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维

作品数:19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吸虫
  • 6篇三苯双脒
  • 6篇片形吸虫
  • 6篇华支睾吸虫
  • 6篇寄生
  • 6篇阿苯达唑
  • 6篇大片形吸虫
  • 5篇青蒿
  • 5篇青蒿琥酯
  • 5篇吸虫感染
  • 5篇华支睾吸虫感...
  • 5篇寄生虫
  • 5篇甲苯咪唑
  • 4篇吡喹酮
  • 3篇小鼠
  • 3篇寄生虫病
  • 3篇虫病
  • 2篇鼠肝
  • 2篇小鼠肝
  • 2篇小鼠肝损伤

机构

  • 19篇广西大学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9篇施维
  • 16篇黄维义
  • 8篇张鸿满
  • 8篇李健
  • 4篇陶俊宇
  • 4篇彭婷
  • 4篇梅雪芳
  • 3篇周庆安
  • 3篇张为宇
  • 2篇方芳
  • 2篇谭裕光
  • 2篇李雯雯
  • 2篇王冬英
  • 2篇江河
  • 2篇何国声
  • 2篇全琛宇
  • 2篇石云良
  • 1篇曾芸
  • 1篇王树艳
  • 1篇莫秀玲

传媒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广西畜牧兽医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应用预防医学
  • 1篇第五届全国人...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产驱虫新药三苯双脒治疗大鼠旋毛虫感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评价三苯双脒对实验动物旋毛虫病的疗效。方法每只大鼠感染旋毛虫幼虫500条。感染后4天(成虫期)用三苯双脒300mg/kg一次给药;感染后14天(移行期)、35天(成囊期)服用三苯双脒150mg/kg·d,连续3天。同时设空白对照和阿苯达唑对照组,成虫期阿苯达唑100mg/kg,顿服,移行期和成囊期均为50mg/kg·d,连续3d。成虫期于感染后第9天检查小肠成虫数,移行期、成囊期分别于感染后第40天和50天检查肌肉中幼虫数。结果成虫期用三苯双脒300mg/kg顿服治疗,减虫率达100%,高于阿苯达唑100mg/kg组(76.5%)。移行期和成囊期阿苯达唑组减虫率分别为92.79%和95.16%,均明显高于三苯双脒组的49.08%和57.79%。结论三苯双脒对肠道旋毛虫成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但对移行期和成囊期幼虫的杀虫作用不如阿苯达唑。三苯双脒对旋毛虫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张鸿满施维江河董娇谭裕光黄维义
关键词:三苯双脒阿苯达唑旋毛虫
黄海海域鲐鱼感染异尖线虫三期幼虫初步调查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异尖线虫三期幼虫在黄海海域鲐鱼体内的感染情况。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1月抽取产自黄海海域的鲜活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113尾(15~20尾/月),分别检查、记录每个个体的体腔,内脏器官,背部、腹部、尾部鱼肉等感染线虫的情况,将所获线虫经乳酸酚透明液透明后于光镜下进行常规的形态学鉴定,并随机取192条(30~35条/月)线虫全基因组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鉴定。结果有98尾鲐鱼感染异尖属线虫三期幼虫,感染率为86.7%;共检出4 770条异尖线虫,感染强度为5~194条/尾不等,平均感染强度为42.2条/尾;体腔和内脏器官感染虫数占鱼体总感染虫数的88.7%(4 229/4 770),腹部肌肉感染虫数占鱼全身肌肉总感染虫数的87.2%(470/539);感染强度随鱼体重增加而增大;所有检出的异尖线虫依据其形态鉴定均为异尖属线虫Ⅰ型幼虫;192条异尖属线虫分别为派氏异尖线虫191条、典型异尖线虫1条。结论黄海海域鲐鱼中异尖属线虫三期幼虫的感染情况比较严重,且感染程度与季节、鲐鱼体重、身体部位有一定关系,检出的异尖属线虫三期幼虫经RFLP分析以派氏异尖线虫为主,这对今后卫生检疫与渔业生产加工出口有一定的提示和指导意义。
李健郭佳妮周君波施维李雯雯方芳黄维义
关键词:鲐鱼寄生虫海鱼
三苯双脒、青蒿琥酯、阿苯达唑、甲苯咪唑与吡喹酮单独或联合治疗大鼠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实验研究
引言/目的比较三苯双脒、青蒿琥酯、阿苯达唑、甲苯咪唑与吡喹酮单独或联合用药治疗感染华支睾吸虫大鼠的疗效以考察配伍的增效作用,寻求更好的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联合用药方式。材料方法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的大鼠于感染后第5周随机分为...
