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春雷

作品数:113 被引量:37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43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7篇医药卫生
  • 8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3篇球菌
  • 31篇葡萄球菌
  • 29篇金黄色葡萄球...
  • 29篇黄色葡萄球菌
  • 24篇沙门氏菌
  • 24篇食品
  • 17篇基因
  • 15篇食源
  • 15篇食源性
  • 13篇引物
  • 13篇食品安全
  • 12篇耐药
  • 11篇PCR检测方...
  • 10篇试剂盒
  • 10篇小球藻
  • 9篇荧光
  • 9篇荧光定量
  • 9篇试剂
  • 9篇碱基
  • 8篇血清型

机构

  • 1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武汉轻工大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上海市食品药...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上海出入境检...
  • 1篇上海大学
  • 1篇石家庄学院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光明乳业股份...
  • 1篇玉林市疾病预...

作者

  • 113篇施春雷
  • 80篇史贤明
  • 15篇崔妍
  • 14篇刘斌
  • 11篇王大鹏
  • 11篇何晓华
  • 10篇宋明辉
  • 8篇龙飞
  • 8篇周秀娟
  • 7篇张忠明
  • 6篇白亚龙
  • 6篇周敏
  • 5篇陈婧
  • 4篇周秀娟
  • 4篇陈博
  • 4篇常江
  • 4篇杨保伟
  • 4篇陈万义
  • 4篇吴正云
  • 4篇淦志兵

传媒

  • 18篇中国食品学报
  • 7篇食品科学
  • 5篇食品安全质量...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微生物学报
  • 3篇食品与生物技...
  • 2篇中国食品科学...
  • 2篇中国食品科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食品工业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南方农业
  • 1篇中国食品科学...
  • 1篇中国食品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13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技术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繁琐复杂、周期较长,难以适应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因而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并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测,为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基因的多样性、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的致病性等各个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方法,总结了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在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并简要阐述了这几种检测方法的利弊。
方婷子施春雷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分子生物学
一种多氨基硅包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氨基硅包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与应用,以磁性纳米粒子为核心,用反相微乳液法对磁性核心进行包硅与氨基化修饰,在氨水催化作用下,水解TEOS和APTES,包被硅层的同时表面形成粗糙的网状结构,此结构表面携带...
史贤明白亚龙施春雷崔妍王大鹏
文献传递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一种食品安全技术领域的增生李斯特菌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其中的试剂盒包括:荧光定量PCR反应液、荧光探针、热启动TaqDNA聚合酶、标准阳性模板和阴性质控标准品;本发明通过采用常规方法提取待测样品DNA,并...
史贤明张丹丹龙飞王大鹏施春雷
文献传递
市售猪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菌株耐消毒剂基因的检测被引量:2
2020年
研究市售猪肉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测定季铵盐类消毒剂对分离菌株MIC范围,以及耐消毒剂基因携带情况。采集春夏季与秋冬季市售生猪肉样品576份,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苯扎溴铵对分离菌株的MIC,采用PCR技术对分离菌株5种耐消毒剂相关基因(qacA/B、qacC/D、qacG、qacH、qacJ)进行检测。576份样品中分离得到29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总分离率为51.56%;其中,春夏季样品374份,分离出158株;秋冬季样品202份,分离出139株。苯扎溴铵对分离菌株的MIC在0.00125~0.01μg/mL,297株中168株检出携带耐消毒剂基因,总检出率为56.6%,qacA/B、qacC/D、qacG、qacH、qac J的检出率分别为2.36%、19.86%、40.74%、6.73%、0.67%。结果表明猪肉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和菌株消毒剂抗性基因携带率较高,猪肉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敏感。本研究为市售猪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控及消除提供参考。
孟含李庆贺苏皖施春雷陈娟唐俊妮
关键词:猪肉金黄色葡萄球菌MIC
多菌灵的毒性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9年
多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内吸、广谱性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广泛应用于蔬果生产中,但易产生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问题。综述了多菌灵在蔬果中的残留现状及降解、毒性、毒理学评价、残留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徐信燡施春雷
关键词:多菌灵降解毒性风险评估
一种基于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领域,建立了一种基于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方法。本发明方法为:利用显微红外光谱仪采集细菌的红外谱图,进行数据预处理后提取特征中红外波段(3000-2800cm<Sup>-1</Sup>、1...
史贤明喻文娟施春雷侯静文王瑞斌朱邦尚王大鹏
文献传递
一种多氨基硅包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氨基硅包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与应用,以磁性纳米粒子为核心,用反相微乳液法对磁性核心进行包硅与氨基化修饰,在氨水催化作用下,水解TEOS和APTES,包被硅层的同时表面形成粗糙的网状结构,此结构表面携带...
史贤明白亚龙施春雷崔妍王大鹏
文献传递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及其表达检测被引量:13
2020年
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一种常见人类病原菌,可通过各种途径污染食品,引发食物中毒。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的分泌会大大增加其侵袭性和致病力。通过对比肠毒素基因的携带及其表达情况,有助于进一步分析肠毒素表达的环境条件,为产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范和控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本研究采用PCR和3M^TMTecra^TM微孔板法分别检测33株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5种传统肠毒素SEA^SEE基因的携带及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该批金黄色葡萄球菌中SE基因的检出率为100%,携带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为seb(48.48%,16/33)和see(9.09%,3/33)。而其中SE蛋白得到表达的菌株仅为63.64%(21/33),这表明不是有SE基因携带就一定可以有相应毒素蛋白的表达,可能还需相应的系统调控和适宜的环境因素。
张婧张易施春雷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表达
基于DNA随机改组技术的扩增内标制备方法
一种生物技术领域的基于DNA随机改组技术的扩增内标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根据目的基因设计得到特异性检测引物和TaqMan探针;根据目标片断上的探针结合部位的DNA序列,采用DNA随机改组软件随机生成改组序列,将生成的改组序...
史贤明龙飞施春雷张忠明
文献传递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及其检测方法被引量:25
2016年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其引起的食物中毒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子。目前共发现22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或类肠毒素(SEA-SEE、SEG-SET、SElU、SElU_2和SElV),其中具有催吐活性的被定义为肠毒素,没有催吐活性或者尚待验证的被定义为类肠毒素(SEl)。传统肠毒素SEA^SEE被报道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肠毒素类型,但是大多数新型肠毒素或类肠毒素与食物中毒的关系还没有被真正认识。本文对近几年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与食物中毒的关系、肠毒素的表达调控以及肠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更好地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新型肠毒素致病性,为今后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李琼琼范一灵宋明辉施春雷杨美成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