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璞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鹅IgA重链恒定区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2013年
- 为了研究鹅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试验采用PCR技术,参考鹅IgA重链恒定区(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F基因,构建了含有F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GoIgA-C,目的基因为1 339 bp,再进行IPTG诱导表达、ELISA检测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F的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50 ku,切胶纯化并以其为免疫原制备了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在1∶25 600以上;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备与鹅IgA反应的性质,与人、猪、牛和鸡免疫球蛋白均不发生反应。说明试验成功获得了F重组蛋白及小鼠多克隆抗体。
- 盛巧玲郭永丽魏双施王璞高明春王君伟
- 关键词:基因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 A型产气荚膜梭菌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
- 近年来,我国许多牛场爆发产气荚膜梭菌病,同时产气荚膜梭菌病疫苗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本研究以牛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强毒株C987株为基础,通过灌胃或皮下注射方式接种小鼠,记录其发病和死亡情况,并剖检观察小鼠内脏各器官...
- 王璞盛巧玲李鑫孟祥莉张文龙王君伟
- 关键词:A型产气荚膜梭菌小鼠
- 文献传递
- 产气荚膜梭菌与化脓隐秘杆菌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及体液免疫效果评价
- 产气荚膜梭菌病又称为“猝死症”,近年来,我国许多牛场爆发产气荚膜梭菌病,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两季高发。该病呈全球流行态势,目前主要利用抗生素和灭活疫苗对该病进行控制,化脓隐秘杆菌感染常引起家畜多器官的化脓性感染,主...
- 王璞
- 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化脓隐秘杆菌二联灭活疫苗抗体水平
- 文献传递
- 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溶血活性鉴定被引量:1
- 2013年
- 为研究化脓隐秘杆菌致病机制及其病原学诊断方法,本研究克隆了编码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蛋白的plo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plo,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 E3)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约为62 ku,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可以与鼠抗化脓隐秘杆菌血清发生反应。采用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128 000,western blot和琼脂双扩散试验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与天然PLO蛋白发生反应。溶血试验表明重组蛋白能够溶解红细胞,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有效中和重组蛋白的溶血活性。
- 孟祥莉母晓宇刘晓丹徐凝王璞高明春张文龙王君伟
- 关键词:溶血素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 A型产气荚膜梭菌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13年
- 近年来,我国许多牛场暴发产气荚膜梭菌病,同时产气荚膜梭菌病疫苗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本试验以牛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强毒株C987株为基础,通过灌胃或皮下注射方式接种小鼠,记录其发病和死亡情况,并剖检观察小鼠内脏各器官病变及组织学变化,建立小鼠感染模型。结果表明,灌胃和皮下注射接种方式,A型产气荚膜梭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4.35×109 CFU和8.0×106 CFU。感染小鼠腹部明显膨大,剖检内脏器官均出现明显病变,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内脏器官大多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及不同组织学变化。皮下注射方式在接种细菌数量、试验平行性、小鼠死亡率上均优于灌胃接种方式,因此皮下注射接种方式更适合作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小鼠感染模型的接种途径。本试验为牛A型产气荚膜梭菌疫苗的评价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动物模型。
- 王璞盛巧玲李鑫孟祥莉张文龙王君伟
- 关键词:A型产气荚膜梭菌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