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霄

作品数:28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细胞
  • 12篇树突
  • 12篇树突状
  • 8篇树突状细胞
  • 8篇PET/C
  • 8篇PET/CT
  • 7篇动脉
  • 7篇显像
  • 6篇正电子
  • 6篇正电子发射
  • 6篇外周
  • 6篇外周血
  • 4篇正电子发射断...
  • 4篇骨髓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断层显像
  • 3篇多糖
  • 3篇亚群
  • 3篇正电子发射断...
  • 3篇正电子发射断...

机构

  • 1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28篇雷霄
  • 12篇傅强
  • 11篇刘映峰
  • 10篇赵文锐
  • 9篇梁英魁
  • 8篇李志樑
  • 8篇缪绯
  • 7篇郭烽
  • 6篇吴宏超
  • 5篇王升
  • 5篇川玲
  • 4篇李志梁
  • 3篇付晓华
  • 3篇余志国
  • 2篇傅小华
  • 2篇李公信
  • 2篇菅颖
  • 2篇陈朝俊
  • 2篇姜立
  • 2篇赵霞

传媒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2
  • 2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高密度脂蛋白对兔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及趋化因子分泌的影响
2012年
目的在体外观察氧化高密度脂蛋白(oxidati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ox-HDL)诱导兔外周血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情况,并观察ox-HDL对DCs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 alpha,MIP-1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acrophag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分泌的影响情况,探讨ox-HDL对DCs成熟及趋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12只新西兰大白兔心尖穿刺采集外周血标本,分离培养树突状细胞;同时,冻存血浆,提取HDL并氧化修饰。培养的细胞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组、HDL组及ox-HDL组,分别加入磷酸盐缓冲液、HDL、ox-HDL干预24 h后收集细胞,检测细胞表面CD8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MHCⅡ)、CD14表达。分别于12、24、48 h取细胞培养上清液测定趋化因子MIP-1α和MCP-1。结果 ox-HDL可以上调DCs表面CD86和MHCⅡ的表达,同时下调CD14的表达,细胞的形态由不成熟往成熟转变。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CP-1随时间和ox-HDL浓度升高而逐渐升高,而MIP-1α水平受树突状细胞是否成熟影响不大。结论 ox-HDL可以促进DCs的成熟,并增加趋化因子MCP-1的分泌,导致斑块性质的不稳定,可能与斑块的免疫反应及炎症的活化相关。
雷霄赵文锐傅强川玲梁英魁王升郭烽李志樑
关键词:氧化高密度脂蛋白树突状细胞趋化因子斑块
树突状细胞分布与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膜增生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树突状细胞在外周血、动脉壁以及脾脏分布情况及与主动脉内膜增生的关系。方法链脲菌素腹腔注射及经高脂饮食喂养8周形成糖尿病大鼠内膜增生模型,分别取外周血、动脉壁以及脾脏组织,并制备组织单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及T淋巴细胞比例情况。结果糖尿病大鼠及高脂饮食喂养合并糖尿病大鼠内膜较正常对照大鼠内膜增生明显(P<0.05),其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布明显减少且主动脉内树突状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T淋巴细胞比例检测同样发现,糖尿病大鼠及高脂饮食喂养合并糖尿病大鼠较正常大鼠,外周血及主动脉内T淋巴细胞比例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及高脂饮食喂养的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膜增生与树突状细胞及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呈一定相关关系,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在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膜增生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傅强李志梁傅小华雷霄缪绯吴宏超刘映峰
关键词:糖尿病主动脉内膜增生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大鼠树突状细胞趋化因子分泌及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SD大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DCs)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分泌及趋化因子受体(CCR)5和CCR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骨髓源DCs为研究对象,以PBS作阴性对照,分别与10和50 mg/L的oxLDL混合培养48 h后,动态观察DCs成熟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趋化因子MIP-1α和MCP-1,荧光定量RT-PCR检测DCs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5和CCR7浓度的表达。结果:oxLDL可促进SD大鼠骨髓源DCs上清MCP-1的表达(P<0.05),并可以明显促进细胞表达CCR7(P<0.01)。结论:oxLDL可促进DCs成熟,增加DCs分泌MCP-1,并上调CCR7的表达,DCs迁徙变化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傅强李志樑姜立吴宏超雷霄缪绯刘映峰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树突状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趋化因子
^(18)F-FDG PET/CT在晚期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靶区勾画中的价值及对短期疗效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靶区勾画中的价值及对短期疗效评价和1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56例NSCLC临床Ⅲ期的患者分为PET/CT引导定位组(PET/CT组,26例)和普通CT定位组(CT组30例)。PET/CT组将PET和CT图像融合后进行靶区和重要脏器勾画,制定治疗计划后进行相应3DCRT治疗。CT组用普通CT定位,治疗同上。所有病例均用TP方案辅助化疗6个周期。结果随访率100%。随访满1年者共计39例,PET-CT组和CT组分别为19和20例。治疗计划显示应用PET/CT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与计划靶区体积(PTV)均小于CT勾画的靶区(t=3.712,P<0.05;t=9.430,P<0.05)。PET//CT组和CT组短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0.7%vs.70.0%(P=0.537),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9.2%vs.56.7%(P=0.412),1年生存率分别为73.1%vs.66.7%(P=0.772)。PET-CT组肺门、纵隔淋巴结复发率(1年内)低于CT组,分别为11.5%vs.36.7%(P=0.036);治疗失败主要原因均为远处转移,分别为42.3%vs.53.3%(P=0.436)。结论与CT相比,PET/CT引导定位可以优化晚期NSCLC放疗设野计划,略微提高短期疗效,明显降低肺门、纵隔淋巴结复发率,而1年期生存率无明显提高。
