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素丽

作品数:35 被引量:151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内镜
  • 15篇胆管
  • 10篇胆管癌
  • 7篇肿瘤
  • 6篇胆道
  • 6篇胆管造影
  • 6篇胰胆管
  • 6篇胰胆管造影
  • 6篇造影
  • 6篇逆行
  • 6篇肝外
  • 6篇肝外胆管
  • 6篇肝外胆管癌
  • 5篇逆行胰胆管
  • 5篇逆行胰胆管造...
  • 5篇细胞
  • 5篇腺管
  • 5篇腺管开口
  • 5篇内镜逆行
  • 5篇内镜逆行胰胆...

机构

  • 35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35篇刘素丽
  • 25篇王鼎鑫
  • 23篇邢国璋
  • 21篇张建生
  • 18篇张月寒
  • 6篇焦洋
  • 2篇张立玮
  • 2篇樊建平
  • 2篇于卫芳
  • 2篇王利娜
  • 2篇高昆
  • 2篇赵春青
  • 2篇王佳
  • 1篇弓小玲
  • 1篇李丽
  • 1篇牛发良
  • 1篇冯志杰
  • 1篇郑吉敏
  • 1篇杜美林
  • 1篇白云

传媒

  • 5篇中国内镜杂志
  • 5篇中华消化内镜...
  • 4篇临床荟萃
  • 3篇河北医药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临床医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痛内镜在胆管疾病诊治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无痛内镜在胆管疾病诊治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此技术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78例实施内镜介入诊治的胆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96)与对照组(n=82),观察组在咪唑安定诱导下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在清醒状态下行内镜诊疗。记录在诊治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不良事件及反应,同时监测操作过程及其前后收缩压(SD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和各种并发症。结果 177例患者完成整个操作。2组患者在操作中存在多种危险因素,除哮喘、胆心反射两项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几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DP、DBP和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麻醉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好转,未影响操作。结论无痛内镜在胆管疾病诊治中的危险因素可以降低,从而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
刘素丽高昆王鼎鑫邢国璋
关键词:无痛内镜咪唑安定胆管疾病
高位胆道梗阻内镜下选择性胆管插管导丝引导方法探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导丝引导技术在高位胆道梗阻内镜下选择性胆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4例经ERCP诊治的高位胆道梗阻患者,乳头部胆管插管成功后应用导丝直通法、导管导丝法、乳头切开刀法、导管导丝+导丝弯曲法、导丝α及反α结袢法、导丝旋转法、导丝直通联合取石球囊法及多孔导向导管法等多种导丝引导方法进行选择性胆管深插管,使其通过胆管狭窄段,进入目标胆管。观察插管效果。结果336例高位胆道梗阻患者顺利完成超选择性目标胆管插管,随后完成相应内镜下治疗,总成功率为97.67%。所有患者在插管过程中无合并胆道出血及穿孔等病例。结论高位胆道梗阻内镜下选择性胆管插管中不同导丝引导方法可以提高微创诊疗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刘素丽刘丽霞王鼎鑫邢国璋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导丝胆道梗阻
消化系统颗粒细胞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9年
消化系统颗粒细胞瘤在临床上非常少见,是一种来源于黏膜下层、具有雪旺细胞分化特征的神经源性肿瘤,生长缓慢,一般为孤立性结节,形态不规则,显微镜下瘤细胞呈巢状及索状排列,免疫组化显示神经特异性标记S-100蛋白表达阳性,恶性瘤细胞显著异型性。消化系统颗粒细胞瘤多无临床症状,常在内镜检查时发现,表现为灰白色或淡黄色黏膜下半球形结节,表面光滑,内镜下深挖或大块活检可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超声内镜检查可显示肿瘤起源层次及扩散范围。通常认为有无转移、手术切除后是否复发是良恶性颗粒细胞瘤鉴别的主要标准。对直径<20mm的颗粒细胞瘤,首选内镜下局部微创切除治疗,对多发或来源于肌层的颗粒细胞瘤及恶性颗粒细胞瘤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放、化疗目前研究很少。消化系统颗粒细胞瘤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恶性颗粒细胞瘤术后局部复发率达32%~59%,并可发生远处转移,广泛转移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刘素丽邢国璋
关键词:颗粒细胞瘤
扫描电镜下大肠黏膜病变腺管开口变化的研究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从正常到癌各个过度阶段腺管开口超微结构变化,以探讨腺管开口变化的形成机理。临床资料:通过放大色素肠镜检查,发现大肠隆起型病变共247个,其中非瘤性病变98个,瘤性病变105个,腺瘤癌变9个,进展期癌...
王鼎鑫张立玮张月寒刘素丽于卫芳焦洋邢国璋张建生
关键词:大肠黏膜细胞数目扫描电镜
文献传递
大肠黏膜腺管开口中PCNA mRNA和survivin mRNA表达及与增殖、凋亡相互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和survivin mRNA在大肠黏膜各型腺管开口中的表达,以及增殖、凋亡在大肠黏膜腺管开口变化过程中动态变化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提取70例不同腺管开口类型组织PCNA mRNA和survivin mRNA,并通过流式细胞学检测其增殖及凋亡指数。结果PCNA mRNA和survivin mRNA分别在Ⅰ、Ⅱ、ⅢL、Ⅳ、Ⅴ型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2.5%、38.9%、66.7%、92.3%,0%、12.5%、22.2%、44.4%、69.2%,增殖指数与凋亡指数在Ⅰ、Ⅱ、ⅢL、Ⅳ、Ⅴ型中分别为0.27±0.038、0.39±0.054、0.44±0.044、0.62±0.059、0.63±0.168,7.53±2.24、9.11±3.33、11.66±0.72、14.11±1.15、10.26±2.15。结论PCNA mRNA和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在腺管开口变化过程中均逐渐增高,在Ⅰ、Ⅱ、ⅢL、Ⅳ阶段中增殖、凋亡指数同时上升,而在Ⅴ型开口中,增殖指数继续上升,而凋亡指数下降。增殖、凋亡动态平衡紊乱导致腺管开口的变化,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王鼎鑫张月寒刘素丽焦洋邢国璋张建生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内窥镜检查
