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俊朝

作品数:29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胶质
  • 12篇胶质瘤
  • 8篇脑胶质瘤
  • 5篇血管
  • 5篇手术
  • 5篇细胞
  • 4篇血管生成
  • 4篇血清
  • 4篇抑素
  • 4篇人脑
  • 4篇人脑胶质瘤
  • 4篇颅脑
  • 4篇内皮
  • 4篇内皮抑素
  • 4篇AS1
  • 4篇FA
  • 4篇S-
  • 3篇血管生成素
  • 3篇神经外科
  • 3篇生成素

机构

  • 24篇沧州市中心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1篇南皮县人民医...
  • 1篇肃宁县人民医...
  • 1篇黄骅市人民医...

作者

  • 28篇姚俊朝
  • 14篇陈永汉
  • 11篇张祥
  • 10篇张刚
  • 8篇王毅
  • 8篇王垒垒
  • 7篇李国京
  • 6篇杜国良
  • 5篇李宗豪
  • 4篇白锡波
  • 3篇贾林伟
  • 2篇李春晖
  • 2篇袁宇
  • 2篇刘海鹏
  • 2篇田耀辉
  • 2篇肖博
  • 2篇郑克彬
  • 2篇任立明
  • 2篇张祥
  • 1篇张艳艳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医院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ncRNA FAS-AS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反义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ntisense transense of FAS(FAS-AS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行镜下手术全切除的脑胶质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因颅脑外伤行手术切除的患者42例为对照组,分别取脑胶质瘤患者及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切除后的脑胶质瘤组织及正常脑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两组脑组织中LncRNA FAS-AS1的表达情况。以脑胶质瘤组织中LncRNA FAS-AS1表达水平的均值为界,将脑胶质瘤分为高表达组(32例)与低表达组(26例),比较不同LncRNA FAS-AS1表达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并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2年随访,分析LncRNA FAS-AS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LncRNA FAS-AS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脑组织[(1.01±0.32)vs.(2.05±0.21),t=7.544,P<0.05]。LncRNA FAS-AS1低表达组患者肿瘤直径、病理分级、瘤周脑水肿(PTBE)程度与高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58例脑胶质瘤患者中有28例死亡,其中LncRNA FAS-AS1低表达组患者2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表达组(30.77%vs.68.75%,Log-rankχ2=7.674,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FAS-AS1低表达、病理分级Ⅲ~Ⅳ级、重度PIBE是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LncRNA FAS-AS1表达下调,其可能成为判断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标记物之一。
姚俊朝张祥王垒垒金治宾张艳艳
关键词:脑胶质瘤临床病理参数预后
基底动脉分叉部临床显微解剖研究
2013年
基底动脉分叉部是神经外科挑战性很大的手术区域之一,其解剖位置深在,周围结构重要、复杂,手术难度大。特别是由于不同视角的变化,解剖结构显露千差万别。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对手术区域解剖结构的熟悉,以及对手术入路显露范围的充分了解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我们利用尸头标本模拟临床手术入路对基底动脉分叉部及周围结构进行观察,对各手术间隙的显露范围进行测量,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的依据。
陈永汉白锡波田耀辉李宗豪张刚王毅姚俊朝
关键词:动脉分叉部显微解剖基底手术区域手术操作技巧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颅脑创伤患者120例,依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型组[13~15(13.6±1.3)分]、中型组[9~12(10.7±1.5)分]及重型组[3~8(5.6±2.6)分],每组40例。另外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于入院第1、3、5、7天,对照组于体检时分别取静脉血,检测血清PCT、CRP水平及WBC数量,分析血清PCT、CRP水平及WBC数量与入院时GCS的关系。结果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入院第1天血清PCT、CRP水平及WBC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于发病后第3天达高峰,第5、7天逐渐下降;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同时间点血清PCT水平依次升高(P均〈0.05),血清CRP水平及WBC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院第1、3、5、7天血清CRP水平及WBC数量与入院时GCS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血清PCT水平与入院时GCS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861、-0.875、-0.768、-0.799,P均〈0.05)。结论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PCT水平升高,其水平变化可用于评估病情。
王垒垒吉苏珍姚俊朝张祥
关键词:急性颅脑创伤降钙素原白细胞
鼻胃管减压并鼻空肠管营养在重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比较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与单纯经鼻空肠管营养2种肠内营养方式在重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重型脑出血患者分成两组进行肠内营养,一组采用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另一组采用单纯经鼻空肠管营养。记录两组置管前及置管后第8天、第15天的营养情况,包括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记录两组置管15d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腹泻、反流、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评定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置管后第15天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组的总蛋白、前白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单纯经鼻空肠管营养组(P<0.05)。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组15d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纯经鼻空肠管营养组(P<0.05),两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示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组预后优于单纯经鼻空肠管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脑出血患者中使用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更能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陈永汉李宗豪赵爱江杜国良姚俊朝
