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伟
- 作品数:26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异丙酚诱导GAD_(67)-GFP基因敲入小鼠意识消失过程中GABA能神经元的活化
- 2009年
- 探讨在系统性给予谷氨酸脱羧酶67-绿色荧光蛋白(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异丙酚后诱导的意识消失作用中的GA-BA能神经元的活化情况。GAD67-GFP阳性小鼠20只,腹腔注射异丙酚130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后5min,30min,1h进行行为学评分,随后立即处死并取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神经元活化标记物Fos在全脑的表达分布并用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观察Fos与GABA能神经元的共存情况。行为学结果表明在给予异丙酚后5min和30min均能达到适度或深度麻醉效果,而1h时则处于过渡状态,行为学评分为5min时13分,30min时14分,1h时为9分。与对照组相比,Fos在海马CA1区、杏仁核、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室旁核、梨状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表达在三个时间点都有明显增加(P<0.05),在嗅球外丛状层有表达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注射后5min、30min和1h下丘脑腹内侧核有Fos与GABA共存,有共存的细胞占该区域Fos阳性神经元的80.3%、89.7%和91.6%。下丘脑腹内侧核GABA能神经元活化是异丙酚诱导意识消失的可能机制之一。
- 周扬汪伟韩丽春高巍徐礼鲜武胜昔张惠
- 关键词:异丙酚GABAFOS
- 雷公藤甲素抑制中枢神经免疫反应预防并治疗神经病理性痛
- 目的:目前对神经病理性痛尚缺乏有效的镇痛手段。鉴于中枢神经免疫调节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关键作用,以炎症反应作为靶点的疼痛治疗策略逐渐受到关注。雷公藤甲素(T4)由于能够抑制炎症反应被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
- 汪伟每晓鹏张惠徐礼鲜
-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神经病理性痛
- 文献传递
- 气道解剖教学在颌面外科困难气道处理培训中的应用
- 2016年
- 作为一所大型口腔专科医院,经常面临极为复杂的困难气道,这对麻醉医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多年来特别注重对青年住院医师困难气道模拟培训,并在培训中特别引入气道解剖教学。通过培训,青年医师在入职前均有良好的气道解剖基础,加上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摸索提高,他们均能很快有效处理常见甚至复杂的困难气道。这项教学工作让基础理论服务于临床,使解剖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在临床问题的处理中大方光芒。
- 汪伟张惠
- 关键词:颌面外科困难气道
- Neurochemical features of enkephalinergic neurons in the trigeminal subnucleus caudalis of the preproenkephalin-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transgenic mouse
- 黄静陈晶王亚云魏燕燕王文汪伟李云庆武胜昔
- GAD67-GFP转基因小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和极间亚核内GABA和甘氨酸共存神经元的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本文以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为研究工具,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观察了小鼠三叉神经脊束核(spi-nal trigeminalnucleus,V)的吻侧亚核(Vo)和极间亚核(Vi)神经元内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标识物质]和甘氨酸(glycine,Gly)的定位分布和共存情况。结果显示,在Vo和Vi内均有比较密集分布的GAD67和Gly阳性神经元。此外,在Vo和Vi内也可见一些GAD67阳性神经元同时呈Gly阳性反应,即存在GAD67/Gly双标神经元。结果表明,Vo和Vi内有GABA和Gly共存神经元,它们可能在初级传入信息的传递和调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信波刘翔宇汪伟王亚云武胜昔李云庆
- 关键词:三叉神经脊束核Γ-氨基丁酸甘氨酸转基因小鼠
- 炎症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模型被引量:8
- 2007年
- 汪伟王文武胜昔李云庆
- 关键词:神经机制病理性炎症
- 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TLR3参与氯胺酮治疗神经病理性痛
- 背景和目的 :近年来,通过胶质细胞来控制神经病理性疼痛已成为一个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事实上,从外周到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表型的改变在整个痛觉传导通路中都有过报道,而且在动物模型中,通过药理学方法抑制这些胶质细胞的活动可以...
- 每晓鹏汪伟张惠徐礼鲜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痛脊神经结扎小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3氯胺酮
- 文献传递
- 脊髓背角Wnt信号通路在外周神经损伤所致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
- 背景:近年来,通过胶质细胞来控制神经病理性疼痛已成为一个有前景的研究方向。星形胶质细胞在SNL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报道海马区的星形胶质细胞Wnt信号通路参与了突触可塑性改变,而在脊髓背角,突触的可塑性...
- 每晓鹏周扬汪伟张惠徐礼鲜
- 关键词:脊神经结扎
- 文献传递
- 大鼠延髓背角内吗啡肽-2阳性神经纤维的来源研究
- 朱超惠瑞陈涛汪伟吕伯昌张婷李云庆
- Wnt信号通路在外周神经损伤所致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
- 背景:近年来,通过胶质细胞来控制神经病理性疼痛已成为一个有前景的研究方向。星形胶质细胞在SNL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报道海马区的星形胶质细胞Wnt信号通路参与了突触可塑性改变,而在脊髓背角,突触的可塑性...
- 每晓鹏周扬汪伟张惠徐礼鲜
- 关键词:脊神经结扎Β-CATE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