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舒元
-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铁还原菌株P4的碳源利用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学分析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的】从水稻土中分离铁还原微生物,研究不同碳源对其铁还原特征的影响,对分离的铁还原微生物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对采自四川的水稻土进行厌氧恢复培养,通过PTYG选择性夹层培养基分离纯化及LB液体培养基扩繁后,接种到Fe(OH)3培养基中进行铁还原能力鉴定,筛选出具有铁还原功能的铁还原菌株。通过对6种碳源利用的纯培养比较,确定分离菌株利用不同碳源时的铁还原特征。采用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分离得到1株具有铁还原功能的革兰氏阳性杆状厌氧菌株P4,其在培养的10-30 h达到对数生长期。菌株P4利用不同碳源时,铁还原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大小顺序为:葡萄糖〉丙酮酸盐〉乳酸盐〉琥珀酸盐〉丙酸盐〉乙酸盐。菌株P4利用葡萄糖和丙酮酸盐的Fe(Ⅲ)还原率分别为63.79%和22.19%,而其他几种碳源的铁还原率均在10%以下。采用PCR技术获得了1 325 bp的铁还原菌株P4的部分16S rDNA序列。菌株P4与多种不可培养的厌氧菌株及丁酸梭状芽孢杆菌具有98%的同源性。【结论】从四川水稻土中分离得到了G^+、杆状、圆末端的铁还原菌P4,其在培养10-30 h能够达到对数生长期。葡萄糖和丙酮酸盐可作为菌株P4的优势碳源。菌株P4可归属为厌氧丁酸梭状芽胞杆菌。
- 关舒元朱超王保莉曲东王伟民孙丽蓉
- 关键词:铁还原菌碳源利用系统发育分析
- 铁还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细菌的异化Fe(Ⅲ)还原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生物能量代谢途径,多种古细菌和真细菌具有还原Fe(Ⅲ)的能力。厌氧条件下环境中的Fe(Ⅲ)氧化物发生还原,并且这一过程主要是微生物介导的异化还原,即微生物以Fe(Ⅲ)氧化...
- 关舒元
- 关键词:铁还原菌微生物异化铁还原菌落形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