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元
- 作品数:14 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分析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的并发症。方法选取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2例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4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其中切口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合并钛网外露1例,继发性癫痫发作2例,皮下积液7例,少量硬膜外血肿合并凝血功能紊乱1例,一过性肌力下降2例,一过性咀嚼痛3例,轻度一过性精神症状1例。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虽简单易行,但仍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应引起临床重视,注意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 张勇葛玉元余万
- 关键词:颅骨缺损修补术钛网并发症
- 颅脑外伤后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分析探讨颅脑外伤后脑梗死的发生机制以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110例颅脑外伤病例,分析颅脑外伤后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结果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与GCS评分、年龄、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无脑疝、是否有高血压病史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性别、受伤原因以及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有脑疝、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高龄、合并高血压病史易发生外伤性脑梗死。对脑外伤的及早综合治疗,积极预防脑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张旸葛玉元李洪福
- 关键词:颅脑外伤脑梗死
- 3D-Slicer软件辅助定位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观察3D-Slicer软件辅助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1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根据CT信息在3D-Slicer软件辅助下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30例,仅根据CT信息简易定位下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2 h和3 d时脑内血肿清除率、术后3 d时再出血发生率;随访30 d,观察两组病死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缩短,术后脑内血肿清除率及mRS评分<3分患者比例增加(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稍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77%vs.73.33%)(P<0.05)。结论3D-Slicer软件辅助定位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术前精准定位辅助工具。
- 葛玉元余万张勇
-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基底节区
- 保守治疗的创伤性急性硬膜下出血发展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的创伤性急性硬膜下出血(aSDH)发展成需手术的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在我科保守治疗的轻度aSDH患者121例,其中后期未发展成cSDH患者83例(A组),后期发展成需手术的cSDH患者38例(B组)。两组患者伤后均予以保守治疗,伤后21d评估恢复情况,血肿未完全吸收和转变为cSDH者行钻孔引流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及伤情资料,观察血肿最大厚度、中线移位、脑表面距内板最大距离、脑萎缩、积液征等,分析保守治疗后转为需手术cSDH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口服抗血小板药及抗凝药、酗酒、高血压、冠心病、外侧裂周围的aSDH、积液征、脑萎缩、血肿最大厚度、脑表面距内板最大距离、中线移位与创伤后aSDH发展成需手术治疗的cSDH因素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肿最大厚度、脑表面距内板最大距离、中线移位、积液征、脑萎缩、酗酒史为创伤后aSDH发展成需手术治疗cSDH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保守治疗的aSDH在转变为cSDH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借助影像学特征,有助于采取预防措施。
- 张勇葛玉元余万李伟王慧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影像学特征
-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头部固定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头部固定架,包括头部固定板,所述头部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头部固定板包括牵拉板和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棉片托盘存放槽,所述牵拉板的内表面开设有头部放置槽,所述牵拉...
- 葛玉元张勇余万李伟
- 文献传递
- 基于SUR1基因探讨川芎嗪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机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川芎嗪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开发安全有效的TBI治疗药物奠定基础。方法SPF级ICR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川芎嗪低(15 mg/kg)、中(30 mg/kg)、高(60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TBI小鼠模型,假手术组开颅窗后不给予颅脑撞击。损伤2 h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川芎嗪,每天1次,而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于建模损伤后1,3,7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并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和炎症因子水平,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磺酰脲受体1(SUR1)、M4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M4)、水通道蛋白4(AQP4)、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p38 MAPK)等相关因子的蛋白及磷酸化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川芎嗪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第7天mNSS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降低(P<0.05-0.001),中、高剂量组脑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川芎嗪组中、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SUR1、TRPM4、AQP4和p-p38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或P<0.01)。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调控SUR1,从而调控其下游靶蛋白TRPM4、AQP4和p38,进而改善TBI。
- 余万葛玉元张勇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川芎嗪络病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高钠血症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高钠血症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关系。方法 ICU神经外科重症患者104例,住院期间发生AKI患者27例(观察组),未发生AKI患者77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入ICU后0、24、48和72h血钠水平,统计病情和治疗相关资料,分析AKI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入ICU后各时间点的血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入ICU 72h内高钠血症发生率40.7%(11/27),高于对照组的19.5%(15/7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AKI发生的密切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头部手术率、甘露醇应用总量、呼吸机应用时间和住院期间高钠血症发生情况(P<0.01)。结论高钠血症与AKI的发生密切相关,控制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血钠水平有助于预防AKI。
- 葛玉元张旸余万
- 关键词:高钠血症急性肾损伤神经外科
-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技术在脑深部病变导航手术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初步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技术辅助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深部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深部病变的临床资料,病变位于脑室和胼胝体11例,丘脑4例,基底核区2例,岛叶2例,额叶深部3例,顶叶深部1例。在应用导航指导病灶切除的同时实时监测SEP。当术中波形发生明显异常时即通知术者调整或停止操作。结果病变全切除15例,大部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术中SEP正常19例,其中发生可逆性变化1例,术中无变化18例;术后肌力较术前减退2例,术后肌力下降率10.5%。术中SEP发生不可逆性变化4例,其中波幅降低2例,波幅消失2例;术后肌力较术前均减退,术后肌力下降率100%。术中SEP正常者肌力下降率显著低于术中SEP发生不可逆变化者(P=0.002)。结论 SEP监测联合神经导航技术有助于安全、精确切除脑深部病变。
- 葛玉元兰青贡志刚
- 关键词:神经导航
- 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去骨瓣原因、缺损部位、缺损面积、修补时间间隔、骨窗凹陷程度、皮肌瓣分离方法、是否悬吊硬膜与钛网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62例中出现并发症18例(29.0%),包括切口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致钛网外露1例,术后癫痫发作2例,皮下积液7例,硬膜外血肿伴凝血功能紊乱1例,一过性肢体肌力下降2例,一过性咀嚼痛3例,一过性精神症状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骨窗凹陷、去骨瓣减压修补时间间隔、颅骨缺损面积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缺损面积、去骨瓣减压至修补时间间隔、骨窗凹陷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越大、缺损面积越大、修补时间间隔越长、骨窗凹陷程度越重,颅骨修补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 张勇孙胜禄葛玉元余万
- 关键词:颅骨修补术数字化塑形并发症
- 颅内动脉瘤术中诱发电位监测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初步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运动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16例动脉瘤手术中开展诱发电位监测,观察术中电生理信号改变与术后神经功能状态的关系。结果11例术中未出现电生理信号异常改变,5例术中出现了异常信号,其中信号未能恢复正常的4例术后均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诱发电位监测可实时了解颅内动脉瘤手术中有无脑缺血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对指导手术及评估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 贡志刚吕丙波蒋佩龙葛玉元张荣俊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诱发电位显微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