施维张鸿满彭婷陶俊宇李健黄维义
文献传递
大片吸虫分泌排泄抗原对小鼠肝损伤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探究大片形吸虫分泌排泄物对小鼠肝脏的影响,将6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每隔2天注射0.4mgFgESP200μL,对照组注射PBS200μL。于首次注射后第10天、4周、7周、14周、18周处死6只小鼠,观察肝脏表观病理变化,制做肝脏HE染色病理切片并测定血清中与肝功能密切相关的ALT、AST、ALP、ALB、GLB等生化指标的变化。肝脏眼观病理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从第4周可见白色点状结节,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肝脏组织病理结果显示,从第2周开始小鼠肝脏出现空泡变性,至第18周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伴随轻度肝纤维化;生化指标动态变化结果显示,ALT、AST活性在整个试验进程中出现显著上升(P〈0.05),ALP活性在第4周~7周明显升高,之后降低(P〉0.05),ALB和GLB水平在整个试验进程中分别表现为显著下降和显著上升(P〈0.05),提示肝细胞可能发生变性、坏死导致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升高,蛋白合成能力下降。本研究结果表明大片吸虫分泌排泄抗原(FgESP)可导致小鼠肝损伤,损伤程度随着FgESP的持续注射而加重。
梅雪芳施维张瑶瑶黄维义
关键词:大片形吸虫肝脏损伤小鼠
感染大片形吸虫水牛脊髓全基因组DNA的甲基化及其功能的分析
2023年
为探究感染大片形吸虫后不同时间水牛脊髓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类型、占比及其感染后差异甲基化区域(DMR)涉及的功能及信号通路,本研究将大片形吸虫囊蚴经口灌胃感染8~10月龄水牛,分别于感染后3 d(J01)、10 d(J02)、28 d(J03)、42 d(J04)、70 d(J05)和98 d(J06)采集水牛脊髓,利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WGBS)对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测序,测序数据经过滤筛选后,采用Bismark软件分析各组水牛脊髓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类型及其占比(某种类型甲基化序列在该组全部可用测序序列中的占比以及该组某种C类型甲基化的数量在全部C类型甲基化中的占比),并采用weight methylation level对各组水牛脊髓基因组DNA 7个功能区域的甲基化进行聚类分析。WGBS测序结果经过滤后显示,平均每组测序长度为100.29 Gp,Q20%(质量值≥20的碱基占总碱基数的百分比)和Q30%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6组样品亚硫酸盐(BS)转化率均大于99%,表明WGBS测序结果准确可靠;各组样品DNA甲基化类型和占比的分析及统计结果显示,J01~J06组基因组分别包含CG、CHG、CHH 3种类型的甲基化(mCG、m CH及m CHH),且以m CG类型占比最多(63.1%~71.7%,80.11%~85.73%),m CHH类型(0.9%~1.2%,11.27%~15.18%)及m CHG类型均较少(1.0%~1.2%,3.00%~4.8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上述3种类型的甲基化主要分布在水牛脊髓基因组第1内含子和内部内含子。上述结果表明,感染大片形吸虫后水牛脊髓基因组DNA甲基化类型以m CG为主,且第1内含子和内部内含子的甲基化可能影响该两个区域相关基因的正常表达。利用R软件包分析各组水牛脊髓基因组之间是否存在DMR,并采用基于模型的亚硫酸氢盐测序数据分析(MOABS)筛选并统计各组之间的DMR及DMR的数量;采用DAVID软件分析各组DMR在其相应基因组中的分布;采用R语言对各组的DMR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EG富集分析。DMR的筛选及统计结果显示,各基因组
钟舒红盛兆安李军彭昊吴翠兰马春霞彭红艳黄维义施维潘艳
关键词:水牛大片形吸虫脊髓
广西地区人工驯繁猕猴、食蟹猴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广西人工驯养、自繁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猕猴、食蟹猴)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驯繁场的常规饲养管理设置,将猴群分为生长猴群、繁殖猴群、检疫猴群三类,于2008~2012年间采集广西区内六家驯繁场共784份粪样,同时采用直接涂片法、饱和食盐水漂浮法、醛.醚沉淀法对粪样进行处理后镜检。结果猴胃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2.4%。共检查出原虫5类分别为:阿米巴原虫、人毛滴虫、贾第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及球虫:线虫5类分别为:鞭虫、类圆线虫、泡翼线虫、食道口线虫、卷口线虫;绦虫2类分别为膜壳绦虫、司氏伯特绦虫;以及吸虫1类、粉螨1类。生长猴群感染胃肠道寄生虫的种类最少,检疫猴群感染种类多,繁殖猴群则介于两种猴群之间。其中生长猴群与繁殖猴群肠道原虫的感染率相对较高,以阿米巴原虫与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为主。结论此次调查结果显示生活史简单的原虫以及驱虫药驱杀效果不佳的土源性线虫已成为危害广西驯繁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的主要虫种,可作为防控依据:而部分检出虫种可作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原体,因此在防范人与猴群之间的疾病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李健全琛宇施维周庆安张鸿满黄维义何国声