关键词:重型脑出血肠内营养鼻胃管减压
促血管生成素-2、内皮抑素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陈永汉李国京苏凤成任立明肖博魏子兵张刚王毅姚俊朝贾林伟
脑胶质瘤的发生和恶性进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肿瘤内新血管生成是影响其生物学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肿瘤内血管形成程度受正性和负性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调控,当促血管生成因子与抑血管生成因子均衡时,肿瘤血管处于...
关键词:
关键词:脑胶质瘤
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相关手术入路显微解剖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 通过模拟翼点入路和颞下入路,观察到达基底动脉分叉部两种手术入路显露范围的差异,为临床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0例(20侧)成人尸头标本,显微镜下模拟翼点入路、颞下入路,解剖观察基底动脉顶端区域重要神经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明确到达基底动脉分叉部两种手术入路所暴露的视野范围.结果 头偏对侧30°角,经间隙Ⅱ对鞍区后部、基底动脉分叉部显露最充分,经间隙Ⅲ沿颅底视角由0°转向60°,其内侧缘可见度增大,外侧缘渐被颞叶遮挡,45°时间隙Ⅲ可使用面积最大;颞下入路在小脑幕切开前,可暴露中颅窝底、后床突、鞍背、基底动脉分叉部和大脑后动脉的后穿支动脉;切开小脑幕缘后可增加向下的视野暴露,扩大了脑桥中部外侧面视野.结论 翼点入路通过间隙Ⅲ暴露基底动脉分叉部更占优势,利于高于后床突且瘤顶端指向前上方动脉瘤的处理.颞下入路与翼点入路相比可缩短手术距离,可从侧方直视下观察基底动脉分叉部及P1段后方穿支动脉,利于对动脉瘤顶部指向后和后下方动脉瘤的处理.
陈永汉田耀辉杜国良姚俊朝李宗豪
关键词:基底动脉颅内动脉瘤显微解剖神经外科手术
动态监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中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动态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9年8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126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入院时的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组(n=42)、中型组(n=42)及重型组(n=42)。另选取同期的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分别于入院0 h、12 h、24 h、36 h、48 h及72 h,健康组于体检时清晨空腹,分别抽取静脉血,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并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D-LAC、DAO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应用Spearman法分析D-LAC及DAO水平与入院时GC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轻、中、重型组各时间点的血清D-LAC、DAO及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各指标均于发病后24 h达高峰,48 h后逐渐下降。轻、中、重型组同时间点血清D-LAC、DAO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型组不同时间点的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DAO水平在0 h、12 h、24 h、36 h、48 h及72 h与入院时GCS评分均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0.900、-0.937、-0.931、-0.922、-0.900(P<0.05);血清D-LAC水平在0 h、12 h、24 h、36 h、48 h及72 h与入院时GCS评分均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23、-0.920、-0.895、-0.923、-0.928、-0.921(P<0.05)。结论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胃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导致血清中D-LAC、DAO水平升高,其含量与入院时GCS评均呈负相关,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王海伦张祥姚俊朝王垒垒刘猛刘永跃
关键词:急性颅脑创伤动态监测D-乳酸二胺氧化酶C-反应蛋白
LncRNA FAS-AS1调控Fas/FasL通路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LncRNA FAS-AS1调控凋亡相关因子/凋亡相关因子配体(Fas/FasL)通路对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阴性转染组、FAS-AS1转染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中FAS-AS1、Fas、FasL mRNA的表达。细胞计数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细胞中增殖、凋亡及Fas/FasL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AS-AS1转染组FAS-AS1、Fas、FasL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FAS-AS1转染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凋亡细胞出现核色质浓缩和核碎裂。与对照组比较,FAS-AS1转染组细胞蛋白Fas、FasL、凋亡蛋白Caspase-8、Caspase-3、Bax表达显著升高(P<0.05),增殖蛋白CyclinD1、CDK4、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LncRNA FAS-AS1可能通过激活Fas/FasL通路抑制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是胶质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姚俊朝张祥刘晨王垒垒金治宾
关键词:胶质瘤凋亡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45例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2005年5月~2007年6月,我科对45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病人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男28例,女17例;年龄11~72岁,平均36.4岁。颅脑损伤32例,高血压脑出血11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再出血2例。颅骨缺损时间:3~6个月27例,7~12个月15例,>12个月3例;平均5.
李国京陈永汉姚俊朝张刚王毅
关键词:颅骨缺损脑积水颅骨修补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被引量:13
2007年
目前医疗纠纷明显增多,给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分析某大医院2005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以医疗、服务和管理三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医疗纠纷产生的诸多因素,针对新时期新型医患关系的现状、成因及所给启示,从社会、经济、文化、心理、法律等多层面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与处理方法,以期形成一种良好、健康的医患关系。
陈永汉白锡波李国京杜国良张刚姚俊朝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安全管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