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桂兰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异位症
  • 3篇子宫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子宫内膜异位
  • 3篇子宫内膜异位...
  • 3篇内膜
  • 3篇内膜异位症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2篇细胞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刺激治疗
  • 1篇调周法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壁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异位内膜
  • 1篇异位内膜组织

机构

  • 8篇天津市妇女儿...
  • 4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天津市南开医...

作者

  • 9篇谭桂兰
  • 5篇刘霞
  • 3篇吴芳
  • 3篇谢晓媛
  • 2篇曹保利
  • 2篇金季玲
  • 1篇张敏
  • 1篇董玲
  • 1篇吕凤君
  • 1篇李怡
  • 1篇高雯
  • 1篇张钰
  • 1篇刘霞
  • 1篇陈昱

传媒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干/祖细胞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妇科常见的疑难病.目前存在多种学说来解释其病因:经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遗传学说,但这些均不能很好的解释临床上多样性表现的EMS的真正发病...
谭桂兰刘霞张敏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干细胞祖细胞发病机制
生化汤合失笑散加益母草治疗产后恶露不绝38例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观察生化汤合失笑散加益母草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疗效。方法:诊断为产后恶露不绝的38例患者服用中药生化汤合失笑散加益母草治疗。结果:38例患者中治愈28例,好转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4.7%。结论:生化汤合失笑散加益母草治疗产后恶露不绝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谭桂兰金季玲
关键词:产后恶露不绝疗效
基于ARIMA模型的天津地区单中心HPV感染趋势及基因型特征
2024年
目的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构建时间序列,分析天津地区单中心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趋势及基因型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某院进行HPV检测的7236例女性患者,比较2018-2022年天津地区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布。建立ARIMA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拟合。预测2023年HPV感染数,并与实际发生数进行比较,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2018-2022年天津地区HPV感染率为14.41%;HPV感染率在31~40岁年龄段最高,感染率为15.47%。阳性标本中HPV单一型别感染比率最高,占比为73.54%(767/1043),以高危型HPV为主。低危型感染占比最高的是HPV-6型,为2.59%,高危型感染占比最高的是HPV-16型,为16.06%。建立ARIMA模型,确定最佳模型为ARIMA(0,1,2)(0,1,1)12,其AIC值和BIC值分别为3.877、4.005,经白噪声检验Ljung-Box Q=8.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模型预测2023年HPV感染数,实际值、预测值的总体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模型RMSE、MAPE、MAE分别为6.289、34.149、4.706,提示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结论天津地区女性人群中,HPV病毒感染类型以单一高危型感染为主,其中HPV-16型感染率最高。天津地区HPV感染存在季节性,ARIMA模型在HPV感染流行趋势的预测中效果较好,适用于短期预测。
李杨谭桂兰李怡谢晓媛李姝吴芳刘霞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分布HPV
电刺激治疗痛经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电刺激治疗对痛经患者症状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通过天津市妇幼保健网招募和筛选痛经患者60例,根据自愿选择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和空白组(30例),使用盆腹动力评估治疗仪PHENIX PLUS ML36对治疗组患者进行电刺激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疼痛缓解情况。疼痛的量化指标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标准进行疼痛评分,并对两组间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过程中,不同周期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同周期的VAS评分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依据症状缓解程度(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的比例在治疗1周期时与空白组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2周期和3周期时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3个周期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电刺激治疗对痛经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随着治疗周期的增加,疼痛症状改善越明显。
高雯董玲吕凤君陈昱谭玲琳谭桂兰
关键词:痛经电刺激痉挛
扩展性NIPT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筛查(NIPT)应用于筛查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检测效率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妇女保健科门诊进行孕期检查的2962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进行NIPT检测量达25M,对于筛查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高风险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即羊水穿刺,然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检测,低风险者随访至产后。结果 扩展性NIPT对21-三体和18-三体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和100.00%,复合阳性预测值达95.65%,对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阳性预测值为77.78%,而其他常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阳性预测值为0.00%,对于致病性微缺失及微重复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00%和99.86%,且复合阳性预测值为50.00%。结论 在孕期可通过扩展性NIPT筛查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减少产前诊断给孕妇带来的心理压力和风险,有效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
