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棠
- 作品数:28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右心房血管肉瘤一例
- 2012年
- 患者男,59岁,因“胸闷伴气促不适2d”于2008年11月17日入院。入院前在当地医院行心脏彩超检查示心包大量积液。查体:双侧颈静脉怒张,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罗音,心浊音界扩大,心率104次/min,律齐,心音遥远,腹部略膨隆,双下肢轻度水肿。人院后血、尿、粪常规,红细胞沉降率,肝肾功能,血清结核抗体,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均无异常。心电图示胸导联低电压。胸部x线片示心影明显增大,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入院后予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共引流出血性心包液约3000ml,心包液常规、生化检查提示渗出液,
- 李辉童健闫玉生陈坤棠陈群清张福伟
- 关键词:右心房血管肉瘤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心包大量积液心脏彩超检查血清结核抗体少量胸腔积液
- 先天性膈肌完全缺如的外科治疗
- 2000年
- 阮亚明陈坤棠陈群清
- 关键词:外科手术并发症
- 腺苷A1受体拮抗剂对L-NAME预处理第二窗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药物L-NAME预处理后第二窗心肌保护作用是否与腺苷A1受体激活有关。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即缺血对照组、L-NAME预处理组及拮抗剂组,每组均于给药后24h建立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全心缺血60min,再灌注120min,于S15、R1、R60、R1204个时间点观察HR、LVDP、CF的变化,检测冠脉流出液中cTnI的变化,电镜观察缺血后心肌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全组心率缺血前无差别,拮抗剂组缺血后心率较L-NAME组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对照组无差别;拮抗剂组的LVDP较L-NAME预处理组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对照组无差别;拮抗剂组的CF较L-NAME预处理组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对照组无差别;拮抗剂组的cTnI较L-NAME预处理组显著增高(P<0.05),与缺血对照组无差别;电镜下拮抗剂组及缺血对照组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较L-NAME预处理组重。结论腺苷A1受体拮抗剂DPCPX阻断了L-NAME预处理第二窗的心肌保护作用,腺苷A1受体可能是L-NAME预处理引起心肌保护作用的启动因子。
- 黄伯湘闫玉生肖飞童健陈坤棠陈群清李少彬
- 关键词:预处理心肌保护
- 改良Nuss手术矫治青少年漏斗胸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伤Nuss手术矫治青少年漏斗胸的可行性,并讨论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8例青少年漏斗胸患者(7男1女,平均年龄17.2岁)施行改良漏斗胸矫治术。在患者两侧腋中线胸骨最凹处略高水平做两个2.5cm小切口,在胸腔镜下将已塑形的矫形板由右胸腔经胸骨后穿至左胸腔,翻转矫形板将胸骨顶起,矫正凹陷畸形,并将矫形板固定于胸壁;加强、改进围手术期处理并随访。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放置矫形板满意,无心脏、肺脏等伤害性事件发生,疼痛超过1周的3例,伤口延迟愈合1例,术后平均术后住院日8.8d;全部患者随访2~19个月,取得满意的结果,矫形效果优的6例,良好2例;无矫形板移位、塌陷。结论Nuss手术矫治青少年漏斗胸是一种创伤小,美观,效果确切的良好术式,改进、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 陈群清闫玉生童健陈坤棠张福伟肖飞李辉
- 关键词:漏斗胸NUSS手术
- 114例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 1998年
- 室间隔缺损(简称室缺)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畸形的25%。近年来,我们共手术治疗114例,现总结临床资料并对其病理解剖及手术中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本组114例,占同期38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病人的30%。其中男64例,女50例,...
- 朱平李杰李中学万磊池陈坤棠冯树生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病理解剖疗效
- 主动脉弓去分支化联合腔内隔绝术治疗复杂弓部病变
- 目的 研究总结5例去分支化联合腔内隔绝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胸外科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5例行主动脉弓部去分支化重建联合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均...
- 闫玉生陈坤棠陈群清童健李辉李少彬张福伟吴源周
- 小切口不停跳行心脏直视手术20例被引量:1
- 2001年
- 陈坤棠胡建国刘锋杨一峰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术小切口不停跳
- 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8例的诊断和治疗
- 2005年
- 陈坤棠闫玉生童健肖飞
- 关键词: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诊疗经验
- 药物L-NAME预处理第二窗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的系列研究
- 目的 探讨药物L-NAME预处理后第二窗心肌保护作用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①取大鼠20只,分为2组,缺血对照组:腹腔注射1ml生理盐水,24h后建立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L-Arg预处理组:腹腔注...
- 李辉闫玉生陈群清童健陈坤棠李少彬黄伯湘Traore Kabine
- 改良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41例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41例手汗症患者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全麻半坐位于电视胸腔镜监视下行T3或T3~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结果 41例手术均获成功。所有患者术后手汗症状均消失,合并腋窝与足底多汗者,症状亦明显缓解。全组平均手术时间(42±12)min,平均住院时间(2.5±1.6)d。术后无血胸、霍纳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5例术后出现轻至中度代偿性多汗,但症状均于6个月内消失。术后随访1年,症状无复发。结论改良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
- 李辉闫玉生蔡少如童健陈坤棠陈群清张福伟
- 关键词: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手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