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芳
- 作品数:37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椎血管瘤的MR表现及诊断
- 2005年
- 目的:分析脊椎血管瘤的MR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1例患者共15个脊椎血管瘤病灶的MR资料,其中2例3个病灶有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所显示的全部15个病灶中,14个病灶为短T1长12信号,1例为稍长T1长12信号:T1W抑脂序列上15个病灶信号均有衰减,呈等或稍低信号;T2W抑脂序列上15个病灶均为高信号,信号衰减不明显;9个病灶冠状位及矢状位表现为典型的“栅栏状”改变,轴位表现为蜂窝状或网眼状改变;6个病灶表现不典型;2个病变椎体形态稍饱满;3个病灶累及椎弓根。3个病灶CT扫描均见栅栏状及蜂窝状改变。结论:脊椎血管瘤在MRI上具有特征性表现;常规T1W及T2W与抑脂序列的联合应用,对脊椎血管瘤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薛贞龙王苇李澄杜芳
- 关键词:病灶脊椎血管瘤MR表现MRI
- 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增强扫描在尺桡神经病变的应用
- 2015年
- 尺桡神经范围较长,其病变类型亦多,常见的如外伤性病变、肿瘤性病变、慢性疾病相关病变及炎症性病变等。尺桡神经病变严重影响上肢感觉,造成运动功能障碍,常规依靠临床病史、体征及电生理检查等诊,X线、超声及CT检查技术能力有限。磁共振成像属无创检查,且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外周神经病变诊断。而常规磁共振检查序列较难显示尺桡神经全貌,且易受周围软组织干扰。
- 王小莉杜芳成维艳李澄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神经病变快速自旋回波尺桡周围软组织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1H磁共振波谱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杜芳李澄王苇邹晓东杜先懋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MRIMRS
- 肺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肿瘤细胞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利用表观扩散系数(ADC)来评价肺癌的组织学特征。方法28例肺癌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52岁。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测量病灶的ADC,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ADC间的差别。对11例外科切除的肺癌病灶ADC与细胞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平均ADC分别为(1.67±0.20)×10-3mm2/s、(2.08±0.28)×10-3mm2/s、(1.76±0.21)×10-3mm2/s,腺癌的ADC明显高于鳞癌及小细胞癌(P<0.05)。肺癌ADC与细胞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0.71,P=0.015)。结论腺癌的ADC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肺癌;ADC似乎可以鉴别肺癌的组织学类型。
- 刘振生李澄陈建何玲杜芳王苇罗志刚薛贞龙赵义周长武
- 关键词:肺癌磁共振成像
-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MRI诊断研究
- 1997年
- 李澄杜芳
- 关键词:原发性椎管内肿瘤MRI
- 小脑梗塞的MRI诊断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分析小脑梗塞的MRI表现,探讨MRI对小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小脑梗塞的MRI图像。结果:1小病灶(<10mm)多呈斑点样,远离脑表面,大病灶(>10mm)多呈楔形、近脑表面;2小脑梗塞的MRI信号有其特点,且与病程及病灶大小相关。结论:MRI对小脑梗塞的诊断优于CT,结合临床资料可以与其它疾病相鉴别。
- 杜芳李澄杜先懋何玲周龙平
- 关键词:小脑梗塞MRI脑梗塞
- 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MRI表现。对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MRV检查,4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MRI能显...
- 杜芳李澄蔡玉建薛贞龙何玲颜虹
- 文献传递
- MSCT及MRI对肝门胆管癌可切除性评价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MRI对肝门胆管癌(hepatic hilum cholangiocarcinoma,HHC)的分型诊断与可切除性评价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MSCT及MRI均定性诊断为HHC的患者25例,对MSCT轴位图像、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MRI轴位、冠状位图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进行分析,分别评价肿瘤病灶的Bismuth-Corlette分型,并与术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比较MSCT及MRI对HHC分型及可切除性评价的情况。结果25例中,Ⅰ型、Ⅱ型、Ⅲa型、Ⅲb型和Ⅳ型分别为2、4、3、9和7例;12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Ⅰ型、Ⅱ型、Ⅲa型、Ⅲb型和Ⅳ型分别为2、3、1、5和1例。MSCT评价肿瘤病灶的Bismuth-Corlette分型诊断准确性达84%(21/25),MRI诊断准确性达88%(22/25),两种方法的分型结果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MSCT及MRI对肿瘤术前可切除性评价与术中评价一致率均为80%(20/25),两种方法对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结论对于HHC,MSCT及MRI均能作出较准确的Bismuth-Corlette分型诊断,都可以为肿瘤术前可切除性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 陈文娟李澄王礼同杜芳杜先懋何玲焦志云
- 关键词:胆管癌肝门部可切除性
- MRCP、MR平扫和增强与MSCT结合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癌术前检出的对照研究
- 目的:用接受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分析对比多排螺旋CT和核磁共振对肝外胆管癌术前检出的研究。方法:以手术和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23例肝外...
- 李澄刘振生王礼同王苇杜芳
- 文献传递
-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特殊CT征象分析被引量:6
- 1995年
- 目的:研究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提示新征象。材料和方法:对110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CT平扫资料,分析不同的出血和积血部位形成的不同CT图像特征。并与60例成人SAH的CT表现加以对照。结果:发现三个特殊CT征象:(1)矢状窦旁征(Δ征)87例(79.0%)-血液积聚于矢状窦及窦汇旁。(2)天幕缘征(Y征)55例(50.0%)-血液积聚于小脑天幕缘上下。(3)边缘模糊征91例(82.7%)-血液积聚于纵裂池内,深入至大脑半球内侧面脑沟内。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出血部位不同可形成不同的CT表现。作者提出三个新征象:矢状窦旁征,天幕缘征,边缘模糊征。对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李澄杜芳吴克强颜虹
- 关键词: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CT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