺癌组血清CYFRA21-1、CEA及血浆TrxR活性水平均显著升高(t分别为15.180、13.453和16.038,P均<0.001)。与Ⅰ期+Ⅱ期肺癌患者相比,Ⅲ期+Ⅳ期患者血清CYFRA21-1、CEA及血浆TrxR活性水平均显著升高(t分别为5.538、5.740和3.342,P均<0.001)。ROC曲线结果表明,CYFRA21-1筛查早期肺癌的AUCROC、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低于TrxR(P<0.05),CEA筛查早期肺癌的AUCROC、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亦低于TrxR(P均<0.05)。与治疗后相比,治疗前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CEA及血浆TrxR活性水平明显升高(t分别为14.897、7.826和29.989,P均<0.001)。结论血清CYFRA21-1、CEA及血浆TrxR活性水平对肺癌均具有一定的筛查价值,其中TrxR的筛查效能更好。
张洁刘红利吴晓燕顾建美顾益凤倪婷婷
关键词:肺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癌胚抗原
检验科人员锐器伤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2年
目的分析检验科人员锐器伤发生原因,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检验科人员发生的锐器伤进行原因分析,并不断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 5年共发生锐器伤52例次,其中检验人员发生率最低,为20.0%,工友发生率最高,为150.0%;玻璃类为损伤的主要锐器;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有:对锐器伤认识不足、操作不规范、注意力不集中等;经过不断学习与改进,锐器伤逐年减少,发生率由2006年的63.3%下降至2010年的11.8%。结论通过实施加强学习培训、加强自我保护、改善科室环境、调整器械用具、规范操作流程、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应用自动化设备等措施,能有效控制锐器伤的发生。
朱自力吴晓燕张金业
关键词:检验科人员锐器伤
分支DNA技术检测胃癌患者血清游离DNA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探讨分支DNA(branched DNA,bDNA)技术定量检测胃癌患者血清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其在胃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南通市肿瘤医院经病理诊断确诊的99例胃癌患者和100名健康人血清标本,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诊断确诊的32例胃良性肿瘤患者血清标本。用bDNA技术检测其cf-DNA浓度,化学发光法检测其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19—9、CA50、CA72-4含量。用Dunn’S检验比较胃癌组与对照组(良性肿瘤、健康人)cf-DNA含量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5项指标诊断胃癌的效能;Mann—Whitney检验分析血清cf-DNA浓度与患者性别、年龄的相关性;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血清cf-DNA浓度与患者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淋巴转移分类(AJCC)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胃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f-DNA含量分别为2316.0(1028.7~3742.1)、423.3(256.3~519.2)、317.5(172.5~499.7)μg/L,胃癌组cf-DNA含量显著高于胃良性肿瘤组(q=7.612,P〈0.01)及健康对照组(q=7.062,P〈0.01),而胃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598,P〉0.05)。胃癌患者血清cf-DNA含量在不同年龄(t=1388.000)、性别(t=845.000)、肿瘤部位(H=3.471)、肿瘤分化程度(H=0.288)、AJCC分期分组(H=6.053)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癌组血清cf-DNA与CEA、CA19-9、CA50、CA72-4无相关性(尺^2值分别为0.0385、0.0159、0.0029、0.0079,P均〉0.05)。当上述5项指标的最佳诊断临界值分别为973.6μg/L、4.0μg/L、32.8kU/L、12.8kU/L、5.1kU/L时,胃癌组血清cf-DNA的ROC曲线下面积及诊断敏感度[0.94,76.8%(76/99�
吴晓燕张金业钱晨景蓉蓉戚菁施维张鲁榕王志伟鞠少卿
关键词:胃肿瘤DNA
两种分析仪测定血钾、钠、氯结果的比较
2000年
吴晓燕刘国富李明
关键词:分析仪血液检验
食管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食管癌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病率,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以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SSI发生。方法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1-12月食管癌手术患者填写统一表格,并通过现场查看手术切口、病原学检查、调阅相关病历、出院后电话随访等方式,了解SSI发生情况。结果 2013年1-12月共监测食管癌手术患者318例,发生SSI 9例,感染率为2.83%;手术危险指数(NNIS)主要集中在0分与1分,手术患者感染率分别为2.19%、4.54%;主刀医师甲、乙、丙、丁、戊经过NNIS校正后,手术患者感染率分别为9.38%、41.70%、19.68%、0、0(χ2=51.88,P<0.01);感染部位以器官腔隙为主,占66.67%;感染病例标本送检率100.00%,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6.92%;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越临近手术开始时间感染率越低,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者感染率高于术前使用抗菌药物者,延长抗菌药物术后使用时间并不能减少SSI的发生。结论实施目标性监测,加强危险因素管理,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SSI的发生率。
龚光明徐俊炜孙丽周红芳吴晓燕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
恶性肿瘤患者血培养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7年
目的:通过整理和分析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的构成、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血流感染的诊治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分析2014年至2015年2 287份血培养标本,采用BACT/ALERT 3D60血培养仪,运用ATB Expression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本次调查的2 287份血培养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258份,检出率为11.28%。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5.52%,革兰阴性菌占61.78%,真菌占1.93%,专性厌氧菌占0.7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22.73%(5/2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63.27%(31/49),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100%,而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及头孢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及时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的监测,可以选择更有效的抗菌药物,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曹晓莉吴晓燕
关键词:血流感染血培养耐药性抗菌药物
血清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准确率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242(CA242)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医院经胸片或胸部CT诊断为肺良性疾病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CEA、CYFRA21-1、NSE、CA125和CA242联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五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CA125和CA242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在疾病不同分期内血清CEA、CYFRA21-1、NSE、CA125和CA242水平变化显著(P<0.05)。联合检测血清CEA、CYFRA21-1、NSE、CA125和CA242标志物水平,灵敏度为94.2%,特异性为76.5%,准确率为69.4%;单一检测血清CEA、CYFRA21-1、NSE、CA125和CA242灵敏度分别为64.2%、68.3%、51.9%、54.7%和55.6%,特异性分别为87.5%、61.2%、81.2%、81.6%和79.6%,准确率分别为59.7%、41.6%、42.4%、42.1%和61.2%;联合检测灵敏度与准确率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血清CEA、CYFRA21-1、NSE、CA125和CA242联合检测,可提升肺癌诊断准确率,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
戴伟萍胡建平吴晓燕
关键词:CEACYFRA21-1NSECA125CA242
2011年肿瘤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法,以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为主、各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成员配合,床旁调查和查看病历相结合,对调查日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调查实际住院患者836例,发生医院感染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96%;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占50.0%,其次为腹、盆腔内组织感染占25.0%,胸膜腔感染、眼耳口腔感染各占12.5%;抗菌药物使用率16.7%,一联用药占49.29%,二联用药占50.00%,三联用药占0.71%。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法简单,结果可靠,能够真实反映医院感染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有效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王美华龚光明周红芳吴晓燕徐俊炜
关键词:现患率抗菌药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