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英
- 作品数:19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诱导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探索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arcinoma,HNSCC)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诱导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初诊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HNSCC患者25例,所有患者接受PD-1抑制剂诱导免疫治疗联合化疗3个周期,具体用法:PD-1抑制剂200 mg,每3周为1个周期,化疗方案为铂类联合紫杉类化疗药物(不适合铂类或紫杉类患者调整为氟尿嘧啶、吉西他滨)。3个周期诱导化疗后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评估近期疗效,根据PD-L1表达分层分析每亚组疗效分析,另外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21例(84%),其中肿瘤体积缩小≥50%为15例(60%),客观缓解率(ORR)为84%,疾病控制率(DCR)为88%。16例患者进行了联合阳性分数(combined positive score,CPS)检测评估PD-L1表达情况,CPS≥5占50.0%(8/16),其中CPS≥20占25.0%(4/16),另外9例患者未能行CPS检测而PD-L1表达不明。根据PD-L1表达分层分析来看,5≤CPS<20和CPS≥20的患者,肿瘤体积缩小均≥50%,ORR为100%,而CPS<5的所有患者中1例PR肿瘤体积缩小≥50%,PD为2例,ORR为62.5%(5/8)。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白细胞减少和贫血。3例患者出现甲功异常,1例肾功能损害,2例肝功能损害,2例肺炎患者。无3-4级不良反应。结论 局部晚期HNSCC,尤其IVA/IVB期患者,诱导免疫治疗(PD-1抑制剂)联合化疗近期疗效明显,对于CPS≥5的患者疗效更显著,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有望成为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新的治疗模式。
- 刘海英赵广章崔巍谷振芳胡东玉赵静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鳞状细胞诱导化疗免疫疗法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6例放疗后出现放射性直肠炎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止血、消炎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十全大补汤加味口服。治疗前后采用国际放疗远期并发症评分标准LENT-SOMA分级标准和积分法疗效评定标准分别对两组的放射性直肠炎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为69.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刘善军刘孝伟刘海英杜贤芹
- 关键词:放射性直肠炎宫颈肿瘤中草药
- 乳腺原发性黑色素瘤诊治1例
- 2023年
- 乳腺原发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临床罕见的恶性肿瘤,实质发病更少,鲜有报道。现报道1例乳腺实质原发性黑色素瘤诊治经过,并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供临床参考。
- 赵广章刘海英
- 关键词:乳腺黑色素瘤手术
- 乳腺癌手术切除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VEGF、VCAM-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切除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110例行乳腺癌手术后拟行放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所有受试者外周血VEGF、VCAM-1水平,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肿瘤病理与外周血VEGF、VCAM-1水平的关系,并分析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外周血VEGF、V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1288.37、309.32,P<0.05);放疗后,观察组外周血VEGF、VCAM-1水平显著低于放疗前(t=23.45、11.88,P<0.05)。放疗前后,观察组外周血VEGF、VCAM-1水平与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Ki67增殖指数情况有关(t_(肿瘤分期)=7.05、2.14、4.52、4.76,t_(肿瘤分化程度)=7.12、6.62、2.81、3.15,t_(Ki67增殖指数)=7.25、4.60、4.24、2.48,P<0.05)。110例观察组,有效73例,无效34例,有效组VEGF、VCAM-1显著低于无效组(t=7.27、9.08,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前后外周血VEGF、VCAM-1水平与肿瘤分期、Ki67增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_(放疗前)=0.64、0.54、0.52、0.52,r_(放疗后)=0.32、0.39、0.37、0.24,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_(放疗前)=-0.41、-0.31,r_(放疗后)=-0.68、-0.41,P<0.05)。联合评估放疗预后价值AUC为0.801[95%CI(0.714~0.871)],大于单独VEGF、VCAM-1的0.690[95%CI(0.595~0.775)]、0.734[95%CI(0.641~0.814)]。结论外周血VEGF、VCAM-1水平变化对乳腺癌手术切除患者放疗短期预后存在一定评估价值。
- 胡东玉李慧刘海英杨东
-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放疗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进行乳腺癌术后化疗的5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辅助化疗的输液方式将其分为输液港组(248例)和PICC组(296例)。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的置管成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港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IC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港组的满意度高于PIC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港组的SF-36评分高于PIC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PICC,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于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保证化疗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 赵广章刘岩熊斌刘海英
