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汉

作品数:50 被引量:136H指数:8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血管
  • 9篇手术
  • 8篇胶质
  • 7篇动脉瘤
  • 7篇外科
  • 7篇胶质瘤
  • 5篇动脉
  • 5篇人脑
  • 5篇人脑胶质瘤
  • 5篇神经胶质
  • 5篇神经胶质瘤
  • 5篇胃管
  • 5篇颅内
  • 5篇颅内动脉
  • 5篇颅内动脉瘤
  • 5篇脑胶质瘤
  • 5篇基底
  • 5篇鼻胃管
  • 4篇蛋白
  • 4篇神经外科

机构

  • 43篇沧州市中心医...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学院第...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南皮县人民医...
  • 1篇肃宁县人民医...
  • 1篇黄骅市人民医...

作者

  • 48篇陈永汉
  • 20篇王毅
  • 18篇张刚
  • 16篇李宗豪
  • 14篇田耀辉
  • 14篇樊爱华
  • 14篇姚俊朝
  • 11篇贾林伟
  • 9篇李国京
  • 9篇白锡波
  • 9篇杜国良
  • 5篇王艳州
  • 2篇刘志红
  • 2篇张祥
  • 2篇肖博
  • 2篇崔志明
  • 2篇王书生
  • 2篇张洁
  • 2篇焦保华
  • 2篇任立明

传媒

  • 6篇河北医药
  • 5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承德医学院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南京医学院学...
  • 2篇中国CT和M...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医院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0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2
  • 1篇1989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载瘤骨瓣灭活后回植治疗颅盖骨肿瘤
2007年
目的:探讨颅盖骨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1年2月至2006年2月采用载瘤骨瓣灭活后回植治疗颅盖骨肿瘤2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结果:21例术后均无感染,3例术后出现皮下积液,经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后治愈,1例出院后1年因原发病死亡。结论:载瘤骨瓣灭活后回植是治疗颅盖骨肿瘤的首选方法。
陈永汉李国京杜国良白锡波张刚姚俊朝
关键词:灭活回植
MSCT、MRI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诊断及其组织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扫描(MSCT)、磁共振(MRI)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诊断及其病理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脑神经胶质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78例患者均进行MSCT与MRI检查,比较CT、MRI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总结MSCT、MRI检查中脑神经胶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其病理学特点。结果MSCT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97.43%,MRI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98.71%,两种检查方式对对脑神经胶质瘤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MSCT平扫图像表现为低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者64例,27例患者占位效应较轻,无强化或强化程度低,31例患者占位现象较重,强化明显,少数患者囊中有瘤,瘤中有囊,本质区域强化显著,囊壁呈现不规则强化。MRI图像扫描中多数患者可见肿瘤含实性囊性坏死小肿块,26例患者T1WI序列呈现低信号、T2WI高信号,34例患者表现为长T1、T2信号,信号不均匀或较为混杂,增强扫描多呈现轻-中度不均匀强化。肿瘤细胞为神经胶质及星形细胞,内存在钙化,合并瘤内出血,囊变区域、瘤周组织呈现炎性反应状态。结论MSCT、MRI检查均可有效检出诊断正确诊断脑神经胶质瘤,脑神经胶质瘤多为囊变实性肿块和壁结节的囊性肿块,常合并出血、钙化。
陈永汉李宗豪田耀辉王毅贾林伟徐延峰
关键词:MRI检查脑神经胶质瘤病理学特点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
2001年
信素英樊爱华陈永汉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基底动脉分叉部临床显微解剖研究
2013年
基底动脉分叉部是神经外科挑战性很大的手术区域之一,其解剖位置深在,周围结构重要、复杂,手术难度大。特别是由于不同视角的变化,解剖结构显露千差万别。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对手术区域解剖结构的熟悉,以及对手术入路显露范围的充分了解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我们利用尸头标本模拟临床手术入路对基底动脉分叉部及周围结构进行观察,对各手术间隙的显露范围进行测量,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的依据。
陈永汉白锡波田耀辉李宗豪张刚王毅姚俊朝
关键词:动脉分叉部显微解剖基底手术区域手术操作技巧
鼻胃管减压并鼻空肠管营养在重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比较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与单纯经鼻空肠管营养2种肠内营养方式在重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重型脑出血患者分成两组进行肠内营养,一组采用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另一组采用单纯经鼻空肠管营养。记录两组置管前及置管后第8天、第15天的营养情况,包括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记录两组置管15d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腹泻、反流、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评定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置管后第15天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组的总蛋白、前白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单纯经鼻空肠管营养组(P<0.05)。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组15d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纯经鼻空肠管营养组(P<0.05),两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示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组预后优于单纯经鼻空肠管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脑出血患者中使用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更能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陈永汉李宗豪赵爱江杜国良姚俊朝
关键词:重型脑出血肠内营养鼻胃管减压
非手术疗法治疗体表囊肿150例
2003年
陈永汉樊国新白锡波崔志明樊爱华
关键词:非手术疗法腱鞘囊肿
促血管生成素-2、内皮抑素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陈永汉李国京苏凤成任立明肖博魏子兵张刚王毅姚俊朝贾林伟
脑胶质瘤的发生和恶性进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肿瘤内新血管生成是影响其生物学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肿瘤内血管形成程度受正性和负性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调控,当促血管生成因子与抑血管生成因子均衡时,肿瘤血管处于...
关键词:
关键词:脑胶质瘤
开放侧裂池、基底池治疗外侧裂区对冲性脑挫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外侧裂区脑挫伤术中开放侧裂池、基底池治疗脑挫裂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将106例外侧裂区域对冲性脑挫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清除脑挫裂伤灶及血肿,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充分开放侧裂池、颈动脉池、终板池、基底池。检测术后第3、7、14天血浆和脑脊液中内皮素-1(ET-1)水平,并观察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预后良好率。结果术后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ET-1水平在不同时点(血浆F时间=603.436,脑脊液F时间=684.276)、不同组间(血浆F组间=272.531,脑脊液F组间=317.6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各时点看,除术后3 d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术后7 d、14 d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出院GCS评分高于对照组,ICU监护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85%(41/52)vs51.85%(28/54),χ2=8.496,P<0.01]。结论颅脑外伤术中开放侧裂池、基底池可改善脑挫伤患者的脑血管痉挛,改善预后。
陈永汉贾林伟张刚
关键词:内皮缩血管肽1
大脑半球梗死的外科治疗
2004年
我科自2001年2月至2003年12月收治15例大脑半球梗死患者,经外科治疗,均存活下来,现报告如下:
陈永汉白锡波王艳州张刚王书生张祥王毅
关键词:大脑半球梗死外科治疗存活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20例分析
1992年
对20例眼眶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手术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着重强调单纯眶外侧壁切开术是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术式。
陈永汉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眼眶内肿瘤手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