关键词:非人灵长类猕猴食蟹猴胃肠道寄生虫
4种药物单用或联用治疗大鼠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三苯双脒(TBD)、青蒿琥酯(AS)、阿苯达唑(ABZ)、甲苯咪唑(MBZ)单用或联用治疗感染华支睾吸虫大鼠的疗效。方法 140只大鼠各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100个,于感染后第5周开始分组治疗,均采用灌胃给药。感染大鼠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同批感染对照组(每组5~10只),将TBD、AS、ABZ与MBZ分别按照高、低剂量单剂用药和两两配伍给药,顿服,观察疗效。治疗后10d处死大鼠,解剖,收集胆管和肝组织内的华支睾吸虫,计算平均虫数和减虫率,对相应组间的平均虫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感染华支睾吸虫大鼠用75mg/kg体重TBD、MBZ、ABZ单剂治疗后,平均减虫率分别为98.04%、100%和86.67%,30mg/kg体重AS治疗后减虫率为87.25%;当给药剂量均降低1/3时,上述各药物治疗组的平均减虫率分别降至78.3%、46.02%、31.94%和62.07%。50mg/kg体重TBD分别与50mg/kg体重MBZ、ABZ配伍用组平均减虫率为98.43%和100%,检虫数与75mg/kg体重TBD、MBZ、ABZ单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mg/kg体重AS分别与50mg/kg体重ABZ、50mg/kg体重MBZ配伍用,平均减虫率为89.22%和97.55%,检虫数与75mg/kg体重ABZ、MBZ,30mg/kg体重AS单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可降低给药剂量,并具有增效作用,50mg/kg体重TBD分别与50mg/kg体重MBZ、ABI配伍用对治疗大鼠华支睾吸虫病疗效较好。
施维李健彭婷陶俊宇张鸿满黄维义
关键词:三苯双脒青蒿琥酯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华支睾吸虫
大片形吸虫排泄分泌产物对体外培养LO2人肝细胞的影响
2018年
目的初步探讨大片形吸虫排泄分泌产物(FgESP)对体外培养LO2人肝细胞的增殖及对肝细胞损伤相关的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LO2人肝细胞分为5个密度组(1 000、 3 000、 5 000、 7 000、 10 000个/孔),铺于96孔板中,空白对照组只加入培养基,根据LO2细胞生长曲线选择最适细胞铺板密度。在96孔板中,以最适细胞密度铺板,分为0.02、 0.10、 0.20、 0.40、 1.00 mg/ml FgESP等5组,每组设4个重复,以PBS作为阴性对照组,在培养箱中孵育4、 8、 12、 24、 48和72 h后进行MTT细胞活性检测,测吸光度(A_(490)值)。在24孔板中,分为0.02、 0.10、 0.20、 0.40、 1.00 mg/ml FgESP等5组,每组设3个重复,以PBS作为阴性对照组,分别在培养4、 8、 12、 24、 48和72 h后,收集LO2细胞上清,测定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的含量。采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LO2人肝细胞生长曲线,筛选出5 000个/孔为96孔板最佳铺板密度。FgESP作用72 h后, MTT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显示, 0.02、 0.10、 0.20、 0.40、 1.00 mg/ml FgESP等5组的A_(490)值分别为1.29±0.01、 1.28±0.06、1.13±0.08、 0.97±0.06、 0.25±0.01,均低于对照组(1.45±0.05)(P <0.01)。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 0.40、1.00 mg/ml FgESP作用细胞LO2人肝72 h后, ALT含量分别为2.00±0.00、 3.67±0.58, AST含量分别为5.33±0.58、7.67±0.58,均高于对照组的(P <0.01);作用48 h后, 1.00 mg/ml FgESP组ALT、 AST含量分别为2.00±0.00、7.00±0.00,高于对照组的0.33±0.58、 3.67±0.58 (P <0.01);在12~72 h内, 0.10、 0.20、 0.40、 1.00 mg/ml FgESP作用后ALP含量升高(P <0.01),而0.02 mg/ml FgESP仅在作用72 h后ALP含量升高(P <0.01);各实验组ALB含量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gESP体外作用可抑制LO2人肝细胞增殖能力,且细胞增殖的抑制及损伤程度与FgESP的浓度相关。
赵文苹梅雪芳施维朱彬侯林静黄维义
关键词:大片形吸虫MTT法细胞损伤
多重PCR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上的应用及其建立方法的浅析
2010年
石云良黄维义张为宇施维王树艳
关键词:寄生虫病病原体感染PCR方法细菌性疾病
大片形吸虫感染致小鼠肝损伤的动态变化
<正>为探讨非适宜宿主中大片形吸虫感染引起的肝脏病理改变和血清学变化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将72只4~5周龄SPF级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只,感染组48只,感染组每只小鼠感染大片形吸虫囊蚴15个。于感染后1、3...
梅雪芳全琛宇盛兆安施维王冬英黄维义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