-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ICC
- 腰椎管并腹膜后恶性蝾螈瘤1例
- 2011年
- 患者,女性,19岁。因“左下肢间断疼痛半年,双下肢活动不灵3d”入住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有家族性神经纤维瘤病史。查体:左腹部肌紧张,可扪及肿物约成人拳头大小,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活动度差,无压痛,腹部皮肤感觉可,腹壁上、中、下反射(++、++、+)。双下肢无张力状态,仰卧位可见双足下垂,肌肉松弛,右下肢弥漫性感觉减退轻度,
- 刘海英山长平谷振芳
- 关键词:恶性蝾螈瘤腰椎管神经纤维瘤下肢活动表面光滑皮肤感觉
- TA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吡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和化疗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均至少采用TAC方案新辅助化疗4周期,每周期化疗前行疗效评估及化疗副反应分析,第4周期化疗结束后总体评价疗效。结果:该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总有效率为87.50%,完全缓解10.71%,部分缓解76.78%,疾病稳定12.50%;化疗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化疗反应可耐受。结论:TA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效果显著,化疗副反应可控制。
- 赵广章刘海英刘启龙熊斌孙玉芳
- 关键词:晚期新辅助化疗化疗副反应
- 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效果及对HCCR-1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效果及对人宫颈癌基因(HCCR)-1影响。方法以开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时间为截点,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乳腺癌55例作为对照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治疗),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55例作为观察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比较2组入院时及治疗后2、3个月HCCR-1阳性检出率,入院时及治疗后2个月T淋巴细胞水平,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效果,以及观察组治疗期间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2和3个月,乳腺癌病灶和周围组织HCCR-1阳性检出率2组均低于入院时,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CD3+、CD4+和CD4+/CD8+2组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完全缓解率74.55%(41/55)高于对照组52.73%(29/55)(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11例,皮肤潮红2例,骨髓抑制1例,给予对症治疗均在2周内恢复正常。结论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可降低HCCR-1水平,促进免疫指标恢复,改善近期疗效,且毒副作用较小。
- 赵广章刘海英张开通李磊熊斌
-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检保乳术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CD3+CD4+/CD8+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环磷酰胺在早期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安全性
- 2022年
-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环磷酰胺在早期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83例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n=37)与多西他赛组(n=46)。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环磷酰胺方案化疗,多西他赛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方案化疗,比较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胃肠道反应、骨髓功能抑制、口腔溃疡、脱发、心脏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肝功能损伤、过敏反应、周围神经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环磷酰胺在早期乳腺癌辅助化疗中安全性较高,肝功损伤、过敏反应及周围神经炎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广章刘海英熊斌谭文彬
-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乳腺癌多西他赛
- TAC方案与AT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吡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方案(TAC)与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方案(AT)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TAC组43例为观察组,AT组32例为对照组,每周期化疗前行疗效评估及毒副反应分析,第4周期化疗结束后评价总体疗效,远期疗效通过随访观察,评估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1.8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6,P=0.033);化疗毒副反应严重程度观察组较对照组重,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胃肠道反应X2=2.931,P=0.087;骨髓抑制)(2=1.586,P=0.208;脱发x2=1.367,P=0.242;心脏毒性x。=1.114,P=0.291);3年生存率观察组为93.02%,对照组为87.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40,P=0.332)。结论TAC方案与AT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疗效显著,近期疗效TAC方案优于AT方案,远期疗效相差不大。
- 赵广章刘海英刘静刘启龙
- 关键词:乳腺肿瘤多西他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