梁英魁康静波郭烽雷霄王新强赵文锐赵向飞王伟孔垂林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射疗法PET/CT靶区勾画短期疗效预后
动脉粥样硬化兔自体血清在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采取球囊损伤加高胆固醇饮食的方式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模型兔自体血清对外周血源性树突状细胞的作用。方法:8只雄性新西兰白兔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后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喂养8周,培养模型兔外周血源性的树突状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加入PBS液,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加入制模前后两次提取的自体血清培养(10%),ox-LDL组加入ox-LDL(10μg/mL)。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CD14、CD86、MHCⅡ的表达,观察不同浓度的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球囊损伤后高胆固醇饮食8周免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形成,实验组自体血清共培养后的DCs表面CD86和MHCⅡ的表达明显升高。并且由CD14^+转化为CD14^-,空白组及对照组DC表型无明显变化。且实验组DCs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值反应明显高于空白及对照组。ox-LDL组则产生和实验组同样的效应,且更加强烈。结论:通过球囊损伤加高胆固醇饮食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模型兔体内存在诱导DCs成熟的抗原,DCs成熟与该动物模型AS发生发展可能有相关关系。
刘毅雷霄李志樑傅强付晓华缪绯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树突状细胞自体血清
全身^(18)F-FDG PET-CT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全身^(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显像在脑转移瘤的诊断及寻找原发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全身脑转移瘤及可疑脑转移瘤的212例行PET-CT检查,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212例中,肺原发恶性病变158例(74.5%),其他部位原发恶性肿瘤40例(18.9%),可疑脑原发病变11例(5.2%),未发现原发灶的脑转移瘤3例(1.4%)。未明确原发灶的48例中,全身PET-CT显像发现原发灶34例(70.8%),其中肺恶性病变来源26例(54.2%)、其他部位来源恶性肿瘤8例(16.7%)。单纯胸部薄层CT扫描诊断为肺恶性病变来源者22例(45.8%);CT性质不明确的孤立性肺结节4例,结合临床及全身PET-CT显像特征均诊断为肺恶性病变。结论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有利于发现脑转移瘤的原发灶。脑转移瘤来源于肺恶性病变较多。胸部薄层CT扫描有利于对原发灶的初步诊断。
杜亚楠雷霄
关键词:脑转移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18)F-FDG PET/CT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PET/CT表现,探讨其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方法 19例经骨髓穿刺活检证实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行全身PET/CT检查,分析影像形态、功能代谢的特点,并测量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结果 19例患者均表现为全身多发骨病变。CT共检出病灶221处(占全部骨骼病变的85.3%),表现为穿凿样、皂泡样溶骨改变,以中轴骨受累为主,一般位于骨髓腔内,较少形成软组织肿块及髓外侵犯。PET检查198处阳性病灶(76.4%),表现为全身多灶性18F-FDG摄取增高,SUVmean为3.1±1.4(范围1.3-7.4)。PET所示病灶大部分与CT匹配,少数病灶不匹配。PET/CT表现出一定特征,大致可分为:①部分病例中CT表现为多发骨质破坏,而PET累及的不均匀性代谢增高区与之不完全相符。②部分病灶CT未见明确骨质破坏,PET表现为代谢异常增高。③少数病灶CT示骨质破坏并局部软组织肿块形成时,PET显示代谢显著增高,且与CT基本相当。本组有2例常规骨穿阴性的患者在PET/CT引导下活检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结论 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引导下穿刺活检有利于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尤其在常规骨穿假阴性病例中。
郭烽赵文锐川玲梁英魁王升雷霄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PET/CT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PET/CT在乳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肿瘤之一,近年其发病率逐步上升.随着诊疗技术的进展,可以根据乳腺癌分子分型,个体化、规范化地针对乳腺癌患者展开精准治疗,其中靶向治疗药物是精准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如何有效地对靶向治疗进行合理评估是关注的重点.PET/CT在乳腺癌的诊断、分期、治疗方案确定、疗效评价、预后评估及随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PET/CT在乳腺癌靶向药物治疗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雷霄赵文锐梁英魁
关键词:乳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阿托伐他汀对脂多糖刺激下PBMC分泌TNFα-、IL-1β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脂多糖(LPS)刺激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泌TNF-α、IL-1β的影响。方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预处理2 h,而后加入10 ng/ml LPS共同培养24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结果1μmol/L阿托伐他汀减少LPS刺激下PBMC分泌TNF-α53.3%、IL-1β35.4%,10μmol/L阿托伐他汀减少TNF-α82.0%、IL-1β65.6%。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抑制LPS刺激下PBMC TNF-α及IL-1β的分泌。
杜英吴宏超何非张培东王世祥雷霄吴翔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外周血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Β
18F-FDG PET/CT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应用
郭烽赵文锐川玲梁英魁雷霄王升高春华王春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