谢晓媛李阔韬吴芳谭桂兰张钰刘霞
关键词:产前诊断
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检索公元1983—2016年间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文献,筛选出口服中药方、灌肠中药方文献370余篇,共涉及方剂380余首,对其中涉及的中药出现的频次、药性进行录入、统计,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用药规律。结果: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药主要以活血化瘀药及补虚药为主,清热药和理气药次之;2)方剂以复方莪术散、桃红四物汤、失笑散为主。结论: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实质是瘀血,病因以瘀、虚为主,病机以气血失调为主,包括气滞血瘀、血虚、气虚、阳虚,病性属虚实夹杂;2)中医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虚为法;3)方剂以复方莪术散、桃红四物汤、失笑散为基础加减。
胡淑寒曹保利刘霞谭桂兰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用药规律桃红四物汤失笑散
天津地区1056例孕前女性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检测孕前女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分析其与年龄、季节变化及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妇女保健科门诊进行孕前医学检查和咨询的1056例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季节变化及甲状腺功能对维生素D缺乏的影响。结果维生素D缺乏为840例(79.55%),高龄(≥35岁)女性的维生素D水平较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0.536,P<0.05);不同季节的维生素D水平不尽相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7.013,P<0.05),两两比较发现,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维生素D水平孕前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30,P<0.05),两两比较发现,维生素D缺乏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均高于不足组和充足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35岁)、冬季、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导致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80(1.08~3.02)、3.49(1.59~7.70)、2.32(1.08~3.98),P<0.05。结论天津市孕前女性维生素D水平较低,应重视在孕前检查时筛查血25(OH)D,尤其是计划冬季妊娠及甲状腺功能异常者。
吴芳谢晓媛谭桂兰刘霞
关键词:孕前维生素D影响因素甲状腺功能
金季玲补肾调周法治疗卵巢早衰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卵巢早衰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经后期(卵泡期)治以滋肾养血为主,佐以助阳。经间期(排卵期)治以滋肾活血行气为主,加温肾壮阳药。经前期(黄体期)治以温补肾阳为主,佐以滋阴。肾阴虚者,平补阴阳。月经期以活血行气为主,因势利导,引血下行。兼有脾气虚弱者,在补肾调周基础上辅以健脾益气,兼有心肝火旺者,辅以疏肝清热宁心;兼有肝郁气滞者,辅以疏肝解郁。对照组予补佳乐配合安宫黄体酮行西药人工周期疗法,所有患者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月经变化以及潮热汗出,烦躁易怒,阴道干涩,乏力等症状的积分变化情况,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95%CI=71.15%-95.51%),对照组为66.67%(95%CI=51.27%-82.0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0200,P=0.307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显示出优势。结论:采用补肾调周分期论治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优于西医疗法的证据不够充分,其收益为OR=0.40(95%CI=0.13-1.22,跨过1),NNT=6(95%CI=2.73-35.84,其分布呈现偏态)。补肾调周法能显著改善POF患者的月经情况及潮热汗出,烦躁易怒,阴道干涩,酸软,失眠,乏力,心悸等一系列卵巢功能衰退的不适症状。
谭桂兰金季玲
关键词:卵巢早衰补肾调周法中医药疗法
姜黄素对人类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间质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类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及间质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的间质细胞原代培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0μmol/L)、姜黄素低剂量组(10μmol/L)、姜黄素中剂量组(30μmol/L)、姜黄素高剂量组(50μmol/L),分别连续给药24 h后PCR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中SDF-1的mRNA表达情况,分别连续给药12 h、24 h、48 h后MTT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细胞抑制率,分别连续给药48 h后Transwell小室观测异位内膜组织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姜黄素各剂量组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中SDF-1 mRNA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下降更明显。各浓度姜黄素对细胞作用24 h、48 h、72 h后细胞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点姜黄素高、中、低剂量组细胞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姜黄素对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的生长增殖抑制呈明显的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作用48 h后,侵袭抑制率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升高,间质细胞的侵袭数量减少,浓度越高,侵袭率越低。结论姜黄素可以明显降低异位内膜组织中SDF-1表达,且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SDF-1表达呈阶梯型减少,SDF-1/CXCR4轴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过程;姜黄素对异位内膜细胞的增殖、侵袭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呈阶梯型增强。姜黄素可能通过降低细胞SDF-1mRNA的表达,抑制上游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而下调MMP的表达,进而抑制人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胡淑寒曹保利刘霞张敏谭桂兰
关键词:姜黄素间质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