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荣民
- 作品数:50 被引量:145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低剂量5-FU静脉泵持续点滴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评价低剂量5-FU静脉泵持续点滴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56例Ⅳ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艾迪组(n=27)和对照组(n=29)。艾迪组采用5-FU静脉泵持续点滴,同时联合中药艾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采用5-FU静脉泵持续点滴治疗。结果:艾迪组总有效率为59.3%(16/27),进展(PD)率7.4%(2/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7%(15/29),PD率34.5%(10/29)。毒副反应主要为口腔炎艾迪组29.6%(8/27)、对照组55.2%(16/29),艾迪组低于对照组(P<0.05)。腹泻艾迪组29.6%(8/27)、对照组51.7%(15/29),艾迪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低剂量5-FU长疗程持续静滴疗效好,毒副反应不严重,值得进一步研究。
- 文旭顾荣民李刚明学志陈环球
- 关键词:氟尿嘧啶持续静脉点滴化学疗法
- 手术切除肝脏巨大肿瘤63例经验总结
- 2007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肝脏巨大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2005年6月间行手术治疗63例巨大肝脏肿瘤(其中原发性肝癌53例),采用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阻断时间6~48分钟。结果:本组肝切除术取得较好疗效,原发性肝癌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4%、36.5%和15.4%,8例出现明显的并发症,仅1例(1.59%)术后20天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如能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手术治疗肝脏巨大肿瘤是安全和有效的。
- 蒋谦韦达王太洪顾荣民陆保成文旭
-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存活率
- 血清再生蛋白Ⅳ、CEA、CA19-9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再生蛋白(Reg)Ⅳ、CEA、CA19-9的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其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留取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64例血清,RegⅣ检测采用ELISA法;CEA、CA19-9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析检测结果与胃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T1期患者血清RegⅣ水平明显低于T3期(P=0.017),N0患者显著低于N2患者(P=0.049),I期患者显著低于Ⅲ期患者(P=0.024),CEA、CA19-9在不同T、N及病理分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胃癌患者血清RegⅣ的水平与肿瘤TNM分期相关,在胃癌的辅助诊断中优于CEA和CA19-9,RegⅣ可作为胃癌一种新的标志物。
- 梁志超吴建中顾荣民陈环球林斌勋陆建伟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CEACA19-9
- HER3高表达与胃癌恶性表型的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在人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患者161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HER3表达。构建针对人HER3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对HER3高表达的胃癌细胞株进行转染,检测转染前后胃癌细胞株增殖、迁移率、凋亡率变化。结果 HER3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神经脉管侵犯及预后有关(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HR:4.044,95%CI:2.149-7.609,P=0.000)、HER3高表达是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HR:1.922,95%CI:1.081-3.416,P=0.026)。HER3siRNA处理胃癌细胞株后,HER3表达下调,胃癌细胞株增殖(72h时,MNK45vs.MNK45siRNA,SGC7901vs.SGC7901siRNA:P<0.05;96h时,MNK45vs.MNK45siRNA:P<0.05,SGC7901vs.SGC7901siRNA:P<0.01)、迁移受抑制(P=0.0071),凋亡增加(MNK45vs.MNK45siRNA:P=0.0019;SGC7901vs.SGC7901siRNA:P=0.0061)。结论 HER3与胃癌恶性表型密切相关,是胃癌预后不良的独立指标之一,有可能成为治疗新靶点。
- 李刚陈芸顾荣民文旭明学志陈环球
- 关键词:胃癌
- 近端胃切除隧道式吻合术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术后行食管胃隧道式吻合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7月期间,江苏省肿瘤医院胃外科收治的10例行近端胃切除+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消化道重建方式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患者,年龄为(64.2±8.1)岁,体质指数为(25.5±3.2)kg/m^(2),9例为胃上部腺癌,1例为印戒细胞癌。肿瘤TNM分期显示:ⅠA期7例,ⅠB期1例,ⅡA期1例,ⅢA期1例。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法的主要步骤:于残胃前壁近大弯侧标记制作矩形浆肌瓣隧道(长约3 cm,宽约3.5 cm),在食管断端上缘约5 cm处与肌皮瓣上缘前后壁固定,食管残端置入隧道,手工缝合食管残端与残胃。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反流情况(改良洛杉矶分级系统评估)以及术后1年和2年行内镜随访的结果。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近端胃切除和食管胃隧道式吻合,其中4例行腹腔镜辅助手术,2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4例为开放手术。手术总时间为(212.7±33.2)min,吻合时间为(51.6±5.3)min,术中隧道制作时间为(20.0±3.5)min,术中出血量为(90.0±51.6)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64.8±11.5)h,术后住院时间为(9.2±1.7)d。全组仅有1例术后出现乳糜漏,均无吻合口狭窄、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前胃食管反流病量表评分为(3.3±0.4)分,术后1个月为(3.8±1.0)分,12个月为(3.3±0.4)分。内镜随访未见明显吻合口狭窄,术后1年和2年内镜检查各见1例患者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结论近端胃切除后行隧道式吻合消化道重建安全可行。
- 岳超彭锐孙广立陈亮汪海天徐卫国魏尉周斌文旭顾荣民明学志陈环球李刚
- 关键词:胃肿瘤近端胃切除食管胃吻合反流性食管炎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法探讨
- 2006年
- 目的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寻找比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法。结果套叠式胰肠吻合17例,发生胰漏4例;捆绑式胰肠吻合24例未发生胰漏;Child方式重建消化道17例,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胰漏3例、胆漏1例、反复胆道感染3例、顽固性呕吐2例;Roux-en-Y方式重建消化道24例,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胰漏1例、胆漏1例。结论Roux-en-Y方式+捆绑式胰肠吻合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比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 王太洪蒋谦文旭顾荣民郑苏文龚建平陈环球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肠吻合术胰漏
- 一种双层可冲洗胃套管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可冲洗胃套管,包括内层的抽吸液管与外层的冲注液管,所述的抽吸液管长于冲注液管,在冲注液管下端的注水管口处固定连接,冲注液管上端与电动洗胃机冲注液管连接,抽吸液管下端设有抽吸管口,上端与电动吸液管连...
- 李刚陈环球顾荣民
- 原发胃癌恶性表型与患者自发淋巴细胞微核形成的关系
- 2012年
-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微核形成与胃癌恶性度的关系。方法术前取外周血采用体内微核实验方法检测13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13例良性胃肠病变(良性病变组)及59例正常人(对照组)淋巴细胞微核率(MNF)。结果胃癌组淋巴细胞MNF为(1.93±0.93)‰,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的(0.62±0.49)‰和对照组的(0.51±0.45)‰(P<0.01);MNF随着胃癌组分化度降低及淋巴结转移率的增加而逐渐上升(P<0.01)。结论淋巴细胞微核形成与胃癌恶性度密切相关,为胃癌患者的术前恶性度的判断和高危人群筛查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生物学标志物。
- 巫开文顾荣民曹娜马国建
- 关键词:微核淋巴细胞胃癌
- 免疫肠内营养在高龄胃癌病人术后免疫调节作用的观察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免疫肠内营养对高龄胃癌病人术后恢复、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高龄胃癌病人(>70岁)手术后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肠外营养(EN+PN)组和肠外营养(PN)组。于术前1 d、术后第1和第7天检测相关的营养和免疫血清指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Ig G、Ig A水平以及CD3、CD4、CD4/CD8较术前1 d有显著下降。术后7天EN+PN组血清TP、ALB、PA、Ig G、Ig A以及CD3、CD4、CD4/CD8与PN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EN+PN组和PN组发生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使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可改善高龄胃癌病人手术后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
- 周斌朱海涛文旭李刚顾荣民明学志陈环球魏尉
- 关键词:免疫肠内营养肠外营养高龄胃癌围手术期
- 337例乳头溢液临床分析被引量:8
- 1998年
- 我科自1980年至1996年共收治4333例多种乳腺病,其中337例有乳头溢液,兹报道与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337例乳头溢液者均为女性,占同时乳腺手术病例7.73%;在2130例乳腺癌与2230例各种乳腺良性疾病中,有乳头溢液者分别为140例(6.57%)与197例(8.83%)。
- 顾荣民赵祥生唐金海俞乔
- 关键词:乳头溢液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