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杰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生物学
  • 7篇化学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生物催化
  • 3篇烯酮
  • 3篇还原酶
  • 2篇性质分析
  • 2篇沙美特罗
  • 2篇生物催化合成
  • 2篇羟基
  • 2篇羟甲基
  • 2篇羧酸
  • 2篇脱羧酶
  • 2篇甲基
  • 2篇甲基-2
  • 2篇二腈
  • 2篇芳香羧酸
  • 2篇苯基
  • 2篇
  • 2篇催化
  • 2篇催化合成
  • 1篇底物
  • 1篇电力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天...
  • 7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6篇任杰
  • 13篇朱敦明
  • 13篇吴洽庆
  • 6篇冯进辉
  • 4篇姚培圆
  • 3篇高秀珍
  • 2篇赵青
  • 2篇李键煚
  • 2篇王敏
  • 1篇刘祥涛
  • 1篇刘云环
  • 1篇张同存
  • 1篇盛巧青
  • 1篇郭桂兰
  • 1篇陈侠
  • 1篇王德志
  • 1篇董文玥
  • 1篇陈丽芳
  • 1篇陈曦
  • 1篇崔云凤

传媒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生物加工过程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第七届中国工...
  • 1篇第十一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芳香羧酸脱羧酶的挖掘和酶学性质研究
芳香羧酸脱羧酶(羧化酶)可以可逆的催化芳香羧酸的脱羧反应和芳香烃的羧化反应,而芳香烃的C-H键活化是有机合成化学的重大挑战之一,用酶催化科尔贝-斯密特反应并合成有价值的有机化合物对于绿色化工生产有很大的意义。目前已经报道...
张雪梅任杰姚培圆冯进辉吴洽庆朱敦明
关键词:基因挖掘酶学性质
文献传递
烯酮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优化表达被引量:6
2011年
烯酮/酯还原酶可以专一性地还原烯酮/酯中的碳碳双键,并引入两个手性中心,是手性化合物生物催化合成的重要酶类之一;在使用烯酮/酯还原酶进行全细胞手性分子生物催化合成中,其他还原酶的存在常导致副反应的产生.为研究烯酮/酯还原酶的理化性质、底物的专一性、产物的手性特点等,需要经过纯化的烯酮/酯还原酶.为此,根据烯酮还原酶(Enoate reductase,ERs,EC 1.3.1.31)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ATCC824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技术得到了目标酶的基因,目的片段全长为1 995 bp,共编码66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3×103.将烯酮还原酶基因连接到pET-32a(+)上,构建表达质粒pET-32a(+)-ERs,并成功在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pLysS中表达.在摇床上优化的表达条件为:诱导温度为18℃,诱导起始时菌体D600 nm为0.6~0.8,转速为100 r/min,诱导剂IPTG浓度为0.1 mmol/L,诱导培养时间为12 h,表达的烯酮还原酶大部分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菌体内.
吕彤刘扬赵青任杰王敏吴洽庆朱敦明
关键词:丙酮丁醇梭菌
用制溴废液制取晶镁工业化生产技术
袁建军陈丽芳刘立平陈侠杨自玲佟本江任杰周桓郭桂兰刘云环王德志盛巧青王景波
该技术采用蒸发-结晶法工艺生产晶体氯化镁,通过对温度高敏感性结晶物质在高浓度水溶液体系中的工业化结晶过程的控制技术及装置的研发,有效地控制了氯化镁的结晶速率,从而使产品的纯度高,色泽洁白,溶解性状和产品外观优良。其对温度...
