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剑峰

作品数:8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勘探
  • 3篇石油勘探
  • 3篇塔里木盆地
  • 3篇盆地
  • 3篇成藏
  • 2篇油气
  • 2篇有机质
  • 2篇源岩
  • 2篇识别技术
  • 2篇水溶气
  • 2篇烃源
  • 2篇烃源岩
  • 2篇气田
  • 2篇海相
  • 2篇海相烃源岩
  • 2篇和田河气田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勘探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石油天然气总...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8篇胡剑峰
  • 5篇王飞宇
  • 3篇庞雄奇
  • 3篇李梅
  • 3篇张水昌
  • 2篇秦胜飞
  • 2篇卢玉红
  • 2篇张秋茶
  • 1篇张宝民
  • 1篇曾花森
  • 1篇李秀明
  • 1篇李启明
  • 1篇唐子军
  • 1篇肖中尧
  • 1篇师玉雷
  • 1篇马茂艳
  • 1篇吴敏
  • 1篇蔡振忠
  • 1篇戴金星
  • 1篇邹才能

传媒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第三届全国沉...
  • 1篇全国第三次含...
  • 1篇第三届全国沉...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高有机质海相烃源岩沉积特征、形成模式和控制因素
<正> 烃源灶的展布圈定和生烃强度表征是油气勘探的关键性基础工作,而其研究的精度取决两个方面:一是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的分布厘定,二是有机成熟度和生烃历史分析和重构海相地层高有机质丰度沉积物特征、形成模式和控制因素是海相烃...
王飞宇张宝民王毅张水昌李秀明肖中尧李梅胡剑峰梁狄刚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水溶气成藏过程被引量:29
2006年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的天然气具备水溶气成藏地球化学特征和理想的水溶气成藏条件。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和田河气田圈闭形成,巴楚断隆以南的西南坳陷寒武系高—过成熟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在深部高温、高压条件下大量溶解于水中。随着断裂的开启,在异常压力驱使下,水溶气沿断裂从深部寒武系运移至气田东部的奥陶系和石炭系圈闭中,由于压力和温度降低,水溶气释放形成游离气气顶,气水界面下部的水体继续自气田东部高压区向西部低压区沿不整合面长距离运移,运移过程中压力不断降低,导致水溶气不断释放,变成游离相天然气,在运移路径上成藏,形成条带状、串珠状分布的和田河气田。由此造成气田西部井区天然气偏干、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偏重、CO2含量明显偏高,一系列的水溶气运移参数自东部井区向西部明显增大。
秦胜飞邹才能戴金星李梅胡剑峰张秋茶卢玉红
关键词:和田河气田水溶气运移成藏
和田河气田水溶气成藏特点对克拉2气田的启示被引量:15
2007年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天然气成藏倍受关注,存在许多疑惑有待于解决。本文根据和田河气田水溶气成藏地质条件和成藏特点,认为克拉2气田具有更优越的水溶气成藏条件,拜城凹陷中生界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在深部高温、高压状态下大量溶解于水,以水溶气的形式保留在深部地层中,而新构造运动产生了断层相关褶皱,深部的水溶气便沿断裂往上运移至第三系和白垩系圈闭中并随温度和压力降低脱气成藏,从而使天然气具备水溶气的某些特征。指出克拉2气田气-水界面以下的高压水体中未释放出的天然气储量也相当可观,随着气田开发,压力降低,水体中天然气会不断释放,这对该气田天然气可采储量和开采年限的重新估算都有重要的意义。
秦胜飞李梅胡剑峰张秋茶卢玉红
关键词:克拉2气田水溶气地球化学成藏条件
石油运移途径探测和古油柱识别技术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正> 油气运移和聚集成藏是地质历史上的动态过程,重构其地质过程必须分析油气运移和成藏的化石记录,因为它们是地质历史过程的直接标志。通过对运移通道和储集层中残留烃类的分析,可识别油气的运移途径和地质历史
王飞宇张水昌庞雄奇胡剑峰刘可禹
文献传递
古油层识别技术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32
2005年
古油层识别技术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高孔隙度和渗透率层段识别,二是残留烃数量分析,三是盆地流体历史模拟技术。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和荧光颗粒定量技术分别采用显微岩石学和激光扫描分析方法,确定储集层中油包裹体的丰度,而储集层中油包裹体丰度反映它在地质历史中古含油饱和度。油层的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值大于5%,并至少有一部分样品大于10%,水层的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值小于1%。一些油层中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高值缺乏指示了快速成藏或浅部成藏。在石油运移通道层段,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值主体值为1%~5%,但这些层段在垂向上仅局部分布。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和荧光颗粒定量技术可用于识别古油层,判识古油水界面,寻找再运移石油,确定天然气或凝析气藏早期是否存在早期石油充注事件,识别次生油藏,寻找下伏油藏,限定油气充注模式。
王飞宇庞雄奇曾花森师玉雷胡剑峰刘可禹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高有机质海相烃源岩沉积特征、形成模式和控制因素
本文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高有机质海相烃源岩沉积特征、形成模式和控制因素,对一些新探井和剖面的系统地球化学分析、层序地层格架中高有机质丰度源岩分布、培里木盆地油族划分和可能油源岩有机相分析,为更加精确分析塔里木盆地台盆...
王飞宇张宝民王毅张水昌李秀明肖中尧李梅胡剑峰梁狄刚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海相烃源岩油气勘探
文献传递
海西运动在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海西运动期是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中的一次重要变革期,定型于该时期的古隆起周缘紧邻生烃中心,是油气运移的长期指向区;断裂和岩溶作用的发育为油气的运聚提供了良好通道及储集空间。而台盆区后期构造运动的稳定及石炭系区域泥岩盖层的叠合与碳酸盐岩缝洞系统构成有效储盖体系,匹配于中下寒武统烃源岩的海西运动期生油高峰,有利于台盆区大油气田的形成与保存。根据台盆区"古隆起控油、斜坡带富集"的油气分布规律,指出塔中、轮南、英买力及巴楚古隆起是台盆区加强黑油勘探的有利领域。
李启明蔡振忠唐子军周勇胡剑峰李保华吴敏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海西运动古隆起
石油运移途径探测和古油柱识别技术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石油运移途径探测和古油层识别技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高孔隙度和渗透率层段识别;二是残留烃数量分析,分析对象包括赋存于孔隙和裂隙之中的烃类和赋存在胶结物中的烃类流体包裹体,目前采用的技术包括储层可溶烃数量和成分(抽提、T...
王飞宇庞雄奇马茂艳张水昌胡剑峰刘可禹
关键词:石油勘探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