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冰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损
  • 2篇再生过程
  • 2篇指端
  • 2篇指端缺损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 1篇岛状皮瓣修复
  • 1篇胸腰段
  • 1篇胸椎
  • 1篇修复外科
  • 1篇修复外科手术
  • 1篇氧自由基
  • 1篇腰段
  • 1篇营养血管
  • 1篇肢体
  • 1篇植入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血管
  • 1篇生肌
  • 1篇生肌膏

机构

  • 6篇粤北人民医院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钟冰
  • 3篇陈光磊
  • 2篇李子英
  • 2篇张德
  • 2篇黄耀斌
  • 1篇徐瑞香
  • 1篇何文英
  • 1篇朱剑华
  • 1篇丘宏伟
  • 1篇李纯兰
  • 1篇贝抗胜
  • 1篇李高文

传媒

  • 2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膝关节松解术后CPM治疗中的护理被引量:8
2000年
钟冰谢伟蝉
关键词:膝关节僵硬膝关节松解术护理CPM
指端缺损后再生过程的初步探讨
1999年
近3年来,我们用生肌膏治疗指端缺损,取得满意的疗效,并于治疗中逐渐观察到指端缺损后的再生过程,现作如下叙述。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65例,男43例,女22例;年龄18~40岁;指端损伤的指数具体是:48例患者为单指,17例为双指,5例患者为...
陈光磊李子英钟冰
关键词:指端缺损再生过程生肌膏
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肢体创面及Ⅰ期皮瓣感觉重建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应用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四肢肌腱、骨外露创面及皮瓣感觉重建.方法自1995年10月以来,应用该类型皮瓣修复手部创面20例,Ⅰ期邻近皮神经吻合皮瓣感觉重建10例,皮瓣面积最大17 cm×12 cm,最小8 cm×7 cm,蒂长2~5 cm,宽4~5 cm.修复膝、小腿及足部创面32例,皮瓣面积最大26.5 cm×9 cm,最小10 cm×6 cm,蒂长7~12 cm,宽3~6 cm.Ⅰ期邻近皮神经吻合皮瓣感觉重建12例.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48例,边缘部分坏死2例,完全坏死2例.经过3个月至2年的随访表明皮瓣感觉重建病例组感觉恢复S29例,S313例,较未吻合皮神经组的皮肤感觉有明显的差别.结论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岛状皮血供可靠,不损伤肢体主要动脉.皮瓣所携带的皮神经与临近神经吻合可同时重建手掌及足底等重要部位的感觉功能,可作为四肢创伤皮肤缺损骨外露修复的首选皮瓣.
张德李纯兰贝抗胜黄耀斌钟冰何文英
关键词:外科皮瓣肌皮神经修复外科手术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骨外露创面
皮肤伸展术在修复肢体创伤性皮肤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应用渐进皮肤伸展方法早期闭合创伤性肢体皮肤缺损。 方法 仿肋骨合拢器制作皮肤伸展装置。在拟修复的减张切口或皮肤缺损的创缘安装伸展器 ,术后 3~ 5d后开始 ,每日逐渐伸展皮肤直至皮肤创缘靠近缝合。 12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1~ 38岁 ,平均 2 7岁 ;均为交通伤。皮肤缺损创面中 ,修复腱、骨外露皮肤缺损减张切口 7例 ,其他皮肤缺损创面 5例。受伤部位及皮肤缺损面积 :前臂 2例 ,小腿 10例。面积最小 5cm× 4cm ,最大 18cm× 9cm。随访 3~ 6个月 ,未见伤口退缩和瘢痕增宽现象。 结果  12例皮肤缺损接受皮肤伸展作用时间 5~ 8d ,平均 6 .3d ,皮肤伤口均直接缝合。 结论 应用渐进皮肤伸展的方法闭合肢体创伤性皮肤缺损 ,方法简单合理 ,可闭合 4~ 9cm宽较规则的肢体皮肤缺损 。
张德丘宏伟黄耀斌钟冰徐瑞香李子英
关键词:筋膜间隔综合征皮肤缺损皮肤伸展术创伤性皮肤缺损
胸腰段椎弓根螺钉植入的节段性变化及坐标法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设计一种椎弓根螺钉的植入方法 ,提高椎弓根螺钉的植入准确率。方法 对2 0组胸腰段椎体标本的椎弓根的测量及其形态学的研究 ,选用坐标方式进行进针点标识 ,纵轴小关节面上顶点作垂直线为纵轴 ,横突纵轴为坐标横轴 ,用Φ2mm克氏针从进针点循椎弓根方向入针约15~ 2 0mm处 ,剪去骨外部针尾 ,留置定位用 ,并通过透视或拍摄前后位片 ,了解定位针头与椎弓根的关系 ,指导我们进行椎弓根螺钉的植入。结果 应用本方法在 2 0组胸腰段 (T10 ~L5)椎体标本上进行椎弓根螺钉植入的研究表明 :T10 至L5的进针点呈节段性变化。本方法设计合理 ,准确率达10 0 %,临床上应用于 86例胸腰段骨折患者 ,其中爆裂型骨折 42例 ,压缩性骨折 34例 ,Chance骨折4例 ,骨折脱位 6例 ,置钉的优良率达 93 6 %。结论 本方法是椎弓根螺钉植入的一种实用有效方法 ,临床应用证明操作简便可靠 。
陈光磊李高文钟冰江汉朱剑华
关键词:固定术胸椎
指端缺损后再生过程的初步探讨
1997年
指端缺损后再生过程的初步探讨陈光磊钟冰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512026韶关)关键词指端表皮小岛氧自由基在日常生活中,指端的功能是无法代替的,尤其是细微动作中,更是起着主要作用。过去对于指端缺损,往往是采取短缩缝合术或植皮术,其预后往往留下各种缺...
陈光磊钟冰
关键词:指端缺损再生过程氧自由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