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锐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荧光
  • 3篇内源荧光
  • 2篇蛋白
  • 2篇叶绿
  • 2篇叶绿体
  • 2篇荧光研究
  • 2篇融合蛋白
  • 2篇内源
  • 2篇小麦
  • 2篇小麦叶
  • 2篇小麦叶绿体
  • 2篇黑暗
  • 1篇氧化还原状态
  • 1篇雷酸
  • 1篇二硫键
  • 1篇赤霉
  • 1篇赤霉酸

机构

  • 5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冯娟
  • 5篇陈锐
  • 5篇任正隆
  • 2篇符榆
  • 2篇周俊峰
  • 2篇白英男
  • 2篇杨树维
  • 1篇张腾
  • 1篇庞小峰
  • 1篇李阳
  • 1篇汤丽霞

传媒

  • 2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5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运用偏振荧光手段研究黑暗对小麦叶绿体荧光的影响
本文采集抽穗期小麦旗叶,通过黑暗处理24 h后提取叶绿体,然后运用偏振荧光手段检测了叶绿体的荧光发射谱,发现无论激发chla或Chlb分子,当入射与出射偏振方向均为垂直时P680荧光发射强度最大。通过计算偏振度及粘度,发...
陈锐白英男符榆冯娟任正隆
关键词:叶绿体小麦
文献传递
Trx-Gcthionin融合蛋白酸切割过程的内源荧光研究
本文采用稳态荧光光谱学手段研究了硫氧还蛋白融合的Gcthionin在酸切割过程中内源荧光的变化,发现在pH~6.8中性缓冲体系中,当激发波长为260或280 nm时,融合蛋白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荧光均有贡献。当向体系中加入...
杨树维陈锐周俊峰冯娟任正隆
关键词:融合蛋白内源荧光
文献传递
运用偏振荧光手段研究黑暗对小麦叶绿体荧光的影响
本文采集抽穗期小麦旗叶,通过黑暗处理24 h后提取叶绿体,然后运用偏振荧光手段检测了叶绿体的荧光发射谱,发现无论激发Chla或Chlb分子,当入射与出射偏振方向均为垂直时P荧光发射强度最大。通过计算偏振度及粘度,发现黑暗...
陈锐白英男符榆冯娟任正隆
关键词:叶绿体
文献传递
Trx-Gcthionin融合蛋白酸切割过程的内源荧光研究
本文采用稳态荧光光谱学手段研究了硫氧还蛋白融合的Gcthionin在酸切割过程中内源荧光的变化,发现在pH~6.8中性缓冲体系中,当激发波长为260或280 nm时,融合蛋白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荧光均有贡献。当向体系中加人...
杨树维陈锐周俊峰冯娟任正隆
关键词:融合蛋白内源荧光
文献传递
二硫键的氧化还原状态对Trx融合赤霉酸诱导富含半胱氨酸蛋白内源荧光及变性过程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在采用亲和层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原核表达的赤霉酸诱导的富含半胱氨酸蛋白(Trx-GcGASA)进行纯化、鉴定的基础上,运用稳态荧光光谱手段研究了二硫苏糖醇(DTT)、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过氧化氢、盐酸胍(GdnHCl)对Trx-GcGASA内源荧光及变性过程的影响,发现(1)在中性缓冲体系中融合蛋白的内源荧光以305 nm的酪氨酸的荧光发射为主;(2)伴随着二硫键还原,融合蛋白中色氨酸和酪氨酸的相对荧光强度比值从0.7变化至1.8倍左右;(3)经过0.5 mmol.L-1GSSG、5 mmol.L-1过氧化氢处理后,酪氨酸和色氨酸的荧光强度下降约12~21%;(4)无论是否采用1 mmol.L-1DTT处理,6 mol.L-1盐酸胍均不能诱导融合蛋白彻底变性;(5)二硫键的存在与否影响了盐酸胍诱导的变性过程。通过两态模型拟合获得Trx-GcGASA变性过程Gibbs自由能变化ΔG约为3.7 kJ.mol-1。相关工作不仅为深入研究融合伴侣Trx对GcGASA变性热力学、动力学及复性过程影响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通过光谱手段获取GcGASA的结构信息提供了基础的数据。
张腾冯娟李阳陈锐汤丽霞庞小峰任正隆
关键词:内源荧光二硫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