关键词:
关键词:氯化镁
生物催化3-(4-氯苯基)-戊二腈去对称性水解合成光学纯巴氯芬的关键前体被引量:4
2013年
研究了利用生物催化剂制备(S)-4-氰基-3-(4-氯苯基)-丁酸。以3-(4-氯苯基)-戊二腈为底物,采用苯酚-次氯酸钠法对实验室保藏的菌株进行筛选,得到一株产物立体选择性较高的菌株赤霉菌Gibberellaintermedia WX12,并对其催化特性和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30 g/L的乳糖和20 g/L的蛋白胨分别为碳、氮源,发酵培养96 h,收集的菌体在50 mmol/L磷酸缓冲液(pH 8.0)中30℃催化反应24 h,将3-(4-氯苯基)-戊二腈转化为4-氰基-3-(4-氯苯基)-丁酸,产率为90%。将产物化学转化为巴氯芬,手性HPLC分析表明水解产物构型是(S),其对映异构体过量值ee>99%。该产物可以用来合成光学纯的(R)-和(S)-巴氯芬。
徐美珍任杰龚劲松董文玥吴洽庆许正宏朱敦明
关键词:腈水解酶巴氯芬
顺丁烯二酸异构酶工程菌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3
2011年
为提高重组大肠杆菌中顺丁烯二酸异构酶表达量,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工程菌的生长条件和目的蛋白可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采用250 mL三角瓶中装有50 mL(Amp 100 mg L-1)的培养基,分别研究培养基中葡萄糖、蛋白胨、酵母浸粉的浓度,培养基pH值以及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等对蛋白可溶表达量的影响.确定顺丁烯二酸异构酶工程菌最优化培养基为:蛋白胨20 g L-1、酵母浸粉2.5 g L-1、K2HPO4·3H2O 3.0 g L-1、KH2PO4 1.5 g L-1、NaCl 6 g L-1、MgSO43 g L-1,培养基pH调至6.5.确定顺丁烯二酸异构酶工程菌可溶性表达最优条件为:37℃下培养至D600 nm值为1.0时,添加终浓度为0.05 mmol L-1的IPTG进行诱导,诱导温度37℃,摇床转速220 r min-1,装液量20%,接种量5%,诱导时长为6 h.利用BioFlo 415发酵罐以最优化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对该工程菌进行了3批发酵实验,与摇瓶实验相比,顺丁烯二酸异构酶的表达量提高了近1.5倍,单位发酵液的酶活力由46 U mL-1发酵液提高到78 U mL-1发酵液.以上数据为顺丁烯二酸异构酶重组工程菌的中试发酵奠定了基础.
刘祥涛赵青任杰李正华王昌禄吴洽庆朱敦明
关键词:发酵条件优化正交试验设计酶活力
化学生物融合转化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及挑战
2015年
化学生物融合转化反应可以充分发挥化学合成与生物合成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制备目标化学品和材料,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环境、能源和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本文基于化学生物融合转化的方式简要评述了化学生物融合转化反应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分析讨论了3种转化方式各自的特点及优势,并对化学生物融合转化反应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姚培圆任杰吴洽庆朱敦明
关键词:生物催化
不对称还原α-氨基苯乙酮菌种的筛选及转化条件优化被引量:3
2012年
芳香基手性胺醇是许多手性药物合成的重要手性砌块,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前手性酮是合成该类醇的重要方法之一.以α-氨基苯乙酮盐酸盐为模型底物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两株能分别高立体选择性催化底物产生R型、S型相应醇的菌株,对映体过量值(e.e.)分别为99%和77%,编号为1403和4802,鉴定菌株所属为镰刀菌属和地霉属.对两株菌培养时期和转化条件的研究表明镰刀菌1403最适生长时间为24 h,最优菌体浓度20 g/L,最优底物浓度5 g/L;地霉4802最适生长时间24 h,最优菌体浓度80 g/L,最优底物浓度3 g/L.底物特异性研究表明,菌株1403和4802均可转化α-氯代苯乙酮、α-溴代苯乙酮、α-羟基苯乙酮和苯乙酮为相应醇,且以α-羟基苯乙酮为底物时,其产物均为S型,e.e.值达99%.
生措任杰王敏吴洽庆朱敦明
关键词:镰刀菌属
羰基还原酶(Candida magnolia)对溴代苯乙酮的立体选择性还原
<正>手性的卤代醇是合成药物活性分子和工业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而由于溴原子较氯原子更容易被亲核取代,故溴代醇往往较氯代醇更容易引入目标分子而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手性的溴代醇可以通过不对称还原相应的溴代酮而得到,但由于溴...
任杰吴洽庆朱敦明
文献传递
生物催化合成沙美特罗中间体(R)-4-羟基-3-羟甲基-2-氯代苯乙醇
沙美特罗(salmeterol)是一种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其与丙酸氟替卡松组成的复方制剂舒利迭能够有效地改善哮喘的肺功能指标,缓解哮喘症状[1]。沙美特罗存在一对对映异构体,R构型相比S构型具有更好的医疗效果,从而备...
李键煚姚培圆任杰冯进辉吴洽庆朱敦明
关键词:生物催化沙美特罗
文献传递
生物催化合成沙美特罗中间体(R)-4-羟基-3-羟甲基-2-氯代苯乙醇
沙美特罗(salmeterol)是一种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其与丙酸氟替卡松组成的复方制剂舒利迭能够有效地改善哮喘的肺功能指标,缓解哮喘症状[1]。沙美特罗存在一对对映异构体,R构型相比S构型具有更好的医疗效果,从而备...
李键煚姚培圆任杰冯进辉吴洽庆朱敦明
关键词:生物催化沙美特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