高龄老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疗安全性评价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80岁)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实施ERCP诊治的80岁以上老年患者,评估既往疾病谱对ERCP操作的影响并进行相应干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ERCP操作,术后围手术期严格管理,检测血常规、血尿淀粉酶及必要生化指标,1周内检测有无继发或加重其他脏器损伤。结果 80例80岁以上患者中11例(13.75%)合并重要脏器疾病,2种以上疾病者占51.25%(41/80)。77例(96.25%)顺利完成内镜下治疗,一次取石成功率为74.55%(41/55),3例无法行二次取石患者内镜下将鼻胆引流管剪断改为内引流;1例胰腺癌并十二指肠狭窄患者先行狭窄肠腔扩张后ERCP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后行十二指肠支架置入。80例患者中1例胰腺癌并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行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后1周继发肾衰,死于心衰、呼吸衰竭;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ERCP平均操作时间为(26.64±8.31)min。结论高龄老人(>80岁)行ERCP操作相对比较安全,术后效果明显,围手术期全程进行管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
刘素丽王鼎鑫侯洪涛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安全性
扫描电镜下大肠黏膜病变腺管开口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当前内镜技术是诊断早期大肠癌最重要的检测手段,尤其是放大色素肠镜能清晰观察大肠病变腺管开口形态,并据此将病变区分为非瘤性和瘤性病变,可为病变的内镜诊断、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但放大肠镜难以从细胞水平对腺管开口进行观察,为此我们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从正常到癌各个过渡阶段腺管开口超微结构变化,以探讨腺管开口变化的形成机理。
王鼎鑫张立玮张月寒刘素丽于卫芳焦洋邢国璋张建生
关键词:扫描电镜观察腺管开口早期大肠癌超微结构变化内镜诊断内镜技术
内镜介入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刘素丽张月寒王利娜王鼎鑫樊建平张建生邢国璋
该研究采用ERCP诊疗技术,通过内镜及X线下影像学分析,应用自制的活检钳引导导管及改制的内镜下专用胆道活检钳,利用不同的活检方法对病变部位咬检,获得病理组织学诊断,同时应用放免方法测定胆汁肿瘤标志物CEA、CA19-9,...
关键词:
关键词:肝外胆管癌影像学病理组织学
肝外胆管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肝外胆管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影像学特点,评估ERCP对胆管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90例肝外胆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104例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对比,行十二指肠镜ERCP检查时仔细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及周围组织结构情况,并在注入造影剂同时观察肝内外胆管显影的过程和胆管充盈情况,对病变部位的影像学特征加以分析。结果80例肝外胆管癌患者插管成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病变部位内镜下表现及X线影像学均有不同特征,明显不同于对照组。结论通过ERCP检查及影像学特点的分析,可对肝外胆管癌做出明确诊断,协助临床进一步行有效治疗。
刘素丽王利娜樊建平王鼎鑫邢国璋张建生
关键词:胆管肿瘤十二指肠镜检查
内镜序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评价内镜序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序贯治疗的193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取规范的一级、二级预防,依据静脉曲张分型、分级采用不同内镜治疗方法,按时间节点定期随访序贯治疗,总结评估内镜治疗时机、方法合理性及短期、长期疗效。结果 193例患者胃镜下见食管静脉曲张186例,合并胃底静脉曲张103例,近贲门部胃底静脉曲张4例,IGV1型3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178例,贲门部套扎5例,胃底密集套扎(DEVL)9例,胃底组织胶注射96例,食管套扎点平均7.12环;胃底套扎7~14环,组织胶注射1.0~5.0 ml;平均治疗食管2.68次、胃底1.07次。第1次内镜治疗后静脉曲张消除51例(26.42%)、缓解140例(72.54%)、无效2例(1.04%),治疗有效率为98.96%;1个月后再行治疗,静脉曲张消除113例(58.55%),缓解28例(14.51%),无效1例(0.52%);3个月后再次内镜治疗,静脉曲张完全消除23例(11.92%),缓解6例(3.11%)。近期再出血8例,其中1例死亡。静脉曲张近期治疗总有效率96.89%,远期总有效率99.48%。结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序贯治疗效果明显,减少出血和再出血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刘素丽王鼎鑫郑吉敏白云
关键词:食管胃静脉曲张序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组织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