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敏 作品数:53 被引量:131 H指数:6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天文地球 文化科学 更多>>
介入治疗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田敏 吕毅 王博 刘学民 于良 刘亚民 薛挥 雷新军 秦皓 张晓刚 沙焕臣 师建华 李伟之肝移植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田敏 吕毅 王博 刘学民 于良 张晓刚 师建华 沙焕臣心脏死亡供体经典原位肝移植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总结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体供肝获取及应用于肝移植的临床经验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Maastricht标准或中国标准,共获取18例DCD供肝,于该院完成经典原位肝移植14例,送往其他移植中心3例,放弃1例。对18例供体与在该院完成肝移植的14例受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供肝情况、受体围手术期及随访结果。结果 18例供体中符合Maastricht标准Ⅲ类5例、Ⅴ类2例,符合中国标准Ⅲ类(即脑-心双死亡标准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 plus cardiac death,DBCD)11例。按规范器官获取流程取得供肝。供肝的热缺血时间为11~18min,平均为14.5min;冷缺血时间为90~600min,平均为350min。14例受体均顺利完成移植手术。其中12例受体预后良好,肝功能逐渐恢复,未出现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血栓形成、排斥反应,但2例出现胆道狭窄并发症,经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引流通畅;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平均7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3d,病情稳定后出院。1例受体术后2d死于肝衰竭,其供体原发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需给予大量多巴胺维持其血压;另1例于术后当日死于腹腔内大出血,其供体为重症哮喘、心肺复苏后死亡。12例受体者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总体存活率为85%,肿瘤患者尚未发现复发转移。结论 DCD可以扩大供肝来源且近期效果良好,具有可行性。实施可控型DCD捐献,严格掌握供者适应证、加强器官评估、缩短热缺血时间和冷缺血时间,是保障供肝质量的重要因素。 刘学民 王博 于良 刘昌 向俊西 田敏 吕毅关键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肝移植 预后 一种基于量子计算模拟蛋白质-小分子动力学的方法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利用量子计算技术来模拟蛋白质和小分子动力学的方法。通过四个主要步骤:构建量子态表示、使用量子门电路模拟结合解离过程、在量子计算机上执行模拟、以及基于模拟结果分析关键参数,本方法旨在精确捕捉复杂生物分子系统... 田敏 贺海奇 吕毅 王博 吴荣谦肝移植术后CNI免疫抑制剂相关性高钾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研究肝移植患者术后远期高钾血症的发生情况,探讨CNI 免疫抑制剂与高钾血症的关系及其诊治.方法 随访我院2010 年1 月-2015 年5 月肝移植患者213 例的病例资料,其中6 例术后反复发生高血钾症共计16 ... 田敏 吕毅 刘鹏 刘学民 王博 于良 刘昌 张晓刚 张静 王丽影响重型肝炎肝移植预后的因素分析 邸莹 林婷 刘昌 高洁 张春 田敏 冶春娟猪源性CTLA4Ig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011年 目的为进行基因转移阻断T细胞共刺激通路诱导异种胰岛细胞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构建携带猪源性CT-LA4Ig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分离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RT-PCR扩增pCTLA4胞外段基因。将PCR产物克隆入pGH-IgG,阳性克隆以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目的融合基因pCTLA4Ig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IRES-hrGFP-1,与骨架质粒pAdEasy-1在大肠杆菌BJ5183内进行同源重组,重组质粒经酶切线性化转染入293A细胞进行包装。结果构建了携带pCTLA4Ig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病毒滴度达1×1013PFU/L。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pCTLA4Ig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异种胰岛细胞移植排斥反应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与工具。 朱海涛 田敏 于良 吕毅 王博关键词:腺病毒 基因转移 利用远程移动医疗技术加强肝移植病人围手术期管理的初步探索 2016年 肝移植是目前针对各种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成功率已超过90%,但我国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仍低于西方国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肝移植患者术后管理及随访体系不健全,健康教育不足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11。做好肝移植患者术后随访及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具有积极作用。 田敏 董鼎辉 徐向华 吕毅 王丽 杨桓 吴荣谦 向俊西 朱皓 刘学民 王博 贾丽娜关键词:终末期肝病 围手术期管理 移植病人 肝移植患者 自我管理能力 原位肝脏移植术后胆瘘的类型与治疗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原位肝脏移植术后胆瘘的类型、方法选择及不同方式的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9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4例肝移植术后胆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狭窄将胆瘘分为4型。患者均接受内镜或介入治疗,包括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或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ercute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观察指标为胆瘘发现时间、胆瘘位置、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PTCD并发症、腹腔或胆道引流管拔出时间、新发胆道狭窄等。结果 24例胆瘘于肝移植术后(46.5±36.6) d(6~122 d)发现。Ⅰ~Ⅳ型胆瘘分别有6例、14例、2例和2例。22例胆瘘治愈,总体治愈率91.7%。24例均首先接受ERCP,技术成功率及治愈率分别为87.5%(21/24)和85.7%(18/21)。Ⅰ~Ⅳ型胆瘘ERCP的治愈率分别为6/6、84.6%(11/13)、1/2和0,ENBD与ERBD的胆瘘治愈比列分别为8/10和6/8。5例ERCP未成功者接受PTCD治疗,成功及临床治愈比例分别为4/5和3/4。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为33.3%(8/24),Ⅱ型胆瘘胆管炎发生率高于Ⅰ型[35.7%(5/14)比16.7%(1/6)],合并非吻合口狭窄者比合并吻合口狭窄者更易发生胆管炎[83.3%(5/6)比16.7%(3/18)]。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瘘首选ERCP,次选PTCD。Ⅰ~Ⅳ型胆瘘分别优选ENBD、ENBD联合ERBD、ENBD及PTCD治疗。 李宇 郝杰 杨雪 陶杰 田敏 刘学民 王博 吕毅 孙昊关键词:肝移植 胆瘘 吻合口狭窄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 腹膜后肿瘤误诊为原发性肝癌5例分析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腹膜后肿瘤误诊原因及手术经验教训,旨在提高诊断及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腹膜后肿瘤5例误诊为原发性肝癌病历资料。结果:5例患者术前行腹部B超、CT,均报告肿块来源于肝脏,术中确诊为腹膜后肿瘤行肿瘤切除或取活检术。结论:认真分析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和程度,对可疑病变可行超声造影,这是提高诊断正确率的关键。采用肿瘤合并大血管切除及血管重建可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田敏 吕毅 刘昌 于良 刘学民 王博关键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