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玉生
- 作品数:69 被引量:248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小口径人工血管置换手术的兔实验模型构建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构建出能够更好的模拟冠心病搭桥术后桥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利用4 mm内径,长度为3 cm的膨体聚四氟乙烯血管置换兔的腹主动脉,切口位置分别选择在腹主中下1/3切口和下腹部切口,对比两组动物的基本情况、手术的时间、需要结扎的侧支血管数量、术中大出血的几率、术后血管吻合后的波动情况及血管通畅几率,并完善手术的注意事项和术后的动物处理方法等。结果两组动物在体质量,腹主动脉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选择切口在中下1/3组有一增长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切口选择在腹部中下1/3组在需要结扎的分支血管数量少于下腹部切口组,术后血管两端吻合口波动良好的比率大于下腹部切口组。两组在出血的几率,术后7 d的栓塞几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兔制备小口径血管的置换模型可行,可根据动物表现和彩超检查及时发现小口径血管通畅与否。
- 张家庆陈坤棠张福伟李少彬吴源周冯靖王武军闫玉生
- 关键词:小口径血管桥血管
- 心肌预处理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04年
- 体外循环的出现使心脏外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外科医生可以在一个无血、安静的手术野里对心脏的畸形和病变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处理,但是由于主动脉的阻断,心脏处于一个缺血、停跳的状态,术中必须对心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应用心肌保护液对心肌预处理,以使心脏避免缺血和再灌注的损伤。本文就近年来对心肌预处理保护作用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 张涛闫玉生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外科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机制
- 创伤性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诊疗体会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创伤性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连续收治5例创伤性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其中4例利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进行治疗。结果:1例未及手术心跳骤停死亡,另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痊愈出院,复查胸部增强CT扫描瘤腔封闭良好,无内漏。结论:对于外伤造成的创伤性胸主动脉峡部破裂形成的假性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安全、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张福伟闫玉生童健陈群清陈坤棠李辉梁广行王颖博
- 关键词:动脉瘤主动脉破裂胸部损伤腔内隔绝术
- 室间隔缺损合并外伤性左室右房通道一例被引量:2
- 2005年
- 陈群清童健闫玉生张福伟肖飞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病例报告超声心动图补片修补术
- MMSET蛋白在肺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MMSET)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125例肺癌组织和11例肺良性病变组织MMSET的表达。结果 MMSET在肺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阴性;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46.4%(58/125),其中在小细胞肺癌、肺鳞癌、肺腺癌中分别为85.7%、9.7%、3.2%;,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肺鳞癌及肺腺癌(P<0.05);此外,MMSET在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间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T在低+未分化组肺癌的表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在Ⅲ+Ⅳ期肺癌的表达高于Ⅰ+Ⅱ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MMSET基因可能是肺癌的一种癌基因,MMSET的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也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有助于肺癌诊断和治疗的标志物。
- 樊望驹罗陆桥李少斌张家庆吴源周梁广行闫玉生郭琳琅
- 关键词:肺癌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
- 全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对NSCLC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比较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比Ⅰ期和除T3N0M0外的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全胸腔镜(c-VTAS)或传统后外侧开胸(CPT)肺叶切除术的白细胞计数(WBC-C)、超敏反应C蛋白(hs-CRP)的含量及临床相关指标,比较两种术式对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拟行肺叶切除术的Ⅰ期及除T3N0M0外的Ⅱ期NSCLC患者67例,分为c-VTAS组34例,CPT组33例。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中WBC-C和hs-CRP的水平,收集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两组患者WBC-C及hs-CRP水平较术前升高(P<0.01);术后c-VATS组WBC-C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CPT组(P<0.01)。两组无死亡、严重并发症及二次手术病例;c-VATS组术中出血量、开始下床活动时间、疼痛评分低于CPT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组数和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肿瘤病理分期总体有升级趋势,出现了Ⅲ期病例。结论 c-VTAS肺叶切除对患者围术期影响小,具有安全、淋巴结清扫彻底及微创的优点。
- 王有钰童健闫玉生陈群清陈坤堂张福伟
- 关键词: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白细胞计数
-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双源螺旋CT诊断的标准化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图像后处理标准切面重建序列能否提高双源螺旋CT对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经心腔开放性手术确诊的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8(男18,女20)例,月龄(15±6)月,体质量(10±5)kg。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对比传统经验法和标准切面重建序列法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结构性畸形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标准切面重建序列法对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结构性畸形的诊断的灵敏度优于传统经验法(95%vs.86%,P<0.05),而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标准切面重建序列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双源螺旋CT对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结构性畸形诊断的灵敏度。
- 于浩闫玉生张卫达乔国庆董文鹏万军
- 关键词:图像处理
- 改良Nuss手术矫治青少年漏斗胸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伤Nuss手术矫治青少年漏斗胸的可行性,并讨论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8例青少年漏斗胸患者(7男1女,平均年龄17.2岁)施行改良漏斗胸矫治术。在患者两侧腋中线胸骨最凹处略高水平做两个2.5cm小切口,在胸腔镜下将已塑形的矫形板由右胸腔经胸骨后穿至左胸腔,翻转矫形板将胸骨顶起,矫正凹陷畸形,并将矫形板固定于胸壁;加强、改进围手术期处理并随访。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放置矫形板满意,无心脏、肺脏等伤害性事件发生,疼痛超过1周的3例,伤口延迟愈合1例,术后平均术后住院日8.8d;全部患者随访2~19个月,取得满意的结果,矫形效果优的6例,良好2例;无矫形板移位、塌陷。结论Nuss手术矫治青少年漏斗胸是一种创伤小,美观,效果确切的良好术式,改进、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 陈群清闫玉生童健陈坤棠张福伟肖飞李辉
- 关键词:漏斗胸NUSS手术
- 食管支架置入失败后再植入技术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分析食管支架置入失败的原因,探讨支架再置入的技术改良和置入效果。方法根据支架置入失败的不同病情特点,选择更适当的食管支架类型,采用改良的置入技术,对32例次患者进行食管支架再次置入术,观察置入效果并随访。结果本组支架再置入术成功率96.9%,有效解决了食管狭窄和食管瘘的问题;在半年随访期内,出现支架移位4例,占12.5%,出现再置入支架上缘食管瘘2例,发生率为6.3%,未见支架脱落、大出血、狭窄等情况。结论改良的食管支架再置入技术可有效解决支架置入失败后的再置入难题,同时解决相关的食管疾病,减少食管支架置入并发症的发生。
- 陈群清童健张福伟梁广行吴源周李少彬闫玉生
- 关键词:食管瘘食管狭窄吻合口漏
- 丝素蛋白在小口径人工血管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背景:国内外众多学者将丝素蛋白应用到小口径人工血管中,得到的人工血管拥有较好的抗血栓性及优秀的机械强度,动物实验也取得了满意的远期通畅率。目的:概述丝素蛋白的生物化学性质,目前在血管中常用的改性手段,以及国内外小口径人工血管中丝素蛋白的具体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Medline数据库及ScienceDirect数据库198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有关小口径人造血管血液相容性方面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为"人工血管,丝素蛋白",英文检索词为"Vascular grafts,silk fibroin"。结果与结论:丝素蛋白拥有可控的机械性能,可通过醇化等处理获得不同的顺应性。同时,丝素蛋白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分解产物已知、无毒,满足生物医药材料的安全需求。此外,丝素蛋白易于整合抗凝集团,效果明显可靠,且易于内皮细胞定植生长,而短期内能否形成稳定牢固的内皮层是保证血管假体拥有理想远期通畅率的关键,因此丝素蛋白是制备小口径人工血管的理想材料。但是由于制作工艺等问题,中国早期应用丝素蛋白制作的人工血管并未得到长远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仿生技术、组织工程类血管、静电纺丝等技术的研究发展,以及众多学者为应对小口径血管中复杂血流动力学环境对多层血管的研究尝试,为丝素蛋白在人工血管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空间领域。
- 孙浩闫玉生陈群清李少彬
- 关键词:生物材料丝素蛋